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2021-01-08 04:02陈明珠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文言文

陈明珠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受到各界人士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注重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良好发展。文言文和古诗是承载我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借助古诗文欣赏教学,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力,推动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教学条件相对较差,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日后走出农村,走向世界夯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 古诗文 文学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03

文言文和古诗文是承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文言文和古诗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汉语素养,还可有效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小学阶段的古诗文和文言文欣赏教学势在必行。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说较差,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更要加强小学语文中古诗文和文言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欣赏能力,让学生通过体会古诗文和文言文中的意境发现文学的美感,进而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推动农村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将来摆脱贫穷,走向世界夯实基础。

一、农村小学古诗文和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方面

1.古诗文教学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脱节

由于农村小学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过关,教学目的性太强,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学生各项能力提升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学生在学习古诗文和文言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不甚重视。开展古诗文和文言文欣赏教学时,只要求学生机械性背诵古诗文和文言文,缺少深度讲解,学生学习效率受到不良影响,并且,由于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只停留在读和写的表层,学生对古诗无法形成深刻理解,自然无法有效提高學生古诗文欣赏能力。长期背诵枯燥的古诗和文言文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甚至会抵触学习古诗文,单一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文学艺术和情感韵味形成深刻感受,严重阻碍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2.教学策略不科学

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古诗文和文言文教学,已经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单一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但是会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过于依赖教师,遇到问题时无法调动自身思维展开思考。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教师无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能加强对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就会严重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古诗文储备知识较少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古诗文和文言文。但在农村小学中,大部分学生学习古诗文和文言文仅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在课后缺乏对古诗文和文言文的阅读和积累,远远达不到新《课标》中要求的数量。

2.缺乏情感共鸣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以及情感阅历,加上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并且古诗文和文言文距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古诗文和文言文中描述的场景和情感,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不利于学生深度理解古诗文和文言文内容。

二、加强农村小学古诗文和文言文教学的科学手段

(一)提升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古诗文欣赏能力

古诗文作者用优美的辞藻,对自身的情感以及思想,进行了含蓄或者直观的表达,创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通过阅读古诗文和文言文,欣赏作者营造的文学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思想情感、审美鉴赏力等方面获得提高。加强古诗文和文言文教学,简单来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审美强调的便是情感,开展古诗文和文言文欣赏教学,着重突出精神上的感受。因此,在古诗文和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古诗文和文言文欣赏中,从而了解古诗的音韵美和语言美,使学生古诗文欣赏能力获得有效改善。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游子吟》和《赠汪伦》这两首古诗教学为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便是作者都进行了情感倾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孟郊对家人的感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李白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这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为帮助小学生深度感受古诗之中蕴含的情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切身体会作者想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将自身带入到情境之中,以作者的视角感受古诗中描绘的一切,可促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古诗内容的感悟。在进行这两首古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对古诗内容进行理解,再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探讨故事中蕴含的意境,让每一位学生大胆发表自身观点,促使学生用同样美好的语言,将古诗中的优美意境和情感阐述出来。古诗文是情与景交融的产物,为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能力,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将自身情感融入古诗文中,切实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可有效促使学生对古诗文产生深度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展开创作背景解析,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催化剂。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古诗文和文言文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提升学生对于古诗文和文言文学习的专注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获得质的飞跃。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距离小学生生活的现代社会较远。因此,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欣赏教学时,要注重为学生讲解文言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生平等相关内容,可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教学为例,虽然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十分简单,但由于小学生缺少对孔子的了解,教师在开展这篇文言文教学时,首先应该详细为学生讲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包含当时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发展情况、人们的生活状态等,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基本了解,还要为学生讲述孔子的生平以及孔子的社会地位,可有效让学生了解何为平等、谦虚,拉近小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对文言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欣赏能力。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开展古诗文和文言文教学,能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推动小学生核心素养获得良好发展。中华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小学古诗文和文言文教学时,渗透农耕文化,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教学內容趣味性,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还可以促使我国传统文化获得发扬与传承。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节气歌》这一教学内容,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学习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对《节气歌》进行阅读与背诵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农耕文化,帮助学生对农耕文化形成直观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立春时带领学生进行踏春、春分时带领学生种树、秋分时带领学生进行采摘。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农耕的乐趣以及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可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可有效促进中华农耕文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古诗文和文言文欣赏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并以多种教学手段来切实落实先进教育理念,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获得良好发展。开展小学古诗文和文言文欣赏教学,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本班学生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才能帮助学生对古诗文形成深刻理解,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杨勤仁《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课程》2021年第40期。

[2] 王小红《农村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古诗词意欣赏教学方法研究》,《考试周刊》2021年第13期。

[3] 熊巧兰《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学苑教育》2020年第25期。

[4] 韩秋子《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科技资讯》202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