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堂学本教学实践研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6 23:15冯文琪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3期
关键词:高中课堂生物教学核心素养

冯文琪

【摘要】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生物是高中的一门难度较大课程,新课程理念对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有新要求,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构建生物“学本课堂”范式可为学生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条件。文章对此展开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课堂;学本教学;生物教学

高中课堂学本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施和贯彻“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生物是一门文理结合的学科,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开展高中课堂学本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

1 核心素养的发展背景

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教育行业的新词汇,它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理念,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品质,二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生物课堂学本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改进课堂教学打造理想课堂的举措,这也是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构建高中生物课堂学本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利用课堂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 高中课堂学本教学实践

2.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开展生物教学时,绝大多数生物教师都是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借用教材实行自己的教学计划,为学生高考做好知识准备。但实际上,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单一、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放到了“授课”,忽视了学生时课堂的主人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对很多学生来说,不是高考必考科目,而是选考科目,为了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就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识到生物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相对于的知识点,不能冷冰冰的讲解,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讓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所在,从而更愿意去学习。只有学生发现生物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学好生物可以为自己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才能切实加强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得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生。

2.2 以学生为本实施教学

在高考面前,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对学科成绩非常看重,不同的学生对待生物课堂教学态度也有所不同,教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无法适应。受高考应试观念影响,生物基础较弱的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积极性,当他们在接触生物这门课时,对课程本身的兴趣不那么强烈,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习起来无精打采。

构建课堂学本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在上课时,不能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学,而是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教材当中大量的专业术语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一堂课学完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教师是引导者。在开展生物教学时,在课堂学习中有针对的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自由思考,在课堂上探究问题,发挥个人智慧,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学习以及思考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生物课堂学本教学模式,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认知生物知识的同时,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品质和关键能力,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构建课堂学本教学实践应用

第一,为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当教师讲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时,可以就“伴性遗传”的知识点与生活现象相结合,因为遗传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又最直白的生物现象。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堂上,结合生活现象,展开“伴性遗传”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和父母的基因的伴性关系”,根据父母的血型,推导孩子血型,将生物知识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学本课堂构建,需要教师将知识和实际相互联系,采用生活化生物教学,比如说,当教师讲到“植物的生长激素发现”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习为主,通过生活经验辅助知识理解,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结合经验,围绕学生学习设计教学主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正确知识见解,将知识与结论相结合,构建高中生物课堂学本教学模式。

第三,为构建课堂学本教学模式,展现学科育人作用,教师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利用学生相互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比如说,当教师在讲到“遗传因子”时,可以展开小组合作,依据学生发展需求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生本理念,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小组成员去了解放射性同位素32p、35s,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在充沛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生物知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构建课堂学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理念,善于将生活与生物知识相融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学生学习为导向,根据学生所学程度实施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获得,促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知识应用能力,体验生物知识的学习价值和意义,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晶晶.核心素养视域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2021(6):0155-0155.

[2]辛华.核心素养下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教师,2018(11):22-23.

[3]夏瑞祥.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模型探究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球棍模型在“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中的应用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29):88-90.

猜你喜欢
高中课堂生物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课堂生态问题的探讨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析高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构建高中日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