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1-01-09 08:07曹晓宇赵久良曾小峰张奉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延迟时间关节炎抗体

曹晓宇,赵久良,徐 东,侯 勇,张 烜,赵 岩,曾小峰,张奉春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73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070

复发性多软骨炎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 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富含软骨结构的耳、鼻、气管支气管树、关节,也可以引起眼、皮肤黏膜、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等全身多系统受累[1],但通常不累及耳垂[2]。Dion等[3]研究显示,多达32%的RP患者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由于关节炎和关节痛也可出现在很多其他结缔组织病中,关节病变的表现不特异,在RP疾病早期阶段很容易误诊[4]。本研究对2005年1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R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回顾性收集2005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RP的201例患者临床资料。RP的诊断采用McAdam标准[5]或Damiani标准[6]。如果患者有超过30 min的晨僵和关节压痛或关节肿胀或关节积液,那么关节炎诊断成立[7]。关节痛定义为关节疼痛,且无上述关节炎的表现。关节炎和关节痛统称为关节病变。在除外16例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实体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RP患者后,一共纳入185例RP患者。

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2组:一组以关节病变起病,共有16例RP患者,其中3例以关节痛起病、13例以关节炎起病,16例患者的关节症状均除外其他可能原因,考虑为RP引起。另一组RP患者以非关节病变起病,共169例。在两组之间比较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死亡预后的差异。诊断延迟时间定义为从RP起病到明确诊断时的时间间隔。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类资料用例数 (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分析计量资料是否符合正态性分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均采用双尾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临床特点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在同期住院RP患者中的比例为8.65%(16/185)。16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0例,男女比为3:5。确诊RP时的平均年龄为 (46.19±10.60)岁(32~65岁),中位诊断延迟时间为24个月。5例患者最初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1例被误诊为淋巴瘤、1例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例被误诊为反应关节炎、1例被误诊为结节红斑,7例最初就诊被认为是非特异症状,未治疗。从首发关节病变到出现RP第2个症状的中位时间为7个月。16例患者起病时平均受累关节数为 (15±11)个 (1~32个)。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拇指指间关节、跖趾关节、腕、肘、肩、踝、膝、骶髂、髋关节均可受累。14例患者以对称性、多关节病变起病,余2例患者以单关节 (右膝、左手第4近端指间关节)病变起病。具体来说,近端指间关节受累出现在9例患者中,膝关节受累出现在8例患者中,拇指指间关节出现在7例患者中,掌指关节受累出现在6例患者中,踝和肘关节受累各出现在5例患者中,腕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受累各出现在4例患者中,肩关节受累出现在3例患者中,跖趾关节受累出现在2例患者中,髋和骶髂关节受累各出现在1例患者中。在16例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中,仅有1例没有完善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 抗体检查,其余15例筛查RF和/或CCP抗体等RA特异性自身抗体均阴性。10例患者在病程中反复发作关节病变,所有患者在病程中均未出现关节破坏。根据脏器受累情况,16例患者在治疗上均加用1 mg/(kg·d)泼尼松治疗。免疫抑制剂方面,15例患者加用环磷酰胺治疗,1例加用口服吗替麦考酚酯0.75 g每日两次治疗,住院期间关节症状均明显缓解。

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和非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人口学特点非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32:1,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 (47.17±12.00)岁(18~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确诊时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202, P=0.138; t=-0.316, P=0.752)。但是,与同期住院的非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相比,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RP患者病程 (z=-3.186,P=0.001)、 诊断延迟时间更长 (z=-2.890,P=0.004) (表1)。

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和非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临床表现两组患者出现合并症 (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三酰甘油血症)、并发症 (肺部感染)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257, P=0.612; χ2=0.526, P=0.468; P=0.210;χ2=1.668,P=0.197)。在全身炎症消耗表现方面,与非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相比,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较少出现体重下降 (χ2=4.281,P=0.039),更常出现发热 (χ2=4.016,P=0.045)。 系统受累方面,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较非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更常出现眼受累 (χ2=4.309,P=0.038) 和神经系统病变 (χ2=6.205,P=0.013)。 在鼻、 肾脏、气道、耳、喉、肋骨软骨关节、胸锁关节、胸骨柄关节、皮肤黏膜受累方面,两组RP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1, P=0.977; P=1.000; χ2=2.966, P=0.085; χ2=2.396, P=0.122; χ2=1.048,P=0.306; χ2=0.441, P=0.507; χ2=0.125, P=0.724; χ2=0.040, P=0.841; χ2=0.000, P=1.000) (表1)。

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和非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实验室指标及死亡预后情况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的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正常值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78,P=0.793)。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62, P=0.314, P=0.209, P=0.355, P=0.322)(表1)。住院期间,在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RP组中,无患者死亡;在非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RP组中,有2例患者因RP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而死亡。

讨 论

本研究显示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RP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8.65%,这与既往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类似。该研究纳入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共131例住院RP患者,以外周关节炎起病者占6.9%[8],但较国外报道的较低 (32%)[3],可能与种族差异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首次根据RP患者是否以关节病变起病进行分组,探讨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临床特征,对临床医生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本研究显示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病程、诊断延迟时间均更长,中位诊断延迟时间达24个月。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RP首发临床表现到明确诊断的中位时间是1.9年[9]。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RP患者中,实现早期诊断仍具有巨大挑战性。临床医师应熟悉RP多系统受累表现,对以关节病变起病的患者应规律随访,尤其在出现关节病变后的7个月,早期发现RP其他系统受累的证据,早期诊断。

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RP最常被误诊为RA。RA通常累及外周小关节,呈外周对称性分布特点[10]。但是,RA为侵蚀性关节炎,很多研究报道破骨细胞、自身抗体、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均参与RA的骨破坏[11-12]。在长病程和未治疗的RA患者中,关节畸形的影像学改变尤其明显[13]。RP关节病变整体呈非侵蚀性特点[5],RP侵蚀性关节炎偶有报道[14]。此外,RA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在RP患者中常为阴性;且RF值正常。以上可帮助鉴别RA和RP引起的关节受累。

本研究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存在差异。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更常出现发热、眼、神经系统受累,较少出现体重下降。提示临床医师在随访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患者中,更加关注发热、RP患者眼、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体征,以达到早期诊治。

对于小于51岁的RP患者,鞍鼻畸形和系统性血管炎的出现提示预后最差[15]。来自法国的RP队列研究显示,男性、心脏病变,同时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死亡相关因素[3]。Shimizu等[16]报道,同时有呼吸系统和耳受累,为RP患者的一个重要预后因素。

表1 关节病变起病的RP和非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临床特点Table 1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Ppatients with/without arthropathy at presentation

续表1

t/Z-0.316 -3.186 -2.890 P 0.752 0.001 0.004本研究非关节受累起病的RP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无患者的长期随访,未来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时间随访的临床研究,评估以关节病变起病是否为RP患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

综上,本研究显示以关节病变为首发症状的RP患者并不少见,并更易出现诊断延迟。RA是最常被误诊的疾病,RF正常,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筛查阴性和受累关节非侵蚀性特点可帮助两者鉴别。从关节病变到出现RP其他系统受累的中位时间是7个月。以关节病变起病的RP患者常出现发热、眼、神经系统受累。临床医师在实践过程中,应对以关节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密切随访,熟悉RP多系统受累表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猜你喜欢
延迟时间关节炎抗体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添加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甲烷着火性能的影响
等离子体对CH4-空气着火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