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深度共读名著的策略摭探

2021-04-22 05:33邱春凤
成才之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师生阅读教学

摘 要:师生共读名著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真正读懂名著,还能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名著所蕴含的精髓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宝贵的精神食粮。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开展师生深度共读名著活动:在正文阅读前进行整体审视,确保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恰当适宜,利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交流,通过情境创设分析名著,阅读结束后引导学生反思。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师生;共读名著;阅读效果;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1-0030-02

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并不乐观,尤其在名著阅读方面整体效率较低。开展师生深度共读名著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生深度共读名著活动,是指师生双方通过共同阅读同一本名著,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打开思路,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感悟,最后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活动。这个活动是全班性的集体活动,其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独立阅读的思路外,还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带动那些对课外阅读有抵触的学生共同阅读。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师生深度共读活动,并采取全面、新颖的策略使活动顺利进行。

一、在正文阅读前进行整体审视

在平常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总是习惯直接阅读正文,容易忽略一些细节信息。教师带领学生共读名著正文之前,应该先对整本书进行整体浏览,从以下几方面获取一些必要信息。

1.对封面和作者简介进行浏览

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浏览封面,通过书名及各级标题猜测名著的主要内容。此外,封面上的插图也不要放过,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插图中的内容,并将其记在心里,等阅读正文时再进行对比。同时,还要让学生浏览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创作心理,这对理解名著有很大帮助。

2.对前言和目录进行浏览

浏览完封面和作者简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前言和目录进行浏览。前言可能是作者对整本书的总结概括,也可能表述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阅读前言能够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心理准备。目录则是整本书的框架,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可以了解名著情节的大致走向,用最短的时间对名著形成基本印象。

二、确保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恰当适宜

1.保证共读时间合适充足

阅读名著对学生来说并不轻松,如果没有合适且充足的时间,就不能保证师生共读活动的效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一天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每天在不同时间段的精神状态,挑选专门时间段开展共读活动。比如,可以将共读时间安排在早读时间或午休之后,还可以设置名著共读课,给学生一节课的阅读时间。保证合适充足的共读时间,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状态,还能培养学生的规律性阅读习惯。

2.保证共读环境安静适宜

阅读环境是影响师生共读的核心要素。以往,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放学后在家中阅读,但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很多学生无法静心阅读。因此,最理想的阅读场所应该是教室。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阅读课与学生共读,这不仅方便师生交流,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更好地理解名著内涵。

三、利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交流

开展师生共读名著活动时,如果只让学生自己阅读是行不通的,教师需充当引领者,引领学生阅读,并引领学生通过交流更好地认识名著、理解名著,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教师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引导学生交流。

1.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交流

为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促使大家进行交流。比如,师生共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时,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为什么鲁滨逊会流落到荒岛上?他在荒岛上是怎样一步步改善生存条件的?当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梳理文章内容的过程。

2.通过成立读书会引导学生交流

师生共读一本名著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专门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感想。教师和学生可以就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书中有趣的内容,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扩展联想等随意发言,目的是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为了使读书会更有针对性,教师需要为读书会确定一个主题,如“友情”“理想”等。

四、通过情境创设分析名著

在共读名著过程中,为提升阅读效果,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名著,对名著中的人物角色、情节变化、语言心理等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情境的方式完成这一目标。

1.通过绘本绘制梳理名著

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名著,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制绘本的方式创设相应的情境。绘本,即图画书,就是“画出来的书”,就是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师生共读一部名著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幾组,让每组学生将书中某部分内容绘制成绘本。在绘制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分析和体会故事内容,这样才能将绘本绘制得更加贴切、生动。另外,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在黑板上作画,比比谁画的故事情节最完整,画得最好。

2.通过情节演绎分析名著

学生的思维模式还未完全成型,再加上生活经验较少,所以他们有时对名著深层次的思想情感难以把握。这时,教师不妨引领学生创设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相应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体悟名著的深层次思想感情。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痛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创设,通过演绎相应情节来深入体会保尔的心情,感受保尔当时的无助与不甘。学生只有感受到保尔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地理解保尔不向命运低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五、阅读结束后引导学生反思

名著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其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每一次阅读都会带给读者不同的启示。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充分感受名著深刻的思想性,还有些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共读名著后引领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感悟。

1.通过批注和写作记录自己的感悟

在反思中,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批注和写作来记录自己的感悟。首先,可以在书上做批注。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边读边画,将自己认为是重点或喜欢的语句画上横线,还可以在旁边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想。其次,可以进行语句摘抄。学生可以准备一个摘抄本,在阅读时看到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就可以摘录到摘抄本上。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好句好段,让学生记录下来。最后,可以书写心得体会。通过共读后的交流分析,每个学生都会对名著有许多感受和体会,这时就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

2.通过后续活动加深学生思考

在共读活动结束之后,很多学生会感觉意犹未盡,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后续活动来延续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思考。后续活动的内容很多,比如针对故事结局进行续写,针对故事提到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或者对故事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话剧排演,等等。后续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的感悟也将越深刻。

总之,师生深度共读名著活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师生共读名著活动中,学生除了能收获名著的精神内涵之外,还能收获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师生共读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教师开展更深入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深度共读名著活动,并不断探索有效的阅读引领手段,引领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莫仁银.师生共读,以读促读——部编版教材名著阅读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18(30).

[2]籍欢欢.师生共读,润心有道[J].广东教育,2017(08).

[3]徐金国.名著阅读应导向真阅读深阅读[J].语文建设,2016(25).

[4]万卫坤.有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师生共读”的实践与感悟[J].语数外学习,2014(10).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y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Read Masterpieces in Depth

Qiu Chunfeng

(Zengcheng No.2 Hydropower Bureau School,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1348, China)

Abstract: The activity of reading masterpieces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not only make students really understand masterpieces, but also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level, and make the essence of masterpieces become valuable spiritual food on the way of students' growth. Teachers can take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to carry out in-depth reading activities: to examine the whole text before reading, to ensure that the reading time and reading environment are appropriate, to use effective ways to guid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to create and analyze classics through situations, and to guide students to reflect after reading.

Key words: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ading classics together; reading effect; Chinese literacy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师生共同深度阅读名著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zc2019051

作者简介:邱春凤(1976-),女,广东新丰人,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师生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