幼儿在园告状行为探析及处理方式的研究

2020-10-21 21:29邵玉琴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处理方式类型幼儿

邵玉琴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幼儿告状行为时有发生,其中以中班幼儿为典型代表群体。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表现类型及表现特点,从而探寻科学地、有效地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方法,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类型;原因;处理方式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的内容也细化到幼儿吃、穿、行、做。在幼儿园,幼儿告状行为经常发生。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典型行为代表,作为师幼互动最常见的形式,幼儿告状不容忽视。面对孩子形形色色地告状,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处理,也成为我们幼儿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点之一。

一、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现状

所谓幼儿告状行为就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1]幼儿告状是我国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行为,幼儿常常通过告状来实现自己的意图,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以中班幼儿为典型代表群体。中班阶段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社交能力,道德意识也逐步明显,但由于受到认知水平、交往能力和是非观判断能力的限制,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与同伴产生冲突,以告状来向老师寻求最公正的评判。

(一)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主要表现类型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主要表现类型有三种,一种是与自身有关,称为“求助型”告状;一种是与自身无关,称为“检举型”告状;还有一种是由自身转向他人的告状,称为“求罚型”告状。

所谓“求助型”告状就是当同伴的行为与自己的意愿不符,或是同伴的行为侵犯自己的利益时所产生的告状行为。[2]“求助型”告状是幼儿告状行为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随着幼儿的道德感逐步发展,幼儿已有了初步判断是非的能力,尤其是当幼儿的言行不符标准时,就会引发其他幼儿告状,这种类型的告状就是“检举型”告状。[2]产生这一告状类型的幼儿常常是因为道德感的萌发或者想表现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关注。

第三种是“求罚型”告状,“求罚型”告状既不是寻求帮助,也不是表现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告发”。[2]此类型的告状是指自己的错误行为受到老师的指责和纠正后,看到其他幼儿出现同一错误类型时就会引发他告状。

(二)引发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告状行为往往由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引起的。

1.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有四点,第一点是出于保护自身的本能。第二点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的心理需要。第三点是受到认知水平和交往技能的限制,由于幼儿的交往技能还未成熟,他们还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所以经常和同伴因为小事发生冲突。最后一点是受到其个性的影响,一般外向好动好表现的幼儿极易成为告状的主要群体,而那些内向、胆子小的幼儿相对会减少告状的次数。

2.外部因素

外部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为维护幼儿园和班级的纪律及规则,老师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会在班里建立规则。[3]但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别差异,总有部分幼儿违反规则,此时其他幼儿的道德感会显露出来,引发告状。另一点就是受到家庭教育观念影响,即有任何问题,就找老师。

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引发幼儿接二连三地告状,只有幼儿遇到任何麻烦,第一个念头就是找老师告状。

(三)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常见问题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面对幼儿接连不断的告状行为常常会顾此忘彼,经常用敷衍的方式来处理。当然,大部分教师还是会认真处理幼儿的告状,但教师在处理幼儿告状时对调皮捣蛋的幼儿抱有偏见,或是会偏袒一方。同时部分教师在认真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的过程中太过于亲力亲为,这样不仅加重了自己的工作任务,造成幼儿的过度依赖,也不利于发展幼儿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造成教师种种处理不当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无法正确判断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也无法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

二、观察分析中班幼儿在不同活动环境中出现告状行为的频率和表现特点

本次研究的重点是观察并记录幼儿在不同环境下出现告状这一行为的类型及其特点,展示幼儿社会生活的事实,帮助教师针对不一样的告状做出更有效地处理方式,从而更加完善教师的教育体系,促进师幼良好互动的发展,同时帮助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得到更大的提升。

(一)中班幼儿在不同活动环境中出现告状的频率

幼儿的告状行为频繁发生,那在不同活动环境中的出现的告状频率会一样吗?为了要进一步分析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特点,我取样了中班阶段的三个班,共100位幼儿。我将一日活动分为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活动和常规活动(进餐、盥洗、如厕、午睡),对幼儿在不同活动环境中出现告状行为频率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总结:

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告状的次数最多,而在教学活动时告状的次数最少。

(二)中班幼儿在不同活动环境中出现告状行为的主要表现特点

幼儿在不同活动环境中出现告状行为的频率不一,幼儿在不同活动环境中出现告状行为的表现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就中班阶段幼儿而言,本人取样一个班的幼儿(共35人)进行为期4周的深层次观察分析。

1.教育活动

幼儿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老师身上,只有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幼儿会因为争抢材料,影响其他幼儿操作而引发“求助型”告状行为。或者是幼儿做出了违反了班级常规而引发其他幼儿的“检举型”告状。

2.区域活动

中班孩子逐渐发展规则意识,主要以“检举型”告状为主,引發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往往是同伴间在合作时产生分歧,或者是同伴违反了区域规则。

3.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老师会在游戏前讲解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但是在实际游戏过程中幼儿还是会因为碰撞或者矛盾,引发“求助型”告状。

4.自由活动

自由活动是老师给幼儿提供场所和材料供幼儿自由活动,在自由活动中幼儿最容易发生告状行为。三种类型的告状行为均有发生。

5.常规活动

常规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亦是教育重点。在如厕、盥洗、进餐、午睡等环节,幼儿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和发展水平的限制,经常会发生违反班级常规、自我服务困难等情况,从而引发一系列告状行为。

通过连续四周的观察分析得出:幼儿在不同活动环境中出现告状行为的频率、原因、类型、表现特点各有不同。针对常见的、不同的告状行为,教师可以整理一套处理方案,完善教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教师更科学地处理。

三、探寻有效处理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措施

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幼儿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告状类型、表现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正确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否则只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同时也阻碍师幼的沟通。

那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告状持欢迎的态度

幼儿告状是幼儿期的正常现象,教师应该抱着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幼儿告状从积极意义上来说是他们亲社会的一种表现,反映幼儿行为规则的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对幼儿来说每一次告状都是一次学习,在孩子的眼里老师就是最高的仲裁者,是孩子在园的依靠者,任何的敷衍对孩子来说是不礼貌的。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幼儿的每一次告状,当幼儿来告状时,应微笑对待:“别急,有事慢慢跟老师说。”放松幼儿紧张的情绪,耐心地听幼儿讲出事情的原委。

(二)分清原因,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每位幼儿告状行为的出现都有各自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老师应该对症下药。对于“求助型”告状的幼儿,老师应该先安抚情绪,等告状幼儿平静后,引导他讲出事情的前因后果。对于“检举型”告状的幼儿,先肯定他的这种行为,同时又引导他帮助同伴改正。这样一方面减少这类型的告状,也避免幼儿为了表现和求赏而来告状;另一方面也是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增进幼儿间的感情,加强幼儿的交往技能。对于“求罚型”告状的幼儿,老师除了肯定之外可以引导他去提醒“被告”,共同进步。

(三)公正处理,宽容对待

每一位孩子都是一样的,教师应该同等对待,这也是对每位幼儿起码的尊重。卢梭曾经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无论被告是平时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还是乖孩子,老师应该询问双方,详细地了解,找出事件的过错方,不能光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处理。而当告状双方的其中一方是自己比较喜欢的幼儿时,老师也要坚持同等对待。

(四)采取冷处理方式,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的告状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还影响教师的工作。所以当幼儿来告状时老师可以先让幼儿自己尝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老师可以从旁观察。如果幼儿自己处理好了,就私下问他们处理的方式,并在集体面前表扬和鼓勵,为大家树立榜样;如果幼儿还是无法解决,教师再适时介入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幼儿由被动的求助者变为主动的解决者,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五)通过日常活动进行教育

除了针对性的指导之外,可以在日常活动中渗透规则教育。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的方式,让幼儿自己说一说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的问题,让其他幼儿一起商量解决,老师也可以教给幼儿一些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方法。

此外,班级里可以树立学习榜样,让幼儿多学习他人的长处,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这样幼儿的告状次数也会相对减少。

结语

每一位孩子来到这世间都是一张白纸,每位幼儿需要通过一次次的挫折来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幼儿告状是幼儿发展的一个标志,它不再仅仅被当成一个事件来处理,它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观察研究表明,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及在不同活动环境中的出现频率及表现特点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在深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帮助幼儿学习交往技能,形成规则意识,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的能力,从而身心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立华.浅谈对幼儿告状的认识和态度[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

[2]张瑞,杨阳.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及应对策略[J].河北:青年文学家,2013(1).

[3]黎晓.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EB\OL] .http://10358165. boke.9ye.com/teacher/article~a~view~cid~5055620.html.

[4]丁妙飞.如何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EB\OL] .http://www. zjjy.com/jszc/jszp/jxsb/2011-12-28/129397.html

猜你喜欢
处理方式类型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探讨
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涉税问题研究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根部的不同处理方式
谈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常见的缺陷及处理方法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