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ERCP的效果分析

2021-07-06 01:50杜重临李晓静范秋维夏一梦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检查和咪定美托

杜重临, 李晓静, 范秋维, 夏一梦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消化内科,b.麻醉科,上海 200025;2.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山东 济南 25020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 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置入造影导管至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经X线显影,以显示胰胆管;或置入活检导管至十二指肠乳头取活检组织;或置入导管至胆总管、肝总管、十二指肠取石和放入支架等治疗[1]。ERCP检查和治疗是一种侵入性方法。传统的麻醉采用术前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喷雾剂喷入咽喉部[2],同时口服消泡剂。这种方法会使部分病人感到不适,如呛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和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等,手术操作中因进镜困难,中间暂停或放弃。病人对该操作有恐惧感,难以接受,导致不愿检查或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和治疗[3]。

为确保病人的安全,减少不适,为临床操作提供良好条件,使病人舒适度过ERCP检查和治疗,本研究拟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采用麻醉监测管理技术行ERCP检查和治疗,并与传统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方法比较,探讨静脉麻醉ERCP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日至8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52例病人。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46~82岁,体重56~78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否认有精神和凝血功能障碍史。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组(研究组)与利多卡因喷雾剂(利舒卡)局部麻醉组(对照组),每组各26例。所有病人术前、麻醉前均签署手术和麻醉知情同意书,为同一手术团队和同一麻醉团队实施操作。

二、麻醉方法

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左上肢外周静脉,留置22G静脉针,连接五导联心电图、右上臂行无创血压测量,左拇指置氧饱和度探头。病人取俯卧位,安静5 min后 (T1)测量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和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为基础值。两组病人均通过鼻导管持续给氧,流量3~4 L1min。麻醉给药记录如下:研究组病人记录T1基础值后,将右美托咪定0.5 μg1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约10 min滴完,ERCP操作前静脉推注舒芬太尼5 μg,2 min后操作开始,之后根据需要每次追加舒芬太尼5 μg;对照组病人予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约10 min滴完,在ERCP操作前2 min采用利多卡因喷雾剂(利舒卡)喷咽喉部,同时口服消泡剂,2 min后操作开始。

三、观察指标

记录病人以下各时点的MAP、HR和SpO2:入室麻醉前 (T1),给麻醉药后5 min(T2)、10 min(T3),进镜即刻(T4)、1 min(T5)、3 min(T6),ERCP 5 min(T7)、10 min(T8)、15 min(T9),退镜(T10)和结束(T11)。观察两组病人在ERCP过程中的不适反应,比较项目包括如下:①呛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体动反应、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②手术时间;③手术后次日,病房问卷调查病人对检查和治疗过程的体验感受,分为难以忍受、轻微不适、舒适无痛苦;④询问病人是否愿意接受ERCP检查和治疗。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样本率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和ASA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需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26,±s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26,±s )

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目 研究组 对照组男1女(n) 1 6 1 1 0 a) 1 7 1 9年龄(岁) 5 9±1 1 a) 5 8±1 2体重(k g) 6 7±1 1 a) 6 8±1 0 A S AⅡ级1Ⅲ级(n) 1 8 1 8 a) 1 7 1 9手术时间(m i n) 1 8±5 b) 3 0±1 6

组内比较:与T1比较,研究组病人在T4至T11各时点的MAP、HR及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与T1相比,对照组病人在T4至T11各时点的MAP及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病人的SpO2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用药对呼吸抑制均无太大影响(见表2)。组间比较:两组病人在T1时,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病人在T4至T11各时点的MAP和HR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MAP、HR 和 SpO2比较(n=26,±s )

表2 两组MAP、HR 和 SpO2比较(n=26,±s )

a):与同组 T1 比较,P>0.05;b):研究组与对照组相对应时间点各数值比较,P<0.05;c):与同组 T1 比较,P<0.05

检测时间点 研究组对照组M A P(m m H g) H R(次1 m i n) M A P(m m H g) H R(次1 m i n) S p O 2(%)T 1 9 3±2 7 7±8 9 6±1 9 2±2 7 6±9 9 6±1 T 2 9 0±3 7 2±9 9 8±1 a) 9 8±3 8 8±7 9 8±1 a)T 3 8 7±2 7 0±6 9 9±1 a) 9 5±2 9 9±8 9 9±1 a)T 4 8 9±3 a)b) 7 2±7 a)b) 9 8±1 a) 1 0 7±3 c) 1 1 0±9 c) 9 9±1 a)T 5 9 5±3 a)b) 7 8±8 a)b) 9 7±1 a) 1 1 7±4 c) 1 1 8±1 0 c) 9 6±1 a)T 6 9 5±3 a)b) 8 0±7 a)b) 9 7±1 a) 1 2 0±5 c) 1 2 0±9 c) 9 7±1 a)T 7 9 8±3 a)b) 8 2±6 a)b) 9 7±1 a) 1 2 5±4 c) 1 1 5±8 c) 9 7±1 a)T 8 1 0 0±3 a)b) 8 2±7 a)b) 9 8±1 a) 1 2 7±5 c) 1 1 7±8 c) 9 7±1 a)T 9 1 0 4±2 a)b) 8 5±5 a)b) 9 8±1 a) 1 2 9±5 c) 1 1 3±9 c) 9 6±1 a)T 1 0 1 0 0±3 a)b) 7 8±6 a)b) 9 8±1 a) 1 2 2±3 c) 1 1 0±7 c) 9 7±1 a)T 1 1 9 2±3 a)b) 7 5±7 a)b) 9 8±1 a) 1 1 7±4 c) 1 0 2±8 c) 9 8±1 a)S p O 2(%)

两组在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比较,包括呛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体动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ERCP不良反应发生率(n=26)[n(%)]

两组病人对检查和治疗过程的体验感受:对照组难以忍受10例(38%)、轻微不适9例(35%)、舒适7例(27%),研究组舒适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4)。

研究组病人均愿意接受ERCP检查和治疗,而对照组仅62%(P<0.05)(见表4)。

表4 两组ERCP感受和是否愿意接受(n=26)[n(%)]

讨 论

ERCP的传统麻醉方法是用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喷雾剂喷咽喉部。行ERCP时病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操作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呛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体动反应,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因而部分病人因进镜困难,不能很好地配合,使操作无法顺利进行[4]。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从人力、物力、时间和病人承受的医疗费用等方面都需更多的投入。

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5]。ERCP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如镇静、镇痛不全,病人接受操作时由于应激性刺激,可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速,诱发心律失常,甚或心梗危及生命[3]。如何寻找有效、安全、舒适、医疗费用少的麻醉方法,来提高ERCP的成功率,提高ERCP病人舒适度的需要,是麻醉医师需探讨和考虑的问题。舒适化ERCP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方法,是指应用1~2种静脉麻醉药物,在麻醉监测管理状态下,使病人在安静、舒适、镇痛状态下完成ERCP,即麻醉监测管理技术[6]。

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接受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的健康志愿者中,右美托咪定显示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7]。也有研究表明,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后,呼吸频率和SpO2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未见呼吸抑制[8]。对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状态下有良好的耐管作用,对抑制咽喉刺激作用明显[9]。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10-12],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后可立即引起心率减慢、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因此加强麻醉监护非常重要。本研究即在监测的麻醉管理技术下进行右美托咪定给药。

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ERCP检查和操作的优点,即静脉注射药物达到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减少ERCP进镜时的咽喉刺激作用,减少操作时呛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13-14]。由于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较弱,本研究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使血压、心率稳定。舒芬太尼是一种最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价为芬太尼的7~10倍[15],起效快[16]。本研究应用右美托咪定初始剂量0.5 μg1kg[17],对循环呼吸影响极小,使麻醉过程更平稳。麻醉监测管理方法,既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医疗负担,又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手术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使病人更舒适、更愿意接受。本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病人镇静、镇痛效果好,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均保持稳定,手术操作时间短。100%的病人愿意接受ERCP检查和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的静脉麻醉,即麻醉监测管理方法,对于ERCP检查和治疗是非常安全、有效、可行的。既达到镇静、镇痛、不良反应少,对循环、呼吸功能稳定的效果,又使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使病人更舒适、更愿意接受,而且极大地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检查和咪定美托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庸医治病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出台
江苏省纤检局开展春茧收购检查和质量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