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策略

2020-11-17 02:19李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达成各种教育目标。多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一直是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话题,要想切实高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对语文阅读现状的研判与分析,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时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提出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效率与质量 提升策略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做出充分的努力。从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积极构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架构。语文教师只有高度重视每一节阅读课,才能顺利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最终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多样的状态和形式,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行为、阅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展开特定的训练。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僵化且单一,已经对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深层次思维意识和教学内容的延展等方面没有进行充分挖掘,仅仅停留在阅读教学的表面,无法进一步深化教学。

2.教师的教学感染力有待提升

当前,只有部分优秀的语文教师才能将教学活动的色彩、内容层次展现出来,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更容易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但是,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感染力,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低、对教学内容难以深入理解,以及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如此,学生与阅读的内容产生思想共鸣也是十分困难的。

3.教学设计缺少多元化

由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文本涉及的类型题材较多,一旦缺少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整合,各种阅读材料“群龙无首”,便很难在阅读课上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缺少缜密的教学设计,便无法在课堂上体现出应有的阅读教学价值。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有效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积极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也无法做到及时调整方案。因此,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专注力不强,教师教学设计的多元化水平不高。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主要策略

1.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引导,只有确立更加科学有效且高质量教学设计,才能指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获得更高的质量和效率。要想不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水平,语文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情况等方面出发,积极做好教学策略的调整和转化。例如,新《课标》要求学生不断增强乡土文化的认识、感知和体验。对此,小学语文教师焦要积极增设乡土文化课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本和阅读文章中的乡土文化。

2.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在众多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措施中,有效创新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最关键的。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提升教学内容的匹配度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展开相应的教学导入: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介绍开国大典背景、发生顺序的纪录片,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影视资料上,这些生于和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经受过战火洗礼的新中国是多么来之不易;学生们在进行课文深层次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深度理解课文中毛主席庄严的宣告的深刻含义和这篇文章的立场与情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大幅度提升阅读学习的效果。再如课文《山中访友》的教学,教师可以预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山中访友这篇文章都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哪些感情?”随后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互相讨论,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

3.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教师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只有合理分布以及选取教学内部,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思维特征,因此,要想高质量地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了解,在同一年龄段内,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多元化设计。以《观潮》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针对教科书的内容展开科学的教学布置,针对课文内容完成“潮来前、时、后”的教学内容划分,只有在多个教学模块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体现阅读模块教学的关联性,也能体现模块教学的独立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多层面的学习感受。

4.加强“学”与“教”的教学实践互动

“学”与“教”的高效互动是有效完成教学、顺利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升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科学布置和组织小学语文阅读“学”与“教”的教学实践,才能顺利打通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与“教”的信息反馈通道,为后续的语文阅读教学做好知识和能力的铺垫。以课文《穷人》的教学为例,作者在文中对人物心理、环境等展开了描写,又通过对话中逐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鲜明地勾画出渔夫和桑娜的个性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在适当的环节提出适当的问题,顺着提出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思考和学习。

5.完善教学评价

教师只有设置和不断完善更加科学的教学评价,才能保有效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等方面的问题与成绩。语文教师要积极制定更加细化的评价标准,只有在更加合理以及差异化的评价目标指引下,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一个完善、高质量的阅读计划,始终坚持把每个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的前提。建立差异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提升。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关注语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课下或者业余时间为这部分学生单独布置针对性较强的阅读训练任务,有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阅读训练,学生才能逐渐完成课内外同步提升的有效阅读,最终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顺利提升必须建立在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之上,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高效完成学与教的互动实践。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积极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学周刊》2019年第35期。.

[2] 卢兆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初探》,《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12期。

[3] 孔敏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探究》,《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年第2期。

[4] 吴淑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才智》2016年第25期。

[5] 王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年第8期。

[6] 錢海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

(李峰,1976年生,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研究生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