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

2021-08-09 01:32俎美杰
学周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俎美杰

摘 要:在当前知识与信息快速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应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还渗透到学生的知识学习中。对于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内容,而如何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是每个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教学问题。故就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与探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网络时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信息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的整体速度,还直接影响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基于此,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他们未来工作就业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探索的。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特点

(一)综合性

信息素养不再是简单的含义内容,而是具有多层次和多角度特征的综合性概念,且这个概念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如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评价等等。针对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而言,从某个层面和某个角度对其进行描述都是不够完善的,这也充分地突出了信息素养是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概念内容。

(二)交叉性

信息素养不只是对信息学领域的片面化体现,还是具备多学科交叉特征的综合性能力,是经由传统文化素养、信息理论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等诸多方面内容,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是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交叉掌握和应用的反映。

(三)渗透性

信息素养所具有的渗透性特点,涵盖了信息的价值观、发展觀以及人生观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对信息化时代下技术人才的思维发展和行为养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能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信息知识和能力素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息道德素养充分渗透在信息行为结果和行为价值中,且内涵和外延会渗透到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二、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

第一,对于一些信息意识淡薄的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形式。但因其缺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完课后学习任务后,学生会表现出对学习任务的应急心理,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到图书馆中查阅相关信息资料。第二,对于那些在信息能力、信息法律、伦理意识等方面较为薄弱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片面地认为只有“计算机犯罪”才是真正的违法行为,其他的不良行为是不涉及违法犯罪的,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行为方式和语言态度的约束和规范。第三,对于信息意识薄弱和信息能力较差的高校大学生,他们获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来自课堂教学,不会主动到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甚至部分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内容,也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的编写。当前信息化时代建设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学生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查阅相关资料时,缺少对信息检索功能的应用,导致整个资料的收集过程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自主学习环节。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重要素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更为贴切。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具备了较高水平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其未来的工作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时代发展需求。

近年来,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受到各方面重视,各个高校不仅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列为教学必修课程,还增加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长。但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只是能够学到简单的编程手段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有关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培养课程缺少系统化的教学指导,导致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当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使人们已置身信息的海洋中,不仅能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内容,还能将有效的信息内容转变为自身的素质能力。

(一)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学作用

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校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促使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如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技术优势等等,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完善,高校图书馆中的书籍资料,不仅是文献资料和书本资料,还需要在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充分融合网络平台的功能优势,向电子出版物和电子数据库以及数字化文献等方向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文献资料的增设,对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障能力,促使其信息操作技能的提升。

此外,高校图书馆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不仅具有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还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而高校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和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认清图书馆的教育价值和教学功能,通过改进和创新图书馆内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从主客观层面上调动图书馆的教学优势,促使其承担起素质教育教学的重任。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