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的路径探索

2021-06-10 02:56陈晓光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高职院校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的路径,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的背景和目的,并提出企业人士入校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创新实践、校企协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校企共同组建经濟实体等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协同 创新型财会人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28-03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课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时期。高职财会专业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会计转型的创新型财会人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的背景、目的基础上,从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角,探讨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的路径。

一、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的背景分析

(一)创新发展新时代的到来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力营造“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氛围,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态势,让普通民众能通过创新创业实现人生梦想,享受创业成功的幸福。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此后,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具体政策,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创新创业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词,全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国家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二)“双创”教育在高校广泛开展

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后,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把创新创业工作提上了工作议程,并给予高度重视。在高校,“双创”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创业教育是必修的内容。有的学校还要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或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特别是围绕“双创”竞赛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如火如荼。每年的“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都是各大高校重点关注的赛事,赛事的组织、选拔都列入校级工作,对取得优秀成绩的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都会给予奖励。其他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双创”竞赛更是受到各地高校的高度重视。

(三)经济发展和信息革命推动会计转型发展

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会计的职能、工具和管理方法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从手工核算到电算化,从电算化到信息化,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会计机器人应用,会计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会计工作向新的领域转型发展。会计转型首先是会计职能的转变,会计工作将更多服务于企业的内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评价工作。会计人才将从核算型人才向创新管理型人才转变,创新能力将成为会计人才的重要能力。

(四)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教育以服务学生、培养人才为根本。以学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需要,也要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学生时,要改变以往的“输血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造血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的目的

(一)为建设创新型社会输送人才

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不管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还是管理创新,每次重大创新都会引领社会的重大变革和进步。进入新时代,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面对世界发展的新格局,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创新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为会计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会计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对会计职能提出的新要求。会计转型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会计技术的进步,二是经济管理对会计的需求。信息技术快速进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广泛应用,使会计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同时也为会计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经济转型倒逼会计转型,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会计工作拓展职能,以更好服务企业决策,会计转型成为必然。

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需要培养大量的管理会计人才。从我国现有经济结构来看,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89%以上。民营企业中,有大中型企业,但更多的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相对于大中企业而言,管理人才更加缺乏,需要大量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是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输送会计人才的重要渠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使命和责任。

(三)让学生充分就业

学生充分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和办学导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着力点也在就业,要让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欧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央提出了“六稳六保”的工作要求,保就业稳就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事关社会经济的稳定,事关民生福祉,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企业的目标在于追求利润和企业价值,企业目标的许多指标都体现在财务指标上。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管理的目标高度一致。基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岗位需求,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开设有企业投资、企业运营的课程,特别是在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中,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自主创业,也可以加入其他团队共同创业。学生成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对毕业生充分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为学生可待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培养目标主要是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都围绕着岗位能力需求展开,以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履行职责的能力。对学校而言,毕业生具备了履行岗位职责的知识和技能之后,还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问题。第一,财会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关系到企业核心利益的工作,不管在什么样的单位就业,刚入职的学生往往只能从事简单的财务工作,经过一定的实践积累之后,才可能胜任更高层级的职位。因此,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第二,不管企业规模大小,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业务体系完整、业务量相对不多,要求以较少的财会人员完成整个业务体系的工作。这就要求财会人员有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创造能力。第三,随着会计工作的转型,会计人员更多从事管理会计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工作岗位。对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是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高职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的路径

(一)引入企业人士参与教学活动

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校企协同,一方面可以为学校注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引导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人才。引入企业人士参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可以协助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担任兼职教师,担任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协助院校开展各种专题教学活动,弥补院校教师与企业行业联系不够紧密的短板,增强院校教学团队的教学实力。

企业人士从事企业实务工作,对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人才需求有直接的体会。他们参与到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了院校与企业的无缝结合,可以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最直接的行业意见。企业人士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是从事理论教学的院校教师难以达到的。企业人士的加盟为院校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加重要的是,企业人士将企业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需求带进校园,传导给师生,有效引导师生的创新发展方向。

(二)师生走进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创新的源泉来源于社会实践。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企业是最佳实践基地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孵化园。高职在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将教师派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实习,参加企业的生产活动,提高学生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直观认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财会专业工作的理解和认知,增强财会理论知识与财会实际业务的融合、财会知识与企业生产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当然,财会专业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的生产业务和财会业务都各具特点,各不相同。院校在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时,要充分考虑企业不同的生产特点和财会业务构成,以满足师生对不同业务实践的需要。同时,师生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开拓师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师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

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受到校方的高度重视。各院校不仅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创业大赛训练营和选拔赛,并推出各式激励机制,与教师职称晋升、绩效奖励挂钩,与学生评优评奖、推荐升学挂钩。组织参加“双创”竞赛,成为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财会专业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有其独特的优势。会计核算、成本管理、投资效益、风险控制、投资决策等都是财会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既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是提升学生创造力的绝好平台。此外,每一个创业竞赛团队都需要有财会类学生的加入,为财会类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企业人士进入学校,与院校教师共建指导教师团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贴近现实、立足实际,发现社会实际需要的创意,制订与社会实际相一致的创业计划,引导学生立足社会实际,走服务社会的创业之路。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创业,提高学生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的实效性。

(下转第151页)

(上接第129页)

(四)校企协同组建經济实体

实践出真知,从事生产实践是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的根本目的。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还要让学生用之于实践、服务于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也是检验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方法,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校企协同组建经济实体,是学生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依托企业资源,创建从事生产活动的经济组织。这种经济组织按照市场规则创立,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的规则运行。这种经济组织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既保持相对独立,又与协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第一种是业务分担模式。协同企业将某一项企业业务交给学生创业团队完成,按企业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和计酬,如市场拓展、产品销售等。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依托企业现有经营模式,风险小、成功的机会大。第二种是外围组织模式。学生与企业共建经营实体,如开设分店、加盟店、连锁店等。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创业团队依托企业成熟的经营模式创业,同时能得到校企共同指导和支持,降低了创业风险。第三种是供应链模式,校企协同在企业的外围业务上创立经济实体,如企业原材料供应、企业外包服务等。这种模式既为学生团队提供了创业平台,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充分体现了校企协作、共创双赢的合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海芳,雷国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2020(1).

[2]霍远.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9).

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互助式校企合作的探索五实践”(JGBB)

【作者简介】陈晓光,男,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职业教育。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高职院校
校企协同,提升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水平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