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融·乐”课堂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21-02-20 11:28许杰辉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堂

许杰辉

摘 要:语文是小学生积累知识、训练能力、提升思想以及发展自我基础的学科。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要构建“融·乐”课堂,展示教学智慧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构建“融·乐”课堂,能够促进小学生在乐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乐教中提升课堂效率,乐研中培养思维能力,乐动中培养表达能力,乐思中培养逻辑能力,乐创中善于学以致用,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融·乐”课堂;语文素养

当前,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创新,如何做好“融·乐”教育?怎样将“三融”(融合五育、融通技术、融汇四评)和“六乐”(乐学、乐教、乐研、乐动、乐思、乐创)元素更充分地融入课堂。接下来,笔者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从以下六点探究构建“融·乐”课堂,提高學生语文素养。

一、搭建激趣提问支架,在乐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融·乐”课堂中搭建激趣提问支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融·乐”课堂中搭建激趣提问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对诗、吟诵、猜谜语、做游戏、多媒体动画等,都能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语文。

笔者在教《月光曲》一课时,采用了音乐引入,激发兴趣的方法。先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放完音乐,笔者因势利导:“同学们,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听!”“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的情景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内容上,帮助理解课文。

长期坚持搭建激趣提问支架,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效率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搭建解惑纠错支架,在乐教中提升课堂效率

在“融·乐”课堂中为学生搭建解惑纠错支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教互学,融入互助、竞争的学习乐趣,在“乐教”活动中提升解惑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笔者为学生搭建解惑纠错支架:围绕研学问题——“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教互学,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理解、感悟,解惑纠错,在“乐教”活动中把重点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比较,或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理解。如引导学生抓住“众星拱月”等重点词句,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搜集的资料、图片和播放视频等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互教互学,去品读、感悟、想象。

搭建解惑纠错支架的“融·乐”课堂,学习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在乐教中既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又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搭建研学问题支架,在乐研中培养思维能力

“研学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规律而设计的问题,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而设计的问题。搭建一两个具体的研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精巧地预设了“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这个研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想象,整节课,学生在“融·乐”课堂中参与“乐研”活动,感受到圆明园的布局宏伟、建筑宏伟、文物珍贵,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达到预期目标。搭建研学问题支架,在“融·乐”课堂“乐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搭建任务导向支架,在乐动中培养表达能力

联系学生学习、生活,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为学生搭建任务导向支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在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阅读教学中,笔者搭建任务导向支架,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学生介绍前,笔者播放亲自制作的“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小视频唤起学生的美好回忆,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当学生看到自己最熟悉的校园,看到了合作学习的课堂……学生都沉浸在学校幸福的学习生活中,都有特别多的话想分享,乐于表达,介绍了自己幸福的学校生活:尽情展示经典诵读,在学校“春耕园”种植、收获时的喜悦,在运动会上的精彩瞬间等。在简短的分享后,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色,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学生,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此时此刻,学生有了“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视频的欣赏,沉浸在幸福的学习生活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乐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搭建思维表达支架,在乐思中培养逻辑能力

在“融·乐”课堂中精心设计研学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表达支架,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如笔者在教学《鲁滨孙漂流记》设计的研学问题:“快速默读梗概,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内容。再次默读,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在“融·乐”课堂中为学生搭建思维表达支架,引导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表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让学生感知人物的形象与精神,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逻辑能力。

六、搭建解题思路支架,在乐创中善于学以致用

在“融·乐”课堂中为学生搭建解题思路支架,引导学生在乐创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内化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中,教师需重视读写结合,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科学设计仿写训练,促使学生的语言由吸收、积累转化为表达。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少年闰土》的阅读教学,笔者引导学生寻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部分,深入探究妙处,进行小练笔:“照片凝固了笔者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再次感悟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部分,学习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照片,运用人物外貌、动作方法去写人,学生练笔就能得心应手。

在教材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和多加思索,利用日常阅读教学,为学生巧设练笔机会,搭建解题思路支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不仅让学生的习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内化并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融·乐”课堂把趣味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的教与学在轻松、快乐、合作、探究、体验、启发、分享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融入了乐趣、妙趣的课堂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玙.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小学生导读,2016(12).

[2]刘敏.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J].小学生(中旬刊),2020(05).

[3]梁少英.语言的温度——让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充满“语文味”[J].语文天地,2014(33).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