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1-06-15 13:28吴桥金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吴桥金

摘  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有效性成为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基本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工作者要依托于教学有效性的这个要求,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满足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和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要求。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教学有效性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新时期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制定有效的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使得教学结果、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9-0098-02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Primary Schools

WU Qiaoji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Changting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Since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new era,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ics that relevant teaching workers need to focus on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 basic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ystem i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teachers should rely on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o develop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meet the teaching needs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the new period Requirements. Therefore,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o carry on the corresponding exploration,through the new period curriculum reform to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quest,formulates the effective measure,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causes the teaching result,the teaching method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Effective teaching;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 measures

在數学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数学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就必须要立足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科学地更新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问题的内

容进行深度感知和学习,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教学。

1.有效性教学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

要想在有效教学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创新,教学工作者就必须要了解有效教学课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才能够立足于这些要求之上制定有效的措施,为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更新教学理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理念就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和实践中来,以此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认知和学习。在有效教学背景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主动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前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所以教学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有效教学背景下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2)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实践

数学知识是一门工具性、生活性的学科。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运用和实践数学知识,这是有效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所以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地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实践,这是有效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进一步凸显出数学的工具性,培养学生有效教学。

2.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

(1)教学方法方面的因素

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认知知识。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在接收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显得单调、枯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无趣的、无味的,和课后的玩耍以及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相比,学习简直是折磨人的事情。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思想,学生也就会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高。

(2)教学内容是否新奇

学生之所以会对某个事物或者是某个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主要就是这个事物或者是学习内容是新奇的、新鲜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数学教学往往是对课本上的题目或者是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而这些文本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去看,但是在学生自己看了之后,教师所教的知识还是这些难懂的、单调的、枯燥的内容,所以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是否能够为学生呈现出一些新奇的内容是决定着学生是否对学习对象感兴趣的关键。

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加强有效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一个活跃的、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为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

(1)构建有创意的学习氛围

有创意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也是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这是考量一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比如,教师为学生创造民主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中满堂灌和一言堂的学习局面,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知识,而是能够大胆的对知识进行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敢于提问、乐于探索,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够得到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也得以体现,在如此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可以和学生之间组成合作讨论伙伴,探寻各种各样的区别于数学上常规的解题方法和实践方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求得数学答案,认知数学知识,学生就会迸发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的思想和实践方法,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比如,在教学“退位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探究,如题目“15-7=?”,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就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还可以去看别的同学的解决方法,如有的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15-10=5,5+3=8;有些学生则列出了10-7=3,3+5=8;还有的学生列出了7+8=15,然后得出15-7=8。在这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当中虽然形式不同,优劣不一,但是这都是学生不同思维方法的体现,其中不乏有许多创新的成分和思维在里面。教师对于学生这些不同的计算方法,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在学生的心目当中埋下创新的种子,实现有效教学。

(2)巧用图形,凸显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教材当中不仅仅只有单调的公式定理和概念,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图形,而这些图形也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时教师就要合理的运用这些图形,通过图形的有效运用凸显出数形结合思想。比如,在教學“空间与图形”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数量关系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图形面积的计算,或者是让学生制作等比例的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3)立足于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景当中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这些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还要立足于最终的数学知识实践,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知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问题情境更具有实践性。如教师可以在问题情景当中引导学生通过手工游戏的方法加强学生对问题情景当中问题的认知和实践。比如,在教学“直角”等相关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学生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钟表来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提出问题:钟表上显示的几点是直角。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时钟的手工制作,在学生用纸板制作好时钟之后就可以亲自实践,在时钟上的直角分别是几点。这样的方法,既能够结合学生生活当中的常识,又能够让学生对直角进行更加直观的学习和认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便于问题的解决,凸显出问题情景创设的价值,实现有效教学。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通过营造有创意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式方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龙阅. 小议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N].发展导报,2019(20)

[2]夏颖.基于课堂管理的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J].英语教师,2018.18(22):131-133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