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1-18 22:10杜航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杜航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一、借助网络,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言建构与使用素养训练是高中语文基本素养的主要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训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网络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如在课堂教学《声声慢》时,老师就可以通过音视频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从而整体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写”是学生个性化表现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教学时间是限定的,学生往往无法更好地表达与交流,教师也难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如果借助网络,就會打破限制,学生借助班级微信群或钉钉群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还可以录制小视频,将文字转化成有情感的声音。如在《声声慢》写作练习时,可以设计"我为清照写碑文"《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李清照》活动,学生可以与李清照进行心灵的沟通,感受她一生的愁苦,也可以对她的其他作品进行鉴赏。因为文章要上传到班级群,所以大多数的同学会都非常用心去写,甚至会反复进行修改,使语句更流畅。学生的语言素养在此过程中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和其他学生也会评论留言,这也促进了学生个性语言的培养。由此可见,依托网络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二、利用语言网络,拓展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拓展思维发展与提升素质,是指学习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语言的使用实现直观思考、表象思考、综合逻辑方式思考,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能力的发展如果借助网络,学生的思维发展会最见成效。新时代的高中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同时也对新事物的出现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充分发散思维。例如在教学《茶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舞台剧。课前,学生为了更好地演好自己的角色,除了要认真研读课本,也会借助网络搜集相关的影视频资料,甚至查找专家学者对该人物的评论来揣摩自己扮演的角色。这样,不仅众多人物形象被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戏剧的矛盾冲突也就清晰呈现出来了。在评论人物时,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即使见解不成熟,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整合网络,提高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

审美鉴赏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指学习者经由审美、感受、评论等活动,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品质,并且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表现美感意识与创造美的能力。网络,已为语文教学架起一座桥梁,也为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审美教学和网络教育的融合,让学习者在徜徉于语文形象的花园中,闲步漫行,曲径探幽,得陶醉之乐趣,尽求索之乐趣,走上了轻轻松松愉悦的学习之途。而在《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将学习者带入一种眷恋、惆怅的意境中,然后播放歌曲《再别康桥》,让学习者从另一种审美艺术教育层次去体会徐志摩的诗,再配上剑桥精美的图画,让学习者从听力到视野,都对《再别康桥》有整体感知。再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再别康桥》中回环复沓的音乐美,以及色彩绚烂的建筑图画美和错落有致的建筑美。这样学习者自己就体会到了徐志摩笔下的康桥之美,也体会到了作者的康桥情结,所以对语文审美鉴赏和创造素质的教育,也要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良好的融合。

四、延伸教育网络,渗透人文传统与理解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自身就带有较强的人为属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当突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借助信息技术还原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如在教学《整本书阅读》服装文化这一学习任务时,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材料,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如对王熙凤出场时衣着的描述"头带着金丝八珍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这身装束尽显出她少奶奶的这一身份地位。贾宝玉不同出场,所穿的服饰都不一样,有时一个场景当中,他还会变换装束,可见他在贾府中的地位不一般。所以在欣赏视频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更加直接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文化来理解课文内容,还要结合传统文化特点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借助网络技术更形象、更深入的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育应该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进而将学科素养训练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再结合学情,突出培养学生个人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凤娟.“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20(01):73-74.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