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2021-01-21 00:51何北南思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策略研究初中语文

何北南思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是初中教育的重要课程,语文教师要围绕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下将从三点详细阐述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策略研究

创造性思维是提升创造力的基础,将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语文的教学分析,也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记忆的程度、阅读分析、写作运用能力等,这些虽然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维度,但是却忽视了更高维度的创造力培养,这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动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在周围环境的束缚下懂得了约束自己,尤其在课堂这个庄重严肃的课堂之中。因此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到这是一门轻松有趣的课程,从而鼓励学生勇敢将自己心中的所想表达出来,进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是自由散漫,因此教师要合理把握好教学尺度。

例如,在教学《背影》的时候,教师在刚上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了一篇名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此文描述了从7岁到60岁对父亲的不同看法。这个做法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教师让学生脑海中思考一下自己眼中的父亲。学生虽然想说,但是有些犹豫。这个时候教师首先分享了自己从小到大对父亲的看法的变化。这让学生感觉到拉近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随后学生的话匣子仿佛被打开了,纷纷表达出自己对爸爸的看法,在学生口中,有的爸爸是一块老豆腐,外表看似光滑,实则内在已经保守生活的摧残,还有学生说爸爸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说法,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想法竟然如此别样,和自己对父亲的看法截然不同,即使是在同一个年龄段也不相同。教师让表示爸爸是一块老豆腐的学生详细说一说,学生站起来认真地说,爸爸总是在我面前装坚强,其实我偶尔会发现爸爸还会哭泣,和妈妈诉说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对未来的担忧,所以我认为爸爸就是一块老豆腐。教师表扬了学生。这整个教学过程实则才花了简短的十分钟,但是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和自身创造性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其他学生看到这位学生的这种想法受到了教师的表扬,受到了激励,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二、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合作中才能更好地进行创造。学生习惯于自己独立学习和思考,但是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陷入自己的思维怪圈,无法突破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完基本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小组自由合作展开联想,将这部分的故事续写下去,并且小组成员要从头到尾将原文故事和续写的内容全部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主要在不违背原文涵义的基础上删减或者增加内容,为期一周的时间。这个要求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很多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以偶尔看到学生在课间的时候进行激烈的讨论,其中一位学生认为桃花源根本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作者的美好想象,因此在续写的时候只需要说一说南阳刘子骥当时去往的过程以及如何败兴而归即可。但是另一位学生说,这样的内容太简单了,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件事情对渔人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只有渔人能去,可以给渔人编一段小故事……,学生的讨论非常激烈,并且在讨论中也打开了思维。一周之后,教师让小组轮流上台表演,部分学生为了表演的效果专门穿上古代人的那种袍子,将场景布置成为桃花源的样子,一个小组续写的过程是渔人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很多人,很多古代写小说和唱曲的都纷纷传唱,渐渐人们开始打造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看完学生的表演之后感慨学生的脑洞大开,非常有创造性,但是有些不符合当时朝代的背景,因此教师指出其中的不妥之处。学生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三、巧妙设计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知识比较单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无法想的深入和全面,这会影响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当学生思路遇到堵塞的时候给与引导,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的时候,教师提问学生上阙写的主要是什么呢?学生朗读之后认为上阙主要写的是北国的雪景,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教师紧接着给学生提出上阙是什么字在总领,具体内容有哪些呢?这是在教师完全没有讲解具体内容的时候提问的,因此需要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并且加入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认为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是整个上阙的总领句,望长城内外,分外妖娆是在这个总领句下面的具体的分写。但是并不理解总领字是什么?教师这个时候让学生想一想这些景色如何才能欣赏到?学生说能看到,教师说看到這里面可以用哪个词代替?学生悟出来是望字。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运用问题引导学生。

结语:综述,本文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巧妙设计问题三点阐述初中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其关键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白海烨.迸发思维的光芒——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教研版,2014.

[2]徐志怀,徐激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C]//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一).2020.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策略研究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