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影视资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0-12-27 21:09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题材长征影视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长征是中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的一次壮举,红军在沿途中所遇到的困难造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题材影视资源是长征故事的影视化表达,是长征精神的宣传媒介,其传达的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共进,积极促进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来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有很多关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方面的研究,但具体到运用长征题材影视这一独特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的研究成果尚未见到。本文着重分析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间的关系,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路径。

一、 长征题材影视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长征题材影视资源蕴涵伟大长征精神,用镜头生动地再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足智多谋和英勇善战,刻画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长征人物形象。

(一)长征题材影视资源的内涵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和死亡可以摧残人的肉体和生命,但动摇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伟大长征精神,是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1]。

长征题材影视资源是指:用镜头语言讲述长征故事、传达长征精神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等影视资源,是长征故事在荧幕上的呈现,是长征精神的影视表达。将长征故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出来,长征故事的磅礴气势和生动细节感染着观众,观众也在观影过程中感受着当年先辈的不易,回望源头汲取智慧营养,面向未来思考使命担当。它们是进行长征精神教育最直接的文化产品,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长征影视的独特魅力正是来自长征本身,长征影视资源需要不断挖掘长征事迹并加以艺术化处理去充盈它的库存。

(二)长征题材影视资源的特征

1.内容上的史诗性和庄严性

长征是中华民族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凤凰涅槃,在中国的革命史上,长征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在二万五千里的颠沛流离中,坚强的中国共产党、英勇的红军战士,在这次远征中战胜了无数困难,创造了人间奇迹,也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任何困难、任何力量都吓不倒的[2]。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每一位红军战士奋勇拼敌、不畏艰险的壮举,让观众亲临了这一磅礴气势、雄伟壮丽的史诗般历程。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血战万源》,红军以恢弘的气势挫败了敌军的六路围堵,有300位将军参加了这次的万源保卫战,击毙敌军六万余人。生动的情节向观众集中展现了红军的英勇机智和将领们的军事才能。观众从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故事中,感受着红军的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也从这些影视资源中体会到长征的史诗性和庄严性。

2.深入把握长征历史

长征题材影视资源制作在把握客观史实的基础性前提下,力求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在尊重真实历史事件的同时,挖掘新元素将这一题材的影视资源进行艺术化创作。从《血战台儿庄》到《长征》,镜头语言逐渐丰富化,内容上从单纯的历史事件讲述到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长征题材影视资源的演绎重点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刻画伟大人物的广阔胸襟和政治谋略上,从细节上入手,描写了他们的性格特征,给人物增添了许多生活气息,使人物的性格饱满,有了七情六欲,以此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易使观众产生角色代入感,并真切体会伟人情怀。从具体人物本身出发去感受宏伟壮阔的历史奇迹,从细节处进行创新,丰富了这一题材影视资源创作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具有超越历史的思想深度。

3.叙事结构上的逐渐多样化

用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讲述的英雄史诗已使观众产生了疲劳之感,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近年来长征题材影视资源逐步跳出之前的套路,转换成以人物回忆的方式、以第三人称的角度、以倒叙的方式、以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相结合等叙事方式。纪录片《永远的长征》就以线性结构叙事和非线性结构叙事来共同构造。线性结构叙事体现在以长征行程轨迹和主要脉络去完成,是有时间顺序的,非线性结构叙事以主题为主,叙事结构的多样化丰富了这一题材影视资源的艺术创作。

4.知晓度更高

长征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都讲不完的故事,长征历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力求还原的逼真场景、故事波折扣人心悬,并以网络、电视等有播放功能的设备为载体,人们更容易观看和知晓。以此为题材创作的影视资源与其它红色文化资源相比知晓度更高,更容易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二、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以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选材来源,大部分作品除了力求还原真实历史场景,还赋予了一定的时代特点。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丰富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一)坚定理想的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指的是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革命理想信念。长征题材影视资源集中表现了红军坚定理想信念的长征精神。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处处充满诱惑,对于刚成年远离家长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得到良好的引导。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在毛泽东的鼓舞下,临时战败的红军并不气馁,红军的信仰绝不允许他们认输,战士们相信只要跟随大部队,红军还能东山再起。利用长征题材影视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在观影过程中真切体会红军战士崇高的理想境界。

(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

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出现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他们或舍己为人,或不畏艰险坚守某一岗位,更有甚者大义凛然舍身为国。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中,真实还原了长征途中,无数个无名英雄无私奉献、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保护其他同志和重要情报,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无数年轻战士,选择了长征路,就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地坚持走下去。当代大学生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面临择业就业时,都要继承和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社会生活中,乐于付出、不计回报。择业就业时,选择去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寒窗十余载,要积极争做对社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格之一。

(三)实事求是的作风教育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教育对于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识论基础[3]。 基于实践的认识,才能反过来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长征途中,真实的困难摆在眼前,红军的每一次行动、每一个抉择都要立足于现实去考虑,否则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实事求是精神是长征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客观基础。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学会“放眼望世界”,通过搜集资料与接收讯息等方式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国情、社会发展的情况,正确认识到我们国家现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学习当下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帮助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让学生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定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有所成效。

(四)勇于担当的责任教育

表现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教育。大局意识可表现为爱国主义,长征行进的过程中,正是有了红军用生命去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利益,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历史重托。爱国主义集中表现在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对大学生进行大局意识精神教育,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用自身行动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利益,敢于同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和人作斗争。严守纪律的关键在于“严”和“守”,对大学生进行“严守纪律”精神教育,让他们遵守校规校纪,刻苦努力学习,坚守道德底线,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做一个品行如一的人。紧密团结班集体,与同学、室友和谐相处,相信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

(五)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长征革命时期,红军爬雪山,啃树皮,煮皮带,如此艰难的条件也没能将红军压倒。无论在哪个时期,共产党员始终在践行着“愚公移山”的艰苦精神。“啃老族”“咸鱼”等形容词的出现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当代大学生似乎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每一次的月计划、周计划在对自己一次次的宽容中,不得已而中断和放弃,艰苦奋斗似乎不再是大学生的主旋律。新时代为真正想奋斗的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讲述长征故事,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奋斗观念和奋斗意识,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必修课程。

三、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耦合共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征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根本遵循,长征题材影视资源是伟大长征精神的影视载体。

(一)长征题材影视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

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体现出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无私奉献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大局讲团结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运用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中所体现的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使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来。

1.长征题材影视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由人民地位至上、人民向往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力量至上、人民立场至上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价值取向所组成,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意蕴[4],将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引领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电影《山寨火种》中,红军路过贵州某布依族山区时,解救了被反动土司迫害的布依姑娘刺莉,并为当地的百姓开展了分粮活动。红军刚离开石门寨,反动土司又返回村寨,刺莉与他们正面对抗,红军再次路过石门寨,与刺莉等人一同歼灭了石门寨前的守敌。此时,石门寨的百姓在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火种,只因红军不惧危险维护人民的利益,重视人民的力量。当代大学生要将人民所向往的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等价值取向深刻心中,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长征题材影视作品所呈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长征题材电影《红叶铺满小路》,秋冬之际,红四方面军通过陕南来到川北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建立根据地之时,惨遭敌人的六路围剿。在逃离的途中,楚科长押着田川妹等人前往保卫局归案,红叶飘零的巴山小路上不幸与敌人相遇,楚科长的警卫员不幸牺牲,他本人也身负重伤。水香为给其补身子下河摸鱼,被敌军发现中弹牺牲;兰子为其尝药,差点中毒身亡;田川妹不顾自己身怀六甲,悉心照料受伤的楚科长。楚科长也意识到,她们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好同志,为了让兰子和田川妹顺利逃脱,牺牲自己牵制住敌人。深秋的巴山,象征着革命热情的红叶迎风飘扬。电影情节将这群人的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牺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代大学生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革命先辈牺牲自己保全同志的责任担当,牢记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也要披荆斩棘的使命,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3.长征题材影视资源所展现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指引大学生求实创新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于现实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苏联派来的军事专家李德因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多次指挥失误,导致红军损失了大量兵力。中央红军经过了惨烈的湘江战役后,在刺骨的寒风中行进在广西与湖南交界的越城岭老山界。中央红军高层召开会议商量下一步的路线时,身处高层的李德和博古坚持带领红军前往湘西,毛泽东极力反对他这一指令。在其他人的支持下,毛泽东计划红军前往贵州的方案得以落实。事实证明,蒋介石早已在湘西内外设下重兵埋伏,只等红军落入圈套。毛泽东反对上级,力求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通过电视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更具说服力。当代大学生应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

4.长征题材影视作品所显示出的顾大局讲团结的精神促进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

顾大局讲团结,在大是大非面前,团结力量顾大局。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第六集中,被俘虏的黔军只因一时错误的选择才与红军为敌,在红军的感化下,他们选择为人民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紧要关头,红军战士不计前嫌,顾大局讲团结。引领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5.长征题材影视作品所表现出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大学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电影《四渡赤水》演绎了遵义会议后,红军战士在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情形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四渡赤水战役[5]。这场战役耗时三个多月,面对复杂的地形、敌军的重兵追击,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粉碎了敌人的痴心妄想,使中央红军扭转了危急局势,从失败走向胜利。新时代有新时代的艰巨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长征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

长征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支撑,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史诗,也是影视作品创作的题材来源。让后世体会长征的不易和伟大,运用荧幕话说长征故事,是影视创作者应承担的使命担当。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红军英雄为了革命,不幸牺牲于乌江。突破了以往的创作手法,向我们刻画了伟大历史人物在重要转折时刻如何英勇地进行抉择。长征题材影视资源的创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征题材影视资源的创作导向,长征题材影视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发展,应自觉把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影视作品中熔铸和弘扬起来。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长征题材影视创作要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讲述波澜壮阔的长征故事。

四、 长征题材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熟知长征题材影视资源的理论内涵与特征,还需要向学生输出,并引导学生内化为必备的品格和能力。长征影视资源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从创作相关影视作品、开展相关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来实现。

(一)创作反映伟大长征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

以长征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谱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长征题材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加大社会宣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近年来,党史部门研究出的新成果,拍摄成不少优秀的长征题材影视作品。除了对恢宏事件的描写,不乏有对人物性格的细腻描写和小人物大奉献的经典刻画。不再集中于英雄叙事、集体叙事,而是多方叙事相结合,打造出反映伟大长征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

(二)积极开展长征题材影视资源进课堂活动

高校思政课运用长征题材影视资源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真正实践起来。积极开展长征题材影视作品进课堂的活动,活动开展的方式有多种:一是教师选取优秀长征题材影视资源在课堂上播放,观看后学生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一角度写观后感。二是教师课前布置好观影任务,在课堂上再进行播放,播放的过程中进行片段讲解,并对剧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补充讲解这一历史人物。让学生不仅有观影体验,还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长征故事,领悟长征精神对于当代的意义,增加学生的爱国精神、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三) 将长征题材影视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优秀长征题材影视资源集中展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开展观看长征题材影视作品进校园的活动,不仅可以传播伟大的长征精神,还可以丰富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文化情境。以学校或班级为主体开展长征题材影视资源主题文化活动,例如集中观看长征题材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等;开展长征影视作品的影评征文活动;校园广播站开设推荐相关优秀影视作品的栏目,并作简单的介绍和解读。

(四)提高长征题材影视的制作水平并加大宣传力度

最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影视作品多是流量小生的高颜值电影、热闹非凡的综艺节目、精彩特效大片等,长征题材影视作品几乎不在他们的观影考虑范围之内。只有在博物馆、教室、各类教育大会上才需要观看长征这类红色影视作品,前提还要学校或老师作出要求并给予安排,否则很少有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观看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深究原因,长征故事虽内涵丰富,但离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其影视表达的吸引力低于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因此,我们期望,希望有实力的创作团队能提高长征题材影视资源的制作水平,在剧本的创作上增添现代元素,例如今昔对比,用以前的长征路来话说新时代的长征路,指引新时代大学生的长征路该怎样走。加大后期的宣传力度,首映礼可选择高校,让长征影视走进高校,走向学生,让大学生主动去观看、争相去观看。

开展长征题材影视融入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从革命教育中获取精神动力,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爱国精神的现实需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观影方式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从心里、思想上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富强、民主、法治、有责任担当的大国,和平、文明、幸福和谐的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大学生要将所感所悟付诸实践,努力学习,在所处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时刻牢记家国恩,爱国情。

猜你喜欢
题材长征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影视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长征七号——让长征火箭实现脱胎换骨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