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项目式教学应用模式设计

2021-02-04 07:52郭绍娜刘光然田笑笑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应用模式

郭绍娜 刘光然 田笑笑

摘要: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面向高职院校的“智慧职教”为平台,QQ群为交流空间,设计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项目式教学应用模式,并对两平台的支撑性作用以及具体的实施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促进线上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更新做出贡献。

关键词:智慧职教;项目式教學;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1-0072-06

项目式教学能够突出职业教育侧重实践的特点,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作用,国内外关于项目式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设计和应用,关于线上项目式教学的研究较少。通过网络平台促进项目式教学的线上发展,将有效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参与感。线上项目式教学如何开展,选用何种网络平台为支撑,这些构成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选用QQ群作为线上交流的空间,一方面减少师生学习新技术的负担,另一方面发挥QQ群能够提供比微信群更大的容纳空间以及更长的文件保存时间等功能。选用专门面向职业院校的学习平台——智慧职教,作为线上学习资源平台。两者结合满足网络学习平台的适用性和针对性需求。构建基于“智慧职教+QQ群”的线上项目式教学应用模式,以期推动职业院校线上教学模式的进步。

一、项目式教学

(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及作用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最终建构起知识的意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式教学活动,需要围绕着一个特定的项目主题,项目强调真实性,活动强调实践性,过程强调协调性。项目式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对发展学生的4C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力)有着重要意义。项目式学习这种“困难又复杂的”探究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传统教学难以完成的、多元化的能力与素养[1]。

职业院校中主要以面向就业的实践类课程为主,但是在一些课程中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实践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项目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紧紧围绕一个项目主题进行协作探究,在不断地破解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实操能力,并且受到真实情境的影响,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线上进行项目式教学,有充足的开放资源,可以避免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带来的学生疲惫感。不断完成任务,并且展示作品的过程,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在线上的学习情况,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能力。

(二)项目式教学现状

1.设计现状

项目教学缘起于美国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包括目标、计划、决策、实施、反馈、评价六步骤[2]。随后在应用的过程中与各种教学理论、教育方法、教学目标相结合,形成多种项目式教学流程。融合5E教学模式的项目式教学,主要由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环节组成。面向高阶思维培养时,项目式教学除了包括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等,更强调问题设计的挑战性以及同伴协作性。通过对项目式学习是否发生作用的调查发现,项目式教学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主题为核心,设计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整合多种资源和技术,扎实的实施项目,学习者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成果展示[3]。运用项目式教学促进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首先设置项目问题或任务,其次明确项目目标,最后设定项目实施路径。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中强调四个部分:内容、活动、环境、结果[4]。

通过对比多种不同形式的项目式教学主要环节,发现项目式教学环节中都是从任务或者问题出发,在评价中不断改进实施方案,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环节设计中存在着过程交叉,部分过程中涉及的操作重点模糊等问题。项目式教学中每个细小的步骤都必须明确,在复杂的准备评价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简化环节的同时不遗漏重点。因此,本研究将对项目式教学环节进行整合设计。

2.应用现状

项目式教学作为受到众多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将其实施到课程建设中,但更多的是将其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麻省理工学院将“项目中心课程”作为“新工程教育转型”的核心计划,用以促进学生从团队技能到人际关系技能再到领导能力等的全面提升[5]。CDIO项目式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育模式,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由主播变为主持,学生由观众变成主角,并且带动课堂“活起来”[6]。“滚轮式”项目式教学,通过轮番上课和调整周期的方式,降低了实训室整理的反复率,使学生在较为集中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技能实训,提高了实训教学的实效性[7]。

研究过程中发现,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研究很多,效果显著。但多样化的项目式教学多倾向于以网络技术、资源作为辅助,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的项目式教学,或者直接进行线下的面授式项目式教学,线上项目式教学在网络化教学高速发展时期处于薄弱环节。反观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下进行项目式学习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探究活动时空受到限制,学习资源内容不够丰富,教学管理与评价效果不佳,学习方式单一,师生间交流协作缺乏等[8]。信息技术对项目式学习的支持体现在资源、技术与管理等多个层面,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式学习,可以充分借鉴网络教学的优点, 提升项目式学习探究活动与资源内容的多样性, 解决项目式学习实施中的若干困难[9]。因此本文在进行线上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研究,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促进项目式教学的现代化。

二、 网络学习空间

20世纪90年代以后使用学习空间指代学习场所[10]。网络学习空间以开放互联为显著特征,在其中学生变为学习的消费者,重视学习者风格的个性化,有利于学习者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互联网时代各种新技术是学习空间拓展、创造与重塑强有力的技术驱动,虚拟学习空间包括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和个人虚拟学习空间[11]。各种网络空间顺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应运而生,与教学方式相互促进。高校英语O2O教学移动新媒体应用服务平台,用到了微博实现记录分享,微信、QQ实现互动,问卷作为线上反馈,葱课、学习通作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空间[12]。混合式EAP阅读BREAD教学模式设计,利用QQ交流的即时性、有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创建 QQ在线EAP阅读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时以QQ群沟通,BREAD提供资源、布置作业[13]。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时,主要利用蓝墨云班课开展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作业等活动,并且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14]。网络学习空间多样化,研究中发现雨课堂、MOOC、钉钉、腾讯会议等也应用其中,一些专门性的软件,例如MathQ、MathPlay等专业性的组件式数学软件,用以突破教学互动的难题[15]。通过多种关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研究,发现进行线上教学时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空间的集合,一是交流空间,二是学习空间。交流空间如QQ和微信等社交平台,保证学生的适应感的同时,并作为线上学习主要的沟通工具。学习空间主要进行提供资源,实施教学以及有效评价。在搭建学习空间时要考虑到便捷性、简约性和针对性,使得线上学习在舒适的环境中开展,并且达到有效的互动。同时发现选用的平台过多,师生负担大,以及平台功能泛化的问题。

根据对于网络空间的研究,并考虑到项目式教学虽然能够突出职业院校实训特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系统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资源的扩展方面并未进行过多的强调。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理论传授和实操训练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智慧职教作为专门为职业院校提供的一款学习软件,将其作为项目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平台,能够为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优势。系统化的理论基础,网络资源与教师上传资源配合使用,为进行项目式教学提供充足的理论知识基础。组建教师团队,为教师进行线上资源交互提供空间,提升教学项目的专业水准。保障项目教学顺利进行,智慧职教具备直播授课、录播学习、教学互动、考试监督、多终端设备支持的特点,具备充分的线上项目式教学的支持条件。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可以引入多种活动,满足项目式教学模式中强调的学习主动性和交互性。基于此,本研究选用智慧职教软件,与实时交流工具QQ相结合,作为线上项目式教学的支撑性网络学习平台。

三、“三四二”项目式教学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采用QQ群和智慧职教相结合的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支撑,开展线上项目式教学,构建“三主体四阶段二支撑”的线上项目式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一)三主体

三主体主要指教师、学生和同伴,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旨在以真实项目为基础,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技能,解决一系列问题,进而来完成最终项目[16]。强调发挥学生和同伴的中心作用,并且在教师的辅助下,通过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完成项目取得成果。过程中强调学生和同伴的合作,这也满足了当前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三主体的具体活动,将在接下来的模式设计部分详细论述。

(二)四阶段

四阶段作为核心部分,阶段之间的关联性务必紧密,逐段递进促进项目顺利完成,并且达到教学目标。

1.设情景

在项目活动的设计中,项目问题或任务的开放程度关系着学生思维的发散程度[17]。设情景处于引入阶段,是学生对于线上项目式活动的初步体验阶段,创设的情境需要考虑以下三点:第一,合理性。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在线上学习时所具备的条件,并且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之下创建合理的情境。第二,真实性。进行项目式学习,项目的设计越接近现实生活,越能够使学生学有所用,情境的创设接近真实世界,能够增加学生的体验。第三,趣味性。增加项目情境的趣味性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线上学习可控性比线下困难,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度,在创建情境中尤为重要。学生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关系着项目式教学活动的进行,设情境作为最初的阶段,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感知体验,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

2.创方案

在这一阶段需要一定的学习支架,使得学生在构想方案时有理可依、有据可寻、有所参考。教师作为辅助者,要按照一定的路径进行引导,并且支持学生向高阶段的方案进行构想,以便于在构思方案的时候不断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学生的方案创建应该满足项目的需求性、条件的具备性、实践的可行性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助性,这样创建的方案才能符合项目学习的需求,并且为之后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共实施

方案构建之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的方式进行方案的实施,将原本的知识组合方案切实地发挥效应,如果在实施过程之中遇到了不合理之处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此时需要教师指引,学生和同伴合作,再次对方案修改完善,以至于方案能够准确实行下去,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时共同实施的方案才具备了此次学习的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在项目式活动完成中的体验感增进以及能力的提升。

4.互评价

互评价阶段主要涉及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习的反馈、同伴之间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学生对于本次学习效果的明确,在教师提供的评价中,学生能够清晰自己的表现,并且教师的评价往往具有更加有效能的参考作用,所以教师务必密切关注整个项目的活动流程,与平台中的数据相结合,提供极具参考力的评价。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學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加深认知。同伴看待彼此的行为出于立场和知识水平的差异性,比较具有主观性,能够加深彼此之间合作过程中的能力表现的判断,对于提高学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都具有参考价值。学习评价具有多维性,在项目式学习中,充分利用评价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在这种“复杂又困难”的探究之中增强自我认知与对他人的理解。

(三)二支撑

1.智慧职教

智慧职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能够为职业教育开展线上教育提供以下支持:资源专业化,针对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提供开放性的资源,使得开展线上教育提高专业化水平;素材便捷化,智慧职教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基本颗粒度,以整个专业的知识技能树为整体架构,通过系列元数据对素材实现系统化管理,从而使得每个素材都能被便捷地查询和调用;课程规范化,通过课程建设组织本学期的课程,通过今日课堂功能模拟真实课堂;评价数据化,通过学习时间、作业完成度等数据,为线上教育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评价参数。

2.QQ群

QQ群作为常用社交工具之一,在线上教育中能够提供有力的师生沟通环境。一是容纳高度性,QQ群较常用的微信群能够提供更大的空间,容纳人数多。二是显示个性化,线上交流人数多,容易出现消息过多,重要信息辨识度低的情况,QQ群中教师可以在电脑端设置醒目的字体样式、字号大小、气泡形状,吸引学生注意。三是功能多样性,QQ群提供作业、打卡、接龙、投票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有多位管理员,随时发布公告,使全体成员看到,这些都为进行线上的学习沟通提供了便利。四是技术熟练性,一方面QQ技术成熟,另一方面师生使用熟练,双成熟练性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额外负担。因此,智慧职教与QQ群相结合能够为职业教育开展线上教育提供环境保障和技术支撑。

四、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项目式教学应用模式

为了明确开展线上项目式教学的具体流程,本文以在远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中心作用,在虚拟环境中克服学生的陌生感,调动其积极性为着眼点,进一步构建了基于“智慧职教+QQ群”的项目式教学应用模式,如图2所示。

(一)设情景阶段

问题本身推动了解决问题和推理技能的应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己查找信息、学习关于此问题的知识和结构,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围绕问题来组织学习过程,问题是学习过程的起点”,这是任何形式项目式学习教学活动的核心原则。在智慧职教平台,教师主要是根据做好的前端分析、教学设计,确定适合线上教学又不会偏离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并且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收集教学资源,发布在智慧职教的课程建设之中,将总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创建初次的虚拟情境发布于今日课堂之中,以备使用。智慧职教平台提供了多种专业的资源以及MOOC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并且教师之间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教师在情境之中注意设置引导式的问题,使学生一开始便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学习者在这一阶段是初步体验,需要明确线上布置的任务,并且观看资源,对于虚拟情景进行初步的了解、体验。QQ群在此处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教师进行任务的发布,提醒学生观看,并且指导学生进行线上分组。学习者接收教师的任务,并且可以参考教师的建议自由结组。同伴之间能够在群内进行任务讨论,建设本组的讨论群,根据同伴之间的特点协商任务。

(二)创方案阶段

根据对于问题的理解,学习者充分发挥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同伴协作进行方案的创设。在智慧职教平台,教师需要借助平台的签到功能,组织学生签到,增加课堂真实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通过今日课堂上传资源、引入活动等方式,推送一些和此次项目相近的案例,以供学生参考。适当地发起头脑风暴、提问抢答活动,并且可以在智慧职教平台进行打分、点赞,引导学生不要偏离课堂。学习者在智慧职教平台积极参与签到,并且新建的资源与之前的思考相结合,启发思维,更新认知。对于教师的提问,作为学习者,要积极参与其中,回顾先前知识的同时思考是否有新的答案。在QQ群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随时回答学生提出来的疑问,并且组织线上的互动,比如提问、重点说明等。学生在QQ群中随时发言,向教师进行想法的反馈,同时可以参考其他同学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小组同伴可以在本组的QQ讨论组/群中探讨解决方案,如果遇到疑难问题难以解决,可以同其他组进行讨论,若不能解决,便求助于教师。通过最终的研讨确定本次项目的解决方案。

(三)共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涉及的技术性、工程性较强,需要在教师的辅助之下学习者之间通力合作,确保技术规范的情况下完成项目的实施,如果需要借助线下设备,考虑到实体设备的不可控性,那么此时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动作规范以及安全问题。在智慧职教平台,方案的实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教师通过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以及查找外部资源或者自己进行资源开发的方式,提供学生能够理解的视频资源。并且根据之前学生们创建的方案进行相应的实用工具的推荐。组织学生进行平台互动,如头脑风暴。学生主要是认真学习视频中的动作示范、使用方法等,主动查看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且对应到本组的方案之中。参与教师组织的互动,增强理解。在QQ群中,教师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的技术说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技术。通过语音、通话、视频投屏等方式监督各组的进程,做出必要的指导和评价。学习者的工作量在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技术的使用、工程的建设上,所以一定认真利用教师在QQ群中的提示,主动展示进程情况。同伴在本组的小群中可以打开视频的功能,发现同伴实施的不恰当之处,做出及时的提醒,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共同完成方案的实施。

(四)互评价阶段

方案实施后,针对学生完成的成果,以及在此次项目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同伴的互评,对于本次学习既是反思也是提升。智慧职教平台可以生成学生的学习记录,如观看资源的时间长度、参与测试的情况、签到率等。教师可以参考這些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在平台中提供一些现实性的案例,以供学生联系现实,并且布置课下的任务。学生可查看平台中自我表现的记录,并且思考现实性的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在QQ群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此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理解,以及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各组将成果发布于群中,教师对于作品进行点评。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自我反思,提升自我认知,并且在群内发言进行自我评价。观看其他组的成果展示,可以对本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同伴之间互相总结此次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最终成品依旧存在的问题,设想新的解决方案,同组之间的成员进行互相的评价,也可以不同组之间进行组间的评价。在这种有数据、有作品、自评、互评、他评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能力。

线上的项目式教学尚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依然会有局限性,需要不断扩展适用范围。文中并未涉及案例实施,缺少实践案例的支撑,需要不断改进,促进该模式的有效实施,在线上教育中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杜蕾,马宁.基于互联网的家校协同项目式学习[J/OL].[2020-03-10].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22/14/43535834_893893715.shtml.

[2]路宝利.“双元制”课程在中国教育情境中的改造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3):47-50.

[3]张文兰,胡姣.项目式学习的学习作用发生了吗?——基于46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2):95-104.

[4]欧阳辰.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CPBL)的使用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50-54.

[5]朱伟文,李亚东.MIT“项目中心课程”人才培养模式解析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58-164.

[6]卢爱臣,田家远,张婷燕.STEMX教育模式下《计算机程序设计》CDIO教学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S1):72-75,165.

[7]祁黎.“滚轮式”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中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2):88-92.

[8]唐雅慧. 网络环境中项目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9]张文兰,张思琦,林君芬,等.网络环境下基于课程重构理念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2):38-45,53.

[10]许亚锋,尹晗,张际平.学习空间:概念内涵、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82-94,112.

[11]李爽,鲍婷婷,王双.“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20(2):25-31.

[12]王静.“互联网+”时代O2O在高校英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56-58.

[13]钟兰凤,钟家宝.混合式EAP阅读BREAD教学模式设计及有效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1):77-83,103,12.

[13]赵嵬,姚海莹.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行为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5):46-52.

[14]付艳茹,马强.网络环境下数学课程软件项目化教学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6(1):57-61,72.

[15]黄明燕,赵建华.项目学习研究综述——基于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4(2):90-98.

[16]董泽华,卓澤林.基于项目学习的STEM整合课程内涵与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8):76-81,90.

[17]赵慧臣.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中学STEM学校的教学设计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2):47-54.

(责任编辑:刘东菊)

猜你喜欢
应用模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应用模式设计
基于通信行业项目群管理应用模式的研究
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
连翘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初探
试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思路与技术方法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应用模式探究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应用
微课程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中的设计和应用
浅论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