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2020-11-09 03:08梁雄峰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梁雄峰

摘要: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是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为适应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以此作为新的教学方向,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文章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其教学目标致力于实现学生基础语言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其他学科的良好学习。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比较落后的课堂,循序渐进,充分给予学生表现和语言表达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倡导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文化鉴赏与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不能限制学生的思想,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另外,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语文知识时,往往不能对知识进行全面且充分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更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并能够对相关内容展开科学、有价值的分析。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但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进展缓慢,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有些教师的思想较为落后,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一言堂”导致教学效率低;其次,教师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最后,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成绩考核模式仍以卷面成绩为主,这与语文学科的灵活性和生活性特点相违背,以卷面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主要方法,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拓宽思维

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是思想比较活跃,思维跳跃,很容易被一件事所吸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发展规律和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拓宽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在要求学生通篇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蝌蚪会好几次都找错妈妈?小蝌蚪最后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学生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去思考并回答问题,思维能力有所提升。通过不同学生的回答内容,教师也能够明显地掌握和了解每名学生的思想差异和不同想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升华、概括、总结与拓展,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组织语言

小学语文学科语言性极强,主要是以语言和文字的方式对学科内容进行展现。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良好的交流。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在已经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借鉴语言表达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如主人公坚决的态度、母亲的肯定等,使学生吸取经验,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良好地组织语言,并进行充分的表达,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3.联系生活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巧妙地联系,更好地增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在学生通读全文,对课文和雷锋这一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向学生阐释题目的含义。寻找雷锋,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找到“雷锋”这个人,而是要寻找生活中带有“雷锋精神”的人,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好。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情境,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见过具有“雷锋精神”的、乐于助人的人和事,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科的生活性,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积累自己的语文知识。

4.增强审美

核心素养导向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方向多元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鉴赏。古诗词作为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鉴赏古诗词,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体验其中的意向、美感和表达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分析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并从自己的角度进行模仿,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帮助学生在教學中拓宽思维、组织语言、联系生活、增强审美,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麻文丽.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华少年,2018(11).

[2]许敏玲.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7(7).

[3]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