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1-18 23:29张伟东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张伟东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身心发展、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鉴于此,教师需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渠道来正确引导学生,培育他们的道德素养、价值取向、品质技能和家国情怀,最终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的开端。教师需承担起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培育优质人才的教学任务,借助道德与法治这一课堂途径来着重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也为后续培育他们道德品格奠基。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更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核心思想。无论是艰难时的英勇抗敌,还是安稳时的建设创新,都源自中华儿女忠贞不已的爱国之情,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崛起也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

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培育学生爱国主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的內容比较繁杂和多样,教师需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并围绕其中所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且全面透彻的教学情境,最终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思想价值和情感变化来选择适宜的教学素材,最终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实践经验可知,在挖掘、利用爱国主义元素的过程中存有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但是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思想行为却有着正确的判断。或者,有些学生在获取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和滞后,使得自己的认知思维被限制在教材内容中。以教师讲解《建设美好祖国》相关内容为例,教师需在灌输学生建设美好祖国重要性的同时,以爱国主义元素为基点来进行适当延伸,引进实际案例和最新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建设美好祖国的实践行为,并逐步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组织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爱国主义

教师应意识到课本中的理论陈述和课堂上的机械讲授都是抽象且模糊的,教师需要组织实践活动来引导他们践行爱国主义,深化爱国主义意识。教师需探寻理论、实践教学有效融合的教学路径,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外爱国主义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周末上街进行随机采访,询问路人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和理解,并随手记录受访者的真实想法。之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采访结果整合成采访报告,能够更加多元化地了解爱国主义思想。又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春游过程中到当地的烈士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并在现场讲解的过程中感知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够深刻理解英勇就义背后的爱国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之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到爱国主义主题演讲中,讲述自己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和理解,分享自己的活动体会和感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组建“爱国先锋队”团体,通过到社区进行公益宣讲来有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抓住社会特点培育学生爱国主义

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积极引进时政新闻、社会特点或是热门话题,比如紧抓重大事件,一步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客观分析。比如“神舟13号”载人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嫦娥探月三期工程;北京于2022年2月份举办第一个冬奥会等等,都可以引进课堂中作为爱国主义教学素材。在进行爱国主义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核心动力,需要从小树立奋斗目标和精神信仰。比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抗疫先锋钟南山、最美女校长张桂梅等等,都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先进代表,也是爱国精神的有效体现。其中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到爱国主义是宽泛的,不仅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中,还可以表现在默默无闻的琐事中。身为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与学校学习中形成热爱劳动、积极进取、尊敬师长以及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教师通过引进社会特点事件能够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引导学生落到实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需充分意识到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并探寻有效措施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面渗透,比如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组织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抓住社会特点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最终塑造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充分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保民[1].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成为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J].读天下:综合,2019(5):1.

[2]李汉玲.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探究[J].天津教育,2020(5):2.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