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

2021-07-11 18:21赖丁香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学科。质疑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通过多种类型的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从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及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意义进行阐述,并从设计适度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生活化问题、开放性问题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具体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设计;思维能力

兴趣和思维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前提。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能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让其积极地参与思维活动,从而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这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影响较大[1]。为此,教师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问题设计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作用

(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受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在学习中常表现出爱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较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因其“灌输色彩”较为明显,导致较多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学习都是靠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理想[2]。而在提问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会将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探索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如果教师仅讲解知识,会让学生觉得枯燥。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行探究、思考与讨论,从而点燃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忽视此点,有些教师仅围绕自己的教学需要来设计,其数学教学是为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服务,而不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3]。将问题引入教学中,学生会获得丰富的探究、思考、合作等学习机会,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措施

小学数学教师设计问题时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设计出多变且合理的教学问题。这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做到活学活用;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学的灵活性,促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对于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一)设计适度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基础,而适度性问题具有难易适中的特点,合理运用适度性问题符合学生的兴趣培养要求。适度性问题的设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及拓宽知识面。如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会使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无法培养其思维能力,不利于课堂的顺利推进。

比如,在学习“年、月、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2020年和2019年的日历,告诉学生2020年的日历上有小秘密,让学生看看2020年日历与2019年日历有什么不同。之后再继续为学生呈现2016、2012、2008年的日历,让学生在其中寻找答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年份的日历进行了对比,顺利地回答了教师的问题:“除了2月外,其他各个月在不同年份中的天数都一样。”此時学生会产生疑惑,这时教师就能顺利地导入新课,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主动进入思维状态,提高新课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自主探索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过程中,探索性问题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探索性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收获更多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对话中来引出探索性问题:“你们随意说出一个三角形,我都能够说出它的内角和。”教师的自信满满让学生非常疑惑,学生无论画出了多少个三角形,教师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180°”。这让学生对教师的答案产生了疑惑,通过对话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自主探索中,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验证,各小组通过讨论,采取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如利用量、剪、拼、折等多种方法,发现最终结果都是180°。可见,通过探究,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进行了充分学习。同时,学生们在验证中肯定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因测量不精准,导致测量结果接近于180°”的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及时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三)设计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在设计问题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但从当前所设计的数学问题来看,部分教师往往容易忽视“生活”这个部分。脱离生活提出的问题会让学生感觉陌生,难以主动思考,导致思考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中隐藏的生活化内容,设计在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符合学生知识经验的生活化问题,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生活化问题:“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在这一生活化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根据所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不仅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还能将整体课堂教学氛围推至最高点,实现预设的理想教学目标。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学科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能够令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应用题,在学生解答完毕后,对问题进行一题多变,延伸出更多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开放性特点比较突出,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十分重要,合理的设计能够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契合学生的身心及学习特点,可以设计适度性、探索性、生活化及开放性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文平.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4):130-131.

[2]刘钇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设计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76.

[3]崔文闰,周晓雯.小学数学新任职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分析与建议[J].科教导刊(下旬),2019(3):146-147.

[作者简介] 赖丁香(1987—    ),女,江西赣州人,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精设计,巧提问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创新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