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出发“画”无止境

2021-01-03 19:16叶芳妹
考试周刊 2021年93期
关键词:野趣实践探究

摘要:幼儿户外写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非常积极和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户外写生活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笔者利用我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用周围的古村落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从“野”出发、体悟美丽,拾景融情、“画”无止境,带领幼儿亲近生活、积累经验,找寻野趣、学会欣赏,抓住偶遇、创造机遇等,在幼儿户外写生这条路上摸索前行。

关键词:户外写生;多元样态;野趣;实践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如今,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园户外活动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状态,如户外农家小院、沙地探险、萌宠乐园、户外写生等。户外活动不仅仅是活动空间“从室内走向户外”,组织与实施更是适合幼儿本真发展,从幼儿的原有经验出发,心中怀揣目标一步步扎实前行。

就拿户外写生來说,它是幼儿按自己所见、所思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性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然而在实践活动中,它也是个烫手的山芋。因为对教师而言,户外写生的开展缺乏现成的教学目标和可行性指导策略,每次写生的对象都是教师依据班级情况自定,一学期或一学年下来内容之间难度是否有递进性无法精确考量。在组织幼儿户外写生时,教师也难以把握核心价值,通常对幼儿的指导显得单调与贫乏,表现出的随意性较大。于是导致幼儿在写生时,有的幼儿只画大概轮廓而不敢下笔;有的很快画完,深度绘画难以进行和持续;有的过度自由发挥,想象多于写生;有的索性是固有绘画经验的再现,无论眼前观察的是什么树,画纸上呈现的都是固化的半圆形的树冠、长方形的树干……日积月累,幼儿对户外写生的兴趣会越来越淡漠,户外写生的价值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3~6岁儿童发展和学习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基于此,笔者结合园所及周围的实际环境,对幼儿户外写生进行了一些探索,具体如下。

一、 从“野”出发,体悟美丽

美术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直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所以,教师要寻找一切机会带幼儿参加多种形式的活动,走进生活,感知文化,亲近自然,体悟美丽。

(一)园野种植,感知生活——让户外写生真实可感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背靠大山,园内有一片很大的果园,地形呈阶梯状,最上面种植了一排排的茶树,下面是一片枇杷林,枇杷林的下面是一棵棵橘树,最下面是一片自留地。

春暖花开的日子,正值家乡名茶“碧螺春”采摘的时节,我们背着小勾篮,上山采茶,采茶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的观察过程。由于他们的父母祖辈都是种茶、采茶之人,因此,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知道采茶需要采小嫩芽。于是,他们会凑近茶树去寻找,观察它的细节部分,伸出手扒开茶条,触碰芽尖,感知细微的小露珠在茶尖上跳舞,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十分美丽;他们会数一数嫩芽有几个瓣,摘一些放进勾篮里,感受一个个嫩绿、浅绿、深绿的芽儿在勾篮里由少变多的喜悦;他们也会闻一闻茶香、听一听伙伴们在茶树间叽叽喳喳的欢笑声……整个过程是那么的充实和美好。

秋意盎然的日子,满山的茶花、枇杷花香惹人醉。采一朵雪白的茶花放在手心,五瓣花儿围着一丝丝黄色的花蕊,绽开在手中把玩一会儿,或给爱美的小姑娘戴在乌黑亮丽的头发上,是那么的赏心悦目。一簇簇枇杷花儿争相开放,和茶花不同,它们挤挤挨挨地在一起,被大大的枇杷叶簇拥着,像新娘的捧花一样,很香很美,令人陶醉。秋天里,满树的橘子也成熟了,黄的黄、红的红,远远望去,像一条花花绿绿的大被子,盖满了整个园子,站在树下张着一个个小口袋开始采橘子喽,看到的是一个个似小灯笼的橘子挂在枝头上,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朝上有的朝下,错落有致。

自留地里也常有孩子们的身影,青菜、萝卜和大蒜,土豆、毛豆、小豌豆,丝瓜、南瓜和黄瓜,花菜、包菜和芹菜……凡是食堂里吃过的蔬菜,我们都尝试种植过。孩子们参与松土、捡小石子,参与种植和浇水,参与拔草和收获……看着它们抽芽、爬藤、开花、结果,记录它们的成长,留恋难忘。采摘、烹饪,品尝它们的美味,唇齿留香。

我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幼儿用稚嫩的双眼去观察园野的生活,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美好的园野生活。生长在大山里的我们学茶农、学果农、学菜农做不同的农家事,各种丰富的生活经验就如同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素材库,把所见所闻所触所感存储在其中。素材库中积累得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内在图式”,为幼儿的创作奠定了坚固的基石,激发着幼儿写生的灵感。

(二)村野漫步,感知文化——让户外写生内涵丰富

幼儿园外是杨湾古村,周围有许多明清建筑,明善堂、轩辕宫、灵隐寺……高低起伏的砖墙下,有蜿蜒曲折的小巷,有潺潺流淌的小溪,还有青石板上徜徉的游人。四周依山傍水,在大片青山和丛林的掩映下,有一座座宁静悠远的山村人家、有古朴的碧螺石亭……在每月风和日丽的一天,我们都会徒步向杨湾古村、轩辕宫或碧螺峰方向远足,开展一次次充满野趣的欣赏之旅。

我们边走边看,仰望轩辕宫前美丽的紫藤花架,欣赏紫花和蓝天形成的鲜明色彩对比,画一画透过花架形成的点点光影;寻找古色古香的门楼、花窗,根据不同的身高站在相应的门楼下,感知门楼的高低错落感和对称性;在千年罗汉古松下玩捉迷藏,体验前后和遮挡关系……一路的石条,一路的砖雕,一路的古桥、古巷、古房……都使我们流连忘返。一切与美相关的事物我们都学着去欣赏,一切与美相关的事情我们都尝试着去体悟。

(三)山野探秘,感知自然——让户外写生轻松有趣

我们沿着蛇形山道一路向前,翻开黄石墙上爬山虎的叶子,探秘爬山虎爬满整个墙头的层层叠叠;我们寻野笋,坐在泥石小路上写生笋娃娃破土而出的调皮;我们采野花,编花环送给好朋友戴上,写生笑得比花还漂亮的戴花环的小姑娘;我们找松果,跪坐在大石头旁画挂满松果的高大野松树;我们抓蚱蜢,细细端详蚱蜢的样子,用画笔给它拍个照;我们盘坐山顶,鸟瞰太湖波光粼粼、炊烟袅袅,用画笔记录渔舟唱晚的宁静和美好……

(四)亲子远足,感受温情——让户外写生温馨有爱

上下两学期,我们分别组织秋季亲子远足——陆巷码头:太湖边,孩子依偎在爸爸或妈妈的怀抱里,一起赏太湖,写生太湖一角;春季亲子远足——山中寻宝:青山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大自然的宝贝,写生寻宝记。

我们发现充满野趣之旅的户外写生就像一个自由表现的王国,幼儿在得天独厚的园野、村野和山野环境中进行写生的熏陶,不受时空限制,不被客观约束,可以尽情地欣赏和交流、自由地取景和捕捉美好、灵活地表现与创造。他们把真实的生活体验、美丽多姿的文化和奇妙无穷自然环境反映到作品中,将自己的观察和思维以线条的速写为主,将立体的景过渡到平面的画,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概括地表现出的是一个崭新的、别开生面的艺术世界,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情感的满足远远超过作品本身的价值。

充满野趣的户外写生让幼儿见教室之不能见、得教室之不能得,丰富感觉、触摸心灵。在充满野趣之旅的户外写生中,我们认识到了打开与生活、与自然联系的“天窗”对幼儿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到了学着写生不是要让每个孩子成为大师级的人物,而是通过学着欣赏让孩子们既有审美的眼睛,又有审美的耳朵,更有爱美的心灵。

二、 拾景融情,“画”无止境

充满野趣的欣赏之旅是有计划有安排的,而不是盲目、随意的。每次活动前,我们都有详细的预设,活动中重点引导幼儿欣赏什么,怎样欣赏,老师做到心中有数,活动后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可以生成些什么活动,我们也与幼儿一起努力发现和实施。

园野种植、村野漫步、山野探秘和亲子远足中,我们用相机捕捉到了许多精彩瞬间,捡拾回了树根、树枝、树皮、松果、野栗子、石头、螺蛳壳等许多“宝贝”。我们把幼儿参与劳动的照片、外出远足的照片选取一些放大,打印出来,有的布置在美工区,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再写生、再创作,用线条勾勒、用色块渲染,追求神似、不求形随,展现自己独特的眼光视角。如:绘画油菜花时,孩子们会用深绿和淡绿的蜡笔,用长线和短线相结合的方式表现油菜花的茎和菜籽夹;在写生杨梅时,将杨梅一根根的类似小刺的样子用一根根的短线或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点绘画出来,细节把握到位;有的孩子绘画的是长在山上的一棵大大的杨梅树,树上还靠着一架下宽上窄的梯子,有人在梯上、有人在梯下,画面构图丰满。有的照片制成拼图投放到益智区中让孩子们拼一拼,故意藏掉其中的一片让他们画一画缺掉的部分,孩子们兴趣盎然。幼儿还将自己的作品装订成册,投放到阅读区让同伴们传阅,彼此分享创作的成功与快乐等。

我们还利用捡回的村野材料构建良好的艺术活动情境,激发幼儿自主绘画、满足幼儿表现和创造的愿望。我们在教室里开辟“小小画家”专栏,玩“借形想象”,把收集来的松果、野栗子、小石头作为作画材料,用轻黏土或颜料在其上面粘贴、涂画,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昆虫、小动物,在蟹壳上、螺蛳壳上涂画变成装点生活的艺术品。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大、中、小年级组玩根雕、树桩造型、小组合作树枝拼画、亲子树皮创意等。我们将幼儿园的走廊和楼梯墙面改成了涂鸦墙和展示墙,提供了多种新奇、特别的材料,如用渔网、松果、小石头作画笔,用藕、土豆、萝卜作印章,混合五彩缤纷的颜料再创作。

我们更重视解读和理解幼儿的作品,每学期每位教师对班中每位幼儿都进行了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围绕幼儿户外写生撰写学习故事,在探索解读幼儿作品的过程中预设下一次野趣之旅的户外写生活动的方案。

多元形态下的幼儿户外写生活动有声有色、有趣有心、有枝有叶、有爱有情,我们正在路上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滕寧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3]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4]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虞静.以幼儿为本让主题墙“说话”:浅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主题墙环境创设[J].家长,2020(30):186,188.

[6]刘玉莲,丁明杰.家长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同感的研究——以日照市学前教育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27):251-252,256.

[7]柯雅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名画欣赏教学指导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5):168-169.

作者简介:

叶芳妹,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野趣实践探究
长城野趣
夜游濠河
夏日荷景
咏钓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夏日野趣
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