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古典诗词之水,捧中国精神之月
——《掬水月在手》观后

2021-01-04 11:20刘汉文冯晓洁
电影新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掬水叶先生叶嘉莹

刘汉文 冯晓洁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这首诗营造出一片静谧清心的意境,传达出诗人淡定宁静、豁达平和的心态。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以诗人叶嘉莹先生为主角,讲述这位年逾九旬老人的诗教人生,呈现先生与古典诗词生命相融的意象,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这样的人物传记片,是当代纪录片市场的一个特殊存在。

一、诗词大家的人格美

今年已经9 6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是著名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被学界奉为“诗词泰斗”。叶嘉莹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前清进士,七十余年前,青少年时代的叶嘉莹开始创作旧体诗词;六十余年前,开始在中学和大学教授古诗词;四十余年前,叶先生用长诗《祖国行》表达她回到阔别三十年祖国的心情:“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更令人感佩的是,此后叶嘉莹先生正式回国定居,为弘扬诗词文化走遍大江南北。

《掬水月在手》用一种相互映衬的方式勾勒了叶嘉莹的人格:以弱德之美做基底,而展示弱德之美过程中的经历又能映射出其深厚的家国情怀,使其高山仰止的人格能够借事实载体,触达观众的心灵。

(一)弱德之美

熟知叶嘉莹先生的人,就一定会了解她创造的“弱德之美”一词。一方面,这是叶先生在讲授诗词时自创的名词,意指不与他人争抢,面对艰难困苦时要承受,要坚持且要有自己的操守。一生多次痛失至亲、近三十年背井离乡,叶嘉莹先生“万事轻而化之”,能够直面风雨而不露悲喜,只留些许词句慰人——这是她对一生苦难超脱而淡然的态度。另一方面,“弱德之美”也是她对古典诗词的评价,如她认为朱彝尊的《静志居琴趣》用压抑的、不得已的言语表达出真诚而浓厚的情感意境,默默流传千百年。克制却深情的诗词,与叶先生坚强而隐忍的性格,两者相互成就。前者哺育了后者的灵魂,后者弘扬诗词教育,为前者的延续不断默默奉献。

为便于真切地传达“弱德之美”的意蕴,与叶嘉莹平和的人格相呼应,给与观众平等的交流感,影片采取了平视的视角,将叶先生“请下讲台”:她坐在镜头对面、坐在家居环境中,向观众讲述自己的心路。这样的变化让叶嘉莹走下以往的“讲坛”,剥离诗词大家的光环,甚至展露出自己在感情中所经历的矛盾、自我的心理与外界的评价相互充实,形成了刚柔并济的“女性”叶嘉莹。无论风雨、无论荣光,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淡雅,始终执着于自己的诗词事业。叶先生认为:“我虽然平生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是黑暗尘世中的一点光明。我希望能把这一点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二)家国情怀

图1.电影《拼搏》海报

《掬水月在手》在记录叶嘉莹先生一生传奇的同时,也展示了其对家国的思念、对故土的寻找,这样的家国情怀凝聚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影片从叶嘉莹口述直奉之战开始,年轻的她经历了战乱颠簸的洗礼;与丈夫结婚后,又因变乱与祖国大陆一别,将近三十年;一直到1978年,叶先生放弃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申请回国教书,这才回到了生长的故土。近百年时光挪移,住过的四合院、在国外生活的居所都已消失,叶先生最终回到父辈的故乡叶赫水,寻到了家族的归依。影片以主人公的漂泊际遇勾勒出文化对生命的牵连,在辗转与寻根的文化足迹中,不变的是思乡归国之心。正如尹鸿教授指出,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对于今天重新理解爱国主义和树立文化自信、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具有意义与价值。

二、电影叙事的艺术美

《掬水月在手》作为一部纪录片,其艺术美感首先在于纪实之真,再是形式之美。电影从时间、空间两种维度切入,构建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叙事框架,在真实纪录的同时极富形式之美。

(一)扎实采访抵近诗人内心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人们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掬水月在手》深耕堪称国人灵魂之源而如今似乎边缘化的精神主题——古典诗词,将焦点选择在“穿裙子的先生”叶嘉莹和她的诗歌人生上。本片导演陈传兴,1952年出生于中国台北,长期研究美学、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也是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作家与电影创作者。陈传兴师承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梅玄(Christian Metz),将法国文学、哲学和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引入华语世界。今年上映的《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在执导诗人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诗人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后,创作的 “诗的三部曲”的最终章。

与主人公相似的文化底蕴,对古典文化、诗歌文艺的理解,能够帮助陈传兴挖掘出灵魂更深处的叶嘉莹。从2017年4月正式开拍,到2018年7月结束,影片制作团队辗转了加拿大、美国和两岸三地的十余座城市。期间,导演对叶嘉莹先生本人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相继采访了42位与叶嘉莹先生的相熟人士。一共记录下将近30T的影像素材和百万字的文字素材,电影后期制作历时两年,提取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浓缩成了120分钟的《掬水月在手》。

基于过往三年的十余次访谈,导演把叶嘉莹先生的人生经历和诗词追求娓娓道来,仿佛在看一轴人生与历史的长卷。观众在影片中看到一位知识女性以坚韧的生命应对动荡的时代,以顽强意志守护离散的家园,以诗词文化修复创伤的心灵。充足的素材积累和导演自身的文化积淀,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纪录片的真实性,也在选材上更加贴合观众的需求。

(二)双线叙事打造立体结构

在讲述叶嘉莹先生经历时,影片选用的是诗词和四合院两种结构、两条主线相互穿插,从时空两种坐标系出发形成织锦一般的叙事。一方面,以叶先生一生相伴的诗词切入,通过不同诗词内容的变化体现出时间的变化;另一方面,以四合院式的立体结构,从空间视角营造人物经历的层次感。

一是诗词构造的时间维度:诗词是贯穿影片始终的元素,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线索。叶嘉莹出生在书香世家,幼时所感所想都是诗词代言,此时的《蝴蝶》《咏莲》,都是其诗心的起源。稍大后,经历与亲人生离死别,《哭母诗》明明白白直道悲戚之情。后遇恩师顾随,两人心灵相契、常常应和。“纵横已是春寒了,耐它风雪耐它寒”,见证了二人灵魂的共鸣。叶先生见解愈丰,寻得了诗词的慰藉,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无奈生逢乱世,如“转蓬辞故土”。所幸又是诗词,给予她生活的力量。不惑之年,叶嘉莹辗转多地,讲授李清照、杜甫、陶渊明等中华诗词人,传授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但离家的惆怅,总让其有“一枝聊此托余生”的无奈;但女儿和女婿的噩耗突如其来,不肯放过迟暮老人,她叹出“不令欢笑但余哀”的半生沧桑。经历过人生的大喜大悲,叶先生将自己从尘世的苦痛中剥离出来,认为相比起个人的悲喜,传达古诗词中的精神、意志才是终生的事业。诗词支撑着先生一次又一次走出人生的忧患,她决意要将自己的感悟传给更多的人,盼望着“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由此,诗词将不能感知的时间具象化,将明白袒露的感情收敛化,塑造了整片的深厚的历史色彩和文学底蕴。

二是四合院式的空间维度。选用这样的叙事结构,首先为影片的叙事提供了一种立体感,不同阶段的故事如同一间大院的各个厢房,将大量的人物经历安排得错落有致,各有侧重。其次,在大多数人物纪录片中,主人公命运的变化是沿着时间而发展的,而这部影片的四合院结构则将空间性提前,在不同的章节中插入人物的成长、变迁。这样的安排使得影片在叙事层面上突破传统的直线型叙述,增添了如诗词节奏一样的跃动感。

叶嘉莹自幼生长在北京察院胡同里面的一座大四合院,《掬水月在手》采取章节式来讲述,每一章的标题都对应四合院一个建筑名,大门-脉门-内院-庭院-西厢房,移步换景,直达最后留白的最后一章。由表及里深入四合院的同时,影片叙事也逐渐深入叶先生的内心世界。从家族的老宅院走到异国他乡的书院,再回到故乡,见着了老房的消失,最后又到叶赫水的茫茫一片草原上。最后一章的空标题,让观众联想迸发——在走进西厢房后的一片空,又是哪里?

影片借助影像和诗词意境的可延展空间,填补了文学理解中空白、断裂的缝隙,用亲身经历的实在,衔接世事沧桑、艺术飘渺的虚幻。诗词时间的深结合了四合院结构的厚,构建起了全片立体的叙事框架。

三、诗词文化的意境美

《掬水月在手》的“美”还在于全片的诗词意境。其根源是叶嘉莹先生的诗词才华,同时影片通过多种视听元素展现的“诗”的意境之美——特色的电影语言表达,使诗词意境在观众心中自在呈现、引发共鸣。

(一)视觉诗意:空镜拓展的联想

《掬水月在手》的片名有多重含义,其中包括现实世界的水月,比喻叶嘉莹“如水月观音”渡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如同水月互相映照等。拍摄时,影片也紧扣标题的灵感,与导演的前两部诗人纪录片不同,影片镜头大多与主人公保持一定距离,结合叙述时的各种意象、器物,营造出别有深意的神秘感,如“水月”映射人物的内心。对叶嘉莹先生的朋友、学生的采访,更是“以他人为镜”,从他人的视角呈现叶嘉莹诗词大家背后的平凡一面。如此一来,“镜花水月”在手,诗意飘渺之中,可窥先生全貌。

影片中的大量空镜起到了意象渲染的作用,如诗一般带给人思维畅游的意识空间:本片以自然事物作为喻体,承载诗歌抽象的本体。导演用缓慢推动的画面、甚至静止的画面带给观众“凝视”感,从静谧之中引出思维的演绎。

黄河、洛水、泾渭分明,佛像、石雕、壁画,陶器、铜镜、衣帛,人世变动而万物不动。这些空镜看似与叶嘉莹先生本人没有过多关联,而实则从历史的视角完成对主人公的呼应和衬托。河流是默然存在的,经历过一次次春天万物萌芽、夏荷遍布、秋风萧瑟、冬天飘雪,千百年来几乎不曾改变。正如叶先生面对生活的波折,往往选择的是淡然的承受,静静地存在。如好友刘秉松所言:“是一种存在的感觉。”此言既出,突然点题,一切的安静中也能迸发出强大的、蓬勃的生命力——如同诗般,静态的字里行间也能突出诗人百转千回的浓重感情。

此外,这些意象大多与诗词集结在相同的时代里,折射着诗词的灵魂起源:反复出现的石雕,被大雪覆盖却仍不减肃穆,激起后人回望祖辈馈赠时的虔诚敬意;再如,碑帖文字形态飞扬,制作的过程层层工序繁杂,而工人始终一丝不苟,石碑千年屹立不变,这是诗词格式或工整或灵动最直观的映照;极近聚焦特写的衣帛、器皿模糊了常见的形态,使观众的注意力被重新安排在日常再熟悉不过事物的细枝末节。现代人沿着这些细节去回溯,细细地捕捉诗词文化的辉煌。

(二)听觉诗意:配乐营造的通感

音乐的运用也为影片诗意的营造贡献力量。电影邀请日本音乐大师佐藤聪明,用当今唯一最接近唐代音乐的雅乐形式,混合西方的男女中高音制作《秋兴八首》,重现盛唐音乐之景。《秋兴八首集说》是叶先生最重要的研究,也是其人生、事业的里程碑。而从诗词本身的历史来看,《秋兴八首》也是唐朝、唐诗转折的见证。通过主题曲将主人公和宏大的诗词文化链接,将听觉化为视觉,通感比兴,使观众听曲之时感到眼前即是长安,仿佛穿梭于时空,感叹诗意飞扬。

除了气氛上对诗歌盛世的致敬,影片在听觉效果中也糅合了诗词的形式。音乐的断续出现仿佛是电影中的吟游诗人,随着叶先生的回忆不断往复、穿梭。有时只有器乐奏响,有时只有人声吟唱——含糊而纠缠,起承转合,随情境变化。乍一听是诗词的吟诵,而模糊的发音细品起来,更像是意识的、心情的波动。断裂、消失、再现的音乐,如同诗词长短不一,改变了慢镜头的节奏。

(三)视听媒介:多元融合的诗境

影片的声音系统和影像系统的搭配是影片的创新特色:听有独白、交谈、吟诵、雅乐;看有人、物、风景、诗词。画外音的解释,静默中突然引起的乐章,抑扬顿挫的吟诵,从不同层次上拓展出影片的听觉空间;每每此时,银幕画面中或是诗句浮现,或是诗人静坐,或是诗、人、声同时呈现。

如影片中叶嘉莹与顾随的师生交流片段,叶嘉莹模仿顾随风格创作了《踏莎行》。12年后,顾随同样用词牌《踏莎行》填了一阕词。二人此时分处两地、失联多年。影片将两首词分别从银幕两侧展出,配以男女生交错吟哦诵读,男生先吟,后有女生共鸣。画面中是沉默的侍女石刻图,大雪落于石窟佛像……此情此景,此时此刻,在多种视听效果的冲击下,人的注意力一时之间难以聚焦,究竟是看诗,还是看风景,还是注意人物语气,还是该感悟配乐变化?这种高密度的信息组合一瞬间将观众从普通的知觉拉出,置于一种“空”的境地,任何捕捉到的,即成一种感悟。越是应接不暇,越是能有放松的心态去接纳,享受神圣的、闪烁的、重叠的视听仪式。

在影片构建的主要框架里,后续的影像材料、镜头手法、画面语言有了丰盈填充的空间。人声、音乐、静态画面、动态影像……多元的媒介手段纷纷发挥各自优势呈现一种朦朦胧胧、意味深长的诗意影像。

叶嘉莹先生说,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人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写作自己的诗歌,用自己的生活来实践自己的诗歌的。所以,中国古典诗歌里面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是永远长存的。叶嘉莹先生也正是这样一位诗人,她付出毕生的心血去感悟和追寻古典诗词的精神内核。有志于此,才不惧世间的任何苦难。相反,正是这些苦难,磨砺了诗人的品行,成就了诗人的生命体验。很庆幸会有《掬水月在手》这样一部影片,能够直面生死、焦虑、苦难等话题,用求实的态度、“弱德”的艺术,将简单而不浅薄的人性之美、影像之美、诗学之美娓娓道来。

同时,我们也看到,《掬水月在手》虽获得了业界专家的高度认可,但票房却遇冷。一些观众表示看不懂,如豆瓣网友“非现实的梦想家”指出:“这部电影之中,似乎过多的了大量的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要素”“会遮蔽和框定读者的想象”。这样“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说明纪录电影与观众群体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距离,其背后原因值得分析。

不管怎么说,《掬水月在手》将流传千年的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影像技术相结合,将文学与影视连接,影片表达的精神也符合当今社会的精神需求。它的出现代表着纪录电影对社会生活的又一次主动而贴近的互动,是对古典诗词美的发现和“再造”。同时,我们也从《掬水月在手》的经验中,看到了观众对于中国纪录电影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正如著名作家叶兆言所说:“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一定会意识到这样的纪录片是极有意义的。”

【注释】

1徐雁.“昨宵明月动乡思”——叶嘉莹文学自传《沧海波澄》[J].新阅读,2019(11).

2蓝芳、吴军辉.叶嘉莹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学术研讨会南开举行[EB/OL].http://news.nankai.edu.cn/ywsd/system/2020/09/12/030040773.shtml.

3《掬水月在手》入围上影节展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EB/OL].https://www.1905.com/news/20200720/1467702.shtml.

4《掬水月在手》导演十问:我想用空镜抵达诗的本质,澎湃新闻澎湃号[EB/OL].深焦DeepFocus,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52371.

5 带着这12首诗词,去看《掬水月在手》,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EB/OL].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62888290337615#_0.

6可延涛.穿裙子的“士”—秘书眼中的叶嘉莹先生[J].秘书工作,2019(3).

7影子.江苏四市举办《掬水月在手》联动观影活动[N].中国电影报,2020.11.18.

猜你喜欢
掬水叶先生叶嘉莹
重金“买专利”暗藏陷阱
陶罐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10·16全国公映
叶秀山的哲学追求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掬水品月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
Miranda Kerr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