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联合穴位敷贴对减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2021-06-21 06:26杨勤吁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肛肠穴位疼痛

★ 杨勤 吁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肛肠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较大的改变,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1]。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虽然临床上对于肛肠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较为满意,但是由于肛管的特殊解剖位置,加上手术后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及排便换药等对伤口的刺激,又因为齿状线之下的组织属于脊神经的支配范围[2],感觉较为敏锐,因此,术后肛门疼痛较为剧烈。术后带来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可诱发加重尿潴留、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已成为肛肠外科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寻找一种绿色安全疗法有效缓解肛肠术后的疼痛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近年来采用揿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因肛肠疾病收治住院的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87±8.46)岁;肛裂6例,肛周脓肿8例,肛瘘10例,混合痔11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91±7.34)岁;肛裂5例,肛周脓肿7例,肛瘘11例,混合痔12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诊断为痔、肛瘘、肛周脓肿及肛裂的患者;(2)年龄18~60周岁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结直肠炎、肛管炎、肠结核及结直肠肿瘤等其他肛门直肠疾患者;(2)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不全、全身免疫性疾病及精神疾患者;(3)伴有严重皮肤性疾病或皮肤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1)术前护理: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指导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术前空腹8 h,排空二便。(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采用手术适宜体位,做好保暖工作,保护患者隐私,减轻患者在术中的心理负担。(3)术后护理:①术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6 h;②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③禁食、禁饮6 h后,可正常饮食,嘱其多食富含纤维蔬菜,禁食辛辣刺激性饮食;④局部换药从术后第2天开始;⑤观察患者全身或者局部情况,观察有无伤口渗血、发热、腹胀、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并记录处理;⑥嘱其排便时勿努挣;⑦术后遵医嘱常规口服止痛药物洛芬待因2片(生产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10516)。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揿针联合穴位敷贴,具体方法:操作者利用探棒在患者的双耳找到4个穴位(直肠、皮质下、神门、内关),常规酒精消毒后将揿针贴于上述耳穴处,以拇指及食指按压,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按压3次/d,1~2 min/次,连续5 d。揿针留针5 d,期间如有松脱,在原穴位重新置针。将中药当归、红花、黄芪、炮姜、艾叶、冰片等量配比,碾碎磨粉、过筛,黄酒调制成大小为3 cm×3 cm的膏药贴。取穴:秩边穴、环跳穴、次髎穴,清洁穴位处皮肤,每个穴位敷贴4 h,1次/d,每日更换,连续5 d。

1.5 观察指标

1.5.1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评分 总分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疼痛评分差别。

1.5.2 止痛时间 比较两组术后止痛时间。

1.5.3 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江西省中医院肛肠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之前进行调查,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知识宣教等十个方面,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1.5.4 安全性指标 注意查看观察组穴位处皮肤情况和全身反应,如有瘙痒、破溃、肿痛等不适,立即停止穴位治疗并对症处理,直到病情稳定;并对出现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处理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止痛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VAS疼痛评分,术后止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疼痛评分、止痛时间比较( ,n=35)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者32例,护理满意度91.4 %(32/35),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者24例,护理满意度68.5 %(24/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肛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任何年龄人群都可发生。术后引起的疼痛不适是肛肠疾病中主要面对的问题,伤口疼痛不仅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术后血压升高、心率失常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并发症,影响身心健康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4]。传统西医药物止痛治疗并无较好的效果,因此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是棘手的问题之一,故术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疼痛[5]。

在本研究中选择耳穴进行干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现代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6]。揿针通过对下丘脑系统的刺激而调节交感-副交感神经,同时影响体液激素动态平衡,激发人体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对人体内源性的镇痛系统起到调节作用[7]。其中直肠穴能够有效地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可以较好地缓解内脏的平滑肌痉挛情况[8]。皮质下穴可抗炎镇痛,能舒缓内脏平滑肌。神门穴则具有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 可发挥活血止痛、疏经理气、安神的效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患者自身对疼痛的耐受力,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及安神效果[9]。内关穴主要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

穴位敷贴是集经络、腧穴及中药为一体的综合性疗法,它能够有效刺激穴位,继而激发经气,调节脏腑阴阳的盛衰,从而达到改善气血经络的目的,对止痛起到一定效果[10]。中药成分含当归、红花、黄芪、炮姜、艾叶,其中当归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红花性味辛温,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黄芪有扶正固本、温经散寒的功效;炮姜有消瘀活血、止痛温经的效果;艾叶有祛寒、除湿、通经络的作用。众药合用,消瘀散结、通络止痛。穴位选取秩边穴可疏经脉、舒筋活络;环跳穴可祛风除湿、化瘀散寒;次髎穴有健脾除湿、疏通止痛的效果。

采用揿针联合穴位敷贴法干预肛肠患者术后疼痛发现:揿针联合穴位敷贴法干预后,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的镇痛效果、止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推测认为:揿针止痛的原因在于耳部的穴位对应全身的脏腑,利用揿针,可扶助正气,护肾固本,有效疏通气血经络,从而使其通畅,术后疼痛就能够得到有效缓解。而穴位敷贴主要是通过将众药合用外敷于对应的穴位上,刺激穴位,继而激发经气,改善经络气血,同时又起到温通经络、固本益气、化瘀止痛、理气活血、通畅血脉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揿针联合穴位敷贴止痛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促进患者整体康复,体现了优质护理中的人文理念[11]。但揿针联合穴位敷贴对减轻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的远期疗效以及后期的随访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肛肠穴位疼痛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疼痛不简单
夏季穴位养心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