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中提高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实践探索

2021-08-10 03:56孙小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

孙小红

摘要:基于本校学生生命意义感現状,结合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系列生涯辅导课程并用于教学实践。在前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邀请部分学生参与课程体验,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内容并采用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展开提升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实践探索。本文旨在通过系列生涯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体悟生活、追寻目标,提高学生生命意义感,进而促进个体发展和预防心理危机。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命意义感;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9-0029-03

一、引言

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在某个时刻对于自己生命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愿意寻求与探索自己生命意义的程度[1]。包括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维度,其中拥有意义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活得是否有意义的感受程度(强调结果),而寻求意义感是指学生对意义的积极寻找程度(强调过程)[2]。

高中阶段,学生学业负担重,情绪波动大,面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就会陷入思维反刍,引发意义感危机。有研究表明,缺乏生命意义感是焦虑、抑郁、空虚、无聊等心理问题产生及自杀意念(或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3]。帮助和引领学生提高生命意义感,对于促进个体发展和预防心理危机都有积极意义。

中小学生涯教育是运用系统方法,指导学生增强对自我和人生发展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主动适应变化和开展生涯规划的发展性教育活动[4]。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对自我和人生的理解,强调主动适应、选择和探索,这与生命意义感概念强调感受和过程性相一致。

有研究表明生涯教育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有影响[5],生涯教育对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高效可行的提高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学校生涯教育课程。

二、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调查

参考“生命意义感量表”并结合上海市松江一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问卷,对高一共计37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3.21%的学生经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44.92%的学生偶尔思考,1.87%的学生从未思考;20.59%的学生对“自己是个很有价值的人”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36.9% 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25.67%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可以看出,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绝大部分在思考生命意义的相关问题,但大部分感觉不到目前生活的意义,也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三、课程设计及实施

(一)课程目标

通过生涯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全面、清晰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价值感;引导学生体悟生活,用积极的视角主动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类事情;培养学生形成生涯规划的意识,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积极探索和尝试。

(二)课程内容

课程共15节,每周一次,分自我认知、体悟生活、追寻目标三个专题。详细内容见表1。

(三)教学方法

1.卡牌游戏。使用OH投射卡、生涯价值卡(台湾黄士钧教授制作)、生涯兴趣卡(根据霍兰德理论制作)、生涯能力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制作)展开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卡牌趣味性强,使用方式灵活多变。利用卡牌设计相关游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接触真实的自己,降低“防御”,激发“动机”,并让学生看见可以投入与努力的方向。

2.叙事辅导。运用叙事治疗理念,创建“尊重、好奇、珍惜、礼敬”的团体氛围,以开放、积极、平等、合作的态度对学生叙说的内容进行分析、解构、改释、反馈,帮助学生培养积极解释风格,重构生命故事,激活心理资源,看到自己的渴望。

3.表达性艺术辅导。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绘画的方式表达思绪、感受及经验,投射其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本课程主要通过绘画来进行艺术表达。绘画的过程是一种无声的、无意识的叙说,情绪通过图像的象征意义得到表达、宣泄和释放。同时,图像具体可见,学生可通过绘画作品更好地看到自己。

(四)课程评价

1.课后问卷调查

课后调查,让参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打分。问题“我觉得自己是个很有价值的人”有20个学生的分值前后比较有提高;“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有21个学生的分值前后比较有提高;“我的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有23个学生的分值前后比较有提高;“我正在寻找让我感觉生活有意义的东西”24个学生的分值前后比较有提高。

2.观察记录学生课堂变化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同时邀请学生记录每次活动后的感受,根据每次主题,请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小欢喜、小发现、小改变。

3.个别访谈

询问学生在课程中的收获,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学习、生活的感受,应对现实困难的态度变化,对未来的设想等方面。

四、效果与反思

(一)课程效果

此系列生涯辅导课程基于前期的问卷调查,以心理社团的方式面向有需要的学生,形成了同质性的心理辅导团体,紧扣学生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自我认知的变化

在辅导活动过程后有学生主动表示“对自己了解多了,认识到自身有很多能力”。在与学生个别访谈中,有学生表示“收获了快乐,认识了新朋友,感觉自己更好了”“感觉自信了一些”。

2.学生生活体悟的变化

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将目标引领与当下联结,学生表示课堂上似乎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不能再被动消极,要积极主动做一些规划并应对现实困难,但是回到教室回到作业中,似乎感受性又会降低一些,觉得“还是很无聊”,有学生表示“现在积极有目标,但不确定能保持多久”。

3.学生目标追寻的变化

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表示虽然没有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未来会做什么喜欢什么,但是学生表示“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有了一些概念”“对未来生活思路清晰了一些”,有学生表示“可以在寒暑假尝试一下视频剪辑的专业学习”,也有学生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未来做的事情,想学的专业等。

(二)反思

生涯辅导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寻求有意义的生活,进而提升意义感。学生对自己与职业的了解增多后,会更愿意探寻日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及人生发展方向,通过查找资料、努力学习、询问他人等方式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找寻生命意义。这一过程帮助他们摆脱思维反刍的虚妄状态,感受到当下努力的意义。

旨在提升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生涯课程需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走进学生内心。生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遥远,教师需要选用更适合学生的素材、方式来开展活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把体验到的东西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生命意义感的提高比较明显,但是如何在生活中更持久地拥有这种感受,仅靠生涯课程还不够,需要社会家庭合力共同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

此次实践探索,参与生涯辅导活动的学生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都表达自身的感受性有所提升,但是提升到什么程度,并未做进一步的量化分析,以后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后期也需要进一步扩大学生样本,进一步完善生涯辅导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好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邓昕睿. 生涯教育对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5):19-22.

[2]覃丽,王鑫强,张大均.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发展特点及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关系[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65.

[3]程明明,樊富珉. 生命意义心理学理论取向与测量[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4):431-437.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沪教委德〔2018〕8号.

[5]张缅. 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意义世界的构建[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9(2):85-89.

编辑/张 旗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高中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