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落地生根

2021-07-28 08:06尚锦铭
速读·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尚锦铭

◆摘  要: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检验教学质效高低的根本标准,就可以让核心素养在简约轻快的常态课阅读活动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小学时期,语文课主要是通过阅读开展教学,因此,对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是语文学科素养进行提高的必要条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时,其不仅承担着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加强综合素养的任务,而且阅读教学还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在组成部分。

1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是编写者们千挑万选出来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基于教材。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具象的过程,通常是以课内教学为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钻研透彻,挖掘出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然后明确教学目标,找出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之所以强调学生要吃透教材,明确教育目标,是因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若是连教师都没有将教学内容搞明白,就很难通过对文本的认知加强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无法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鉴于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所以教师需要将其重视起来。

2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良好阅读能力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应该让学生们真正的理解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在阅读时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内容和中心点,能够快速的浏览和理解文章的整个大概含义,这都需要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在不断地积累中养成良好阅读的方法。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应该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还应该学习课外的一些相关阅读知识,增大自己的阅读量,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阅读的书目,推荐学生在课外进行深刻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家长取得更好的联系,让家长在课外更好地辅导学生们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各种阅读技巧,还应该对阅读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想象,对一些不理解、不确定的内容要积极的问老师,或者是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答案和资料。而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更广泛更科学的知识,对于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也有着深远的意义,符合当今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记录,将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到的知识和重点一邊读一边记下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并且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是需要有动笔机会,加强印象,才能够将阅读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吸收进大脑当中,否则会很快的就在脑海当中消失。

3聚焦细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基本上小学绘本读物的故事性非常强,图画的内容在细节上的处理也是精心策划。但由于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各种能力的萌发时期,在开展绘本阅读上,很容易对一些关键细节忽略,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在以图画为主的绘本教材里,其封面和环衬、扉页等地方都有相应的图画内容,这些看似平常的图画都具有一定的内涵,图画里的线条、构图、色彩等都体现了作者要讲述的故事,图画细节也隐藏了故事的发生、发展以及结局的各种线索。利用绘画方式来展现深刻主题是对抽象语言的有效补充,也是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阅读,进行语言知识学习的一种高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其形象思维的优势,往逻辑等抽象思维转变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绘本阅读的教学里,教师应注重图画细节的教学,让学生对故事内在逻辑进行探索,提高学生语言上思维的发展,助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4以读写互动为抓手,着力构建素质化阅读模式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没有阅读的“吸收”,怎会有写作的“输出”?这种“吸吐论”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揭示的是同样的道理。在小学启蒙教育阶段,语文教师应把“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起来,这不仅有利于淡化“纯阅读、纯写作”的课程活动形式,而且能在“读写互动”中不断放大阅读活动的良好效应,进而培养小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比如,在学完《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文中的“其人其事”用个性化的语言写下来;或就其中的“空白现象”进行“相机补白”,让故事更加具体生动;也可让学生把自己另外听来的民间故事整理出来。在教学《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等古诗后,笔者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在理解与想象的基础上把课文用现代文形式翻译出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原文的理解。

5注重小学生文化感受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文化教学,还需注重时机,让学生对外来文化存在的魅力进行感受。阅读教学时,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通常也能使学生文化感受力得到有效增强,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相结合渗透到阅读教学当中,以此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具备的力量。

6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常态课阅读活动模式,让素质教育在阅读课堂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丛蓉.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

[2]林月兰.有效阅读激情燃放——“教学做合一”让小学语文阅读焕发生机[J].学周刊·A,2018(04).

[3]杨艳丽.浅议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4).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