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1-03-18 16:28王立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情感语文教育

王立媛

摘 要: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足以见得,认知和情感可以互相促进,认知必然伴随着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融入情感成分,注重情感的引导、投射、融入,不断调动学生情感,这样会对学生的行为造成直接影响,改变其学习的质量。用这种方式展开语文教学,会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0.02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步和变化。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端正思想,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思想体系

从学生的角度看,由于年龄较小,阅历不足,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正确看待问题。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小学是启蒙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的情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会终生受用,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这也是教师的责任。

2.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方面的教育,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有一定成效,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心理学家曾经调查发现,小学生心理十分敏感,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鼓励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因此,可以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学生通过认识和摸索新事物,不断提高个人的认知以及思维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语文课程的特点就是情感十分丰富,在语文教学中,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情感方面的教育。

1.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情感教育因素

一般情况下,小学的语文课本相对比较简单,课文中的内容不是很难理解,但是在简单的文字里面,往往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开展工作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发现文章中包含的情感因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知识积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对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比如,表达出爱国情感的《开国大典》《生死攸关的烛光》《囚歌》等,表达出人与自然感情的《山中访友》《燕子专列》等,表达出亲情的如《平分生命》《姥姥的剪纸》等,表达友情的如《伟大的友谊》《雪孩子》等,除了这些还有表达很多不同情感的文章。以教材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一个寒冷冬天的晚上,小女孩光脚在街上卖火柴,感觉十分凄凉,通过女孩多次擦亮火柴后看到的画面,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女孩悲惨的命运,教师可以着重讲解这部分内容,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通过不断指点学生,从而使其能够深入理解。同时,文章以小女孩的故事形象作为代表,深层次表达出贫穷百姓的命运,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再结合课文中小女孩的生活背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受到一定的触动。

2.创设有效情境,渗透情感教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情境足够生动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创造情境的方式,以达到渗透情感教育的目的,让小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情境中,深入理解其中包含的学习内容,有效加强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感知能力。

以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中《找春天》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与春天有关的画面,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感同身受,看到万物复苏的场景:一颗颗小草长出地面,一朵朵鲜花绽放在路边,大树长出嫩芽,燕子在空中飞翔。如果这些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就能激发学生内心的认知,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会更热爱大自然,同时学生在理解“找春天”的内涵时,要着重关注“找”这个字,让学生在感受美好事物的同时,从审美角度出发,主动寻找能够滋润内心的事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渗透情感教育,有效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3.开展师生互动,加强情感交流

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也是有效的情感教育方式。同时,师生互动本身就在教学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这个方式开展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以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比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蝌蚪是什么样的吗?”随即就会有很多学生举手并且回答,比如:“在池塘中见过,它们脑袋很大,尾巴却很长,颜色是黑色的。”

教师对于举手回答的学生可以提出表扬,鼓励见过蝌蚪的学生画出其模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后,教师就可继续提问:“蝌蚪为什么每天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学生就会展开讨论,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知道蝌蚪是怎么来的吗?它们的妈妈呢?”这两个问题就会难倒學生,就算有的学生见过蝌蚪,也并不知道蝌蚪的妈妈是谁。

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孩子都会在妈妈身边,如果没有看到,妈妈就没有在身边,如果是孩子的话,会怎么做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异口同声回答:“找妈妈!”紧接着教师指引学生展开想象:“它们可能在找妈妈的路上遇到什么呢?找到妈妈后,会有怎样的场景?”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加强实践活动,增强情感教育

采用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获得一定的情感感知。所以,教师可以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组织适合的活动,在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以小学二年级教材中的《画杨桃》为例子,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会到“我”和同学、教师之间发生的故事,角色扮演后,教师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感受。比如有的同学扮演笑话“我”的同学后,觉得一些同学不仔细观察食物,也不尊重其他人的观察成果,看事情的目光过于局限。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拿一只真实的杨桃放在讲台上,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观察,形容自己看到杨桃的样子。通过应用这种课堂活动,有效加强学生的感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培养其认真的做事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5.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独有的特点就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语文知识源自生活,同样要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验和观察。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加深自己的感悟。比如,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普遍对他们给予了过多的关爱,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在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讲述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付出了多少,并且有多辛苦,在不经意间渗透有关亲情的教育。当然情感教育不能只靠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教师要安排一些课后作业,比如给父母洗洗脚、揉揉肩等等,还可以了解父母的喜好,通过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情感教育积极开展。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人格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也能促进学生学习,因此,开展情感教育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情感教育,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妙。由于情感教育有些抽象,开展时间很短,暂时没有完善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用来借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找到恰当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芸芸《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课外语文》2018年第7期。

[2] 杨秀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考试周刊》2017年第77期。

[3] 马爱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语文课内外》2019年。

[4] 廖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神州》2018年第19期。

[5] 邓艳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读天下:综合》2018年第10期。

3820501908293

猜你喜欢
情感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