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语言学视阈下专业英语教学话语情境建设方略

2020-11-18 15:25姚承胜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参与者话语交际

■陈 曦 姚承胜/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一、回顾与反思

(一)教师主导型课堂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英专课堂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现代教学模式的蜕变,教师也秉持了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观。但课堂作为学习与教学的重要媒介,仅少部分学生出于学习兴趣而参与其中,更多则是默不作声,将课堂全部交与教师掌握。而大部分教师并未采取有效手段解决此情形,无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事实。长此以往,这种教学过程的长期积累使学生彻底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能将自身带入课堂,更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因此经调查后发现,学生普遍表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收获较小,反而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夯实。对此现象,作为一名高校英专教师来说,应反思自身,若只以课本为主、黑板与多媒体设备为辅助工具,则整个课堂与传统课堂并无差异。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语言习得要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开展,所以将课堂交还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习得语言,提高习得有效性则十分必要。

(二)话语情境形式单一

尽管语言教学以从重规则学习转变为重技能培养,许多高校的英专课堂上也只是大量舍弃语法翻译法,令听说法取而代之而已。在根本上虽加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但却忽视了他们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句子的能力。此外,学生技能的提高还是依靠教师讲解—知识归纳—大量练习的模式来达到,其中根本落脚点还是大量练习。这种熟能生巧的学习方式固有其作用,但语言学习应在自然情境中完成,这便涉及到话语情境。在这方面大部分英专课堂的话语情境设置太过单一,仅以情景剧、师生问答、生生互动这样的环节加以展示,没有从多维度体现社会交际互动的功能,从而割裂了语言与交际互动的统一关系。长此以往,学生在这种缺少社会交际互动的情境下进行语言学习,掌握的则是缺乏语言结构塑造的语言。

(三)轻理论型教学

好的教学需要有理论的指导,理论可以为教学提供学术支撑。想要了解语言结构如何被社会交际互动塑造,需要从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多个方面进行理论透析,而不能单纯将其统归于语法。高校英专课堂现状对理论较为忽视,追寻其原因本质上由于理论性课程多在高年级开设,而学生在基础期未形成对理论学习的重视,所以理论学习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即使理论方面产出了很多丰硕的成果,但想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具有一定难度。显然,这种教学与理论的脱节使得教学改革进度相对滞后。就设置话语情境而言,若要改善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制定多种话语情境,并经过测试后将适用于课堂的话语情境带入教学中来。

二、互动交际与话语情境

互动语言学认为是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系统中的一部分,认为语言形式与话语功能密不可分。不同于传统理念,互动语言学注重语言的真实使用。代入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更注重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效果。其中,互动交际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是语言在话语情境中的实际使用。互动交际需要参与者的加入,以自然口语为环境依托,在互动中摸索语言的结构,学会组织话语。根据说话者的意图进行“下一轮”话语的推进,在互动交际的过程中发现语言结构形式。因此,话语情境是互动交际的载体,想要在教学中使学生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首先要设置合适的话语情境。话语情境又可以分为主观话语情境和客观话语情境,其中主观话语情境包括互动参与者的情感态度、身份背景、表达意图等,客观话语情境包括语境、互动环境等。结合互动交际,在设置情境时则要考虑到语言从各个方面将如何被塑造,以及参与者的会话意图如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多模态形式表达出来。

三、话语情境建设

(一)话语情境的模式与构成

话语情境的模式按照教学媒介可以分为线下话语情境、线上话语情境、线上加线下的混合式话语情境模式,其中线下话语情境模式最为常见,而混合式话语模式最具发展潜力。对于混合式话语模式的设定此处举例说明,例如教师在线下课堂提供一个口语类话题“Recommend a Place for Foreign Friends to Learn Chinese”,在参与者互动的过程中记录发音、对词汇的选择、对词义的运用以及是否符合语境,并对出现的错误或理解不当进行修改和调整。此后要求学生在线上将该话题的内容整理成相应文本形式,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按照交际互动方式可以分为语言应答的话语情境模式和非语言应答的话语情境模式。语言应答的话语情境从语言的各个方面(音系、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研究其结构和使用方式,以保证优质的话语情境。在互动过程中使用抑扬顿挫、有节奏感的语言会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使话语情境更加丰满,不显枯燥无味。若要凸显英语语音语调的韵律美,让受众体会到英语的异国风情与独特风格,就要创设能体现出这些的话语情境。再说句法对话语情境建设的重要性,句子、小句、短语甚至单词都可以构成话语情境。例如:“Help!”展现了接下来情境推进的方向,暗示了参与者该如何回应才能彰显话语的合理性。而好的互动交际也不单是重视句法的结果,也需要其他因素的参与,毕竟互动交际是个复杂的系统。这其中还涉及到语义和语用,通过话语衔接的手段表达参与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语用确定参与者在会话中扮演的角色、与其他参与者的关系等。针对这两者,则需要创设相应起承转合的话语情境,使参与者输出符合情境的语言。非语言应答的话语情境主要由参与者的表情、手势、身势、眼神来表达其意图。通过参与者的互动与其认知因素,在真实语言使用中会对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形成起到作用。经发现,参与者的意图会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在设计话语情境时要找寻有引申含义为意图的主题,能够建设多轮话轮,从中观察参与者说了什么、为什么说以及怎么说。从内容构成角度看,话语情境又大致可分为接近生活类和非生活类。无论在教学中创设哪种话语情境,要做到凸显参与者的生活和思想总貌的主题。对于非生活类的话语情境,要对学生学习起到切实帮助,并做到引起参与者交际互动的兴趣,能够带给学生真实的言语体验。

(二)话语情境的作用

语言教学现倾向于能力教学,不再为了练会而练习,想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只依靠呆板的大量操练。以一口语语料中的场景为例:

A: How about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tomorrow?

B: oh, I have been to the Great wall.

上述对话中B所使用的时态have been是表现参与者的一种经历,在话语情境中是作为拒绝某邀请或建议的一种理由,而表示邀请也不局限于一种情境设定,有时可以增设邀请前序列,例如下列对话:

A: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B: No, I haven’t.

A: How about going to play tomorrow?

B: Sounds good.

这一组对话中的邀请则变换了一种方式,不仅从说话人视角更从应答者视角出发,考虑到话语情境起到的全局作用,进一步推进了话轮的产生。此外,从互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话语情境要更多考虑社会属性、交际互动、语言环境等条件,以确保语言成线状输出。另外,好的话语情境能产生良好的互动,而语言输出具有动态性,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由标记或无标记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语言交际是一种动态的、立即生成的过程,在交际的过程中发现语言的构成形式。因此,创设优质的话语情境十分必要,使学生切实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并用于交际,能够领会语言要义,这是话语情境起到最大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从互动语言学的角度阐释了交际互动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显示了话语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并解释了如何建设话语情境,这为改善高校英专教学做出了一定贡献。

猜你喜欢
参与者话语交际
画与理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