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的铺垫性训练

2021-01-14 00:44吴沙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吴沙沙

[摘 要]习作练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单元习作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铺垫性训练是习作练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开展“我有一个想法”的铺垫性训练,要设计好“举例式表达想法”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谈话导入、学习课文、口头练习、创设情境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想法”,认识并掌握举例式表达想法的写作要求、规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习作练课堂;铺垫性训练;教学设计;单元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4-0004-03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以及《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的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在教学这些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单元阅读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进行学习。

本单元的表达要素为“留心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习作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积极进行思考,并大胆地表达想法,提升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是本单元习作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和“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从表面上看,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但仔细研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三篇课文的中心句其实都是表达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发现了这一点,就理解精读课文与习作之间的联系——生动的语言背后,其实包含着作者独特的想法。

在精读课文学习中,通过有意识地发掘课文中作者表达想法的方法,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这样能为单元的习作目标的达成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本次铺垫性训练,目的是要寻找单元课文中包含的与单元表达要素相匹配的写作知识的关键段落或文后问题,将潜藏的习作知识挖掘出来,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以实现对靶心性训练的铺垫目标。

完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需要的习作知识是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本单元精读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就含有如何表达想法的写作密码。文章的第一句话“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声音的想法,并从三个方面举例子来把这种想法表达清楚。教学时,在揭示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表达想法的方法后,并不是直接让学生动笔仿写,而是提供具有一定坡度的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先引导学生运用举例子表达想法的方法进行口头练习,掌握举例的技巧,熟悉举例的方法;然后,创设情境,将课后小练笔的要求融入情境中,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举例式表达想法的写法。这样,既在课堂上学习了表达想法的方法,为单元习作靶心性训练做好铺垫,同时也对课后小练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指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

1.从《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中,学习举例式表达想法的方法。

2.创设情境,进行方法迁移,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想法”

1.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在作者的心目中,大自然的声音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在文中找一找,是哪个词?

预设。

“美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2.除了“美妙”,你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大自然的声音?

预设。

丰富(大自然的声音多种多样,非常丰富)、吵闹(暑假在家午睡,窗外的蝉鸣吵得人睡不着)、恐怖(夜晚的雷声隆隆,让小朋友感到害怕)……

3.美妙的、丰富的、吵闹的、恐怖的,大自然的声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不同的。你心目中的大自然的声音,其实就是你对大自然声音的看法,也叫想法。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大自然的声音》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从文字表面来看,文本内容都是关于自然的,这就是“我与自然”中的“自然”;从文字背后看,这篇文章也是关于人类的,这就是“我与自然”中的“我”。学生读课文时,容易发現“自然”,却不容易发现“我”。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到文中的“我”,关注到文中的“我”和现实的每一个“我”都对自然万物具有独特的感受和想法。这个过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什么叫“想法”。】

二、学习课文,认识举例式表达想法的写法

1.作者认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是作者的想法。为了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2.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3. “美妙”是一个抽象的词,直接写大自然的声音很美妙,可能不容易写清楚。在课文里,作者分别写了风的美妙的声音、水的美妙的声音以及动物的美妙的声音,这样通过举一些例子来写,就容易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了。

4.在《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里,像这样举一些例子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写法,作者不止一次用到呢。

(1)出示课文片段。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唱歌,我很快乐!”

(2)你能说出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的想法是什么吗?他又是怎么通过举例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呢?

预设。

1.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2.举例表达想法:第一个角度——鸟叫、虫鸣、青蛙的歌唱(不同种类的动物),第二个角度——如公园里、树下、水塘边(不同地点的动物)。

5.其实,在课文的第2和第3自然段,作者也通过举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信,你们再读一读,找一找。

(1)学生浏览课文第2和第3自然段。

(2)快速寻找作者的想法是什么,他是如何举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3)预设。

第2自然段作者的想法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举的例子是微风、狂风。这是从不同程度的风来说的。

第3自然段作者的想法是“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举的例子是小雨滴和小雨滴汇聚起来。这是从雨大小的角度来说的。

【设计意图 《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从文章的结构上来看,全文和文章的第2到第4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的形式;从表达想法的角度看,第1自然段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第2到4自然段分别举例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而第2到4自然段的内部,又通过举例将每一个小想法写清楚。举例是本文使用的一种较为典型的表达想法的写法。本教学环节,以课后图表和具体段落为抓手,先从整体结构上引导学生认识这种写法,然后以一个具体自然段为例让学生再次认识这种写法,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到文中去找运用这种写法的地方。至此,完成对这种写法的认识。】

三、口头练习,熟悉举例式表达想法的写法

1.原来,我们通过举一些例子,就能让别人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想法。我们也来试试吧。

2.想法一: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1)先自己想一想,你可以怎么举例,把这个想法表达清楚。

(2)同桌之间讨论。

(3)全班交流。

预设。

不同种类的鸟儿的歌声都很美妙,如黄鹂鸟的歌声、画眉鸟的歌声、布谷鸟的歌声……不同地点的鸟儿的歌声都很美妙,如森林里鸟儿的歌声,公园里鸟儿的歌声,池塘边鸟儿的歌声……不同时间的鸟儿的歌声都很美妙,如早晨鸟儿的歌声,中午鸟儿的歌声,傍晚鳥儿的歌声……

3.想法二:读书有很多好处。

(1)想一想:可以怎么举例把这个想法说清楚。

(2)小组里说一说。

(3)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一说。

预设。

读不同的书的好处:读童话书的好处,读历史书的好处,读人物传记的好处…… 读书的不同方面的好处:读书对学业进步的好处,读书对开阔视野的好处,读书对性格修养的好处……读书对不同群体的好处:读书对个人的好处,读书对家庭的好处,读书对社会的好处……

【设计意图 本学习板块在学生认识举例式表达想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口头练习。“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和“读书有很多好处”这两个想法,一个是关于自然的,一个是关于社会的,暗含引导学生将目光由自然界转向社会生活之意。这两个口头练习,帮助学生打开举例式表达想法的思路,让学生掌握举例的技巧,熟悉举例表达想法的方法,为动笔仿写做好准备。】

四、创设情境,迁移运用举例式表达想法的写法

1.创设情境。

不仅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而且生活中也有很多美妙的声音。但是,世界上这么多美妙的声音中,哪种才是最美的呢?以“最美声音”为主题,我们的班报决定举办一场“声音比美大赛”。

比赛规则:每种声音邀请一位“声音代言人”,将这种美妙的声音写下来,由读者投票决定哪种声音最美,获胜的作品将有机会参加校园电台的全校展播。

2.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呢?这些声音中,你认为哪一种最美妙?今天,就请你为心目中最美的声音做代言人,用举例式表达想法的方法,试着为它写几句话参加比赛。

3.学生练笔。

4.交流点评。

(1)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读一读各自代言的声音,小组评一评,然后推荐到班级参加展示。

(2)出示班级学生小练笔。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你听,啾啾,啾啾,窗外的麻雀边唱边跳,欢快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喳喳喳,喳喳喳,喜鹊站在树梢高声歌唱,仿佛在宣布好事即将发生;布谷,布谷,布谷鸟飞过天空留下特别的声音。

点评。

这个练笔围绕“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这一想法,从不同种类的鸟这个角度举例,分别写了麻雀、喜鹊、布谷等几种鸟的声音,让人感觉到鸟儿声音的美妙。但是,老师想和小作者商量一下,布谷鸟“特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声音呢?能不能再紧扣“歌手”两个字写具体一些?比如,“悠长的歌声”。

……

(3)同学们可以看看自己举的例子,和前面的想法是不是一致,再修改自己的作品。修改好了,老师将它们一起发布到班报上,参加比赛。届时,我们将把班报张贴在教室外走廊的展板上,由读者为大家代言的“最美声音”投票。

【设计意图 本板块创设了参加班报“声音比美大赛”的情境。首先,这个情境是真实的,或者说是可以容易实现的;其次,这个情境既是对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声音”的延续,同时又把“声音”的范围延伸到生活中。这样,既扩大了表达想法的范围,又巧妙地将课后小练笔的要求融入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小练笔迁移运用举例式表达想法的写法。】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