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膜脂肪含量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1-08-11 00:31王亚柱郭云飞孙王乐贤张皓然薛文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脉压心血管危险

王亚柱 郭云飞 张 英 孙王乐贤 史 菲 刘 超 张皓然 薛文平

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与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的增加相关,在传统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可提高中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1,2]。既往研究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volume,EATV)与CAC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是CAC的独立危险因素[3]。近年来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EATV高于非高血压患者,且EATV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正相关[4~6]。因此,在高血压患者中,EATV可能与CAC的发生、发展相关。目前,EATV与CAC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且EATV对高血压合并CAC的致病风险及预测价值尚未确定。本研究通过探讨EATV与高血压合并CAC的关系,旨在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连续纳入2014 年11月~2017年7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检查的高血压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心包积液、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及严重心律失常者;②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者;④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者;⑤存在恶性肿瘤者;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者。本研究获得笔者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最终纳入408例患者。计算患者的CACS,依据CACS将患者分为研究组(CACS>0,n=283)和对照组(CACS=0,n=125)。

2.临床资料收集: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概念的定义:①脉压=收缩压-舒张压;②BMI=体重(kg)/身高(m)2;③高血压:入院前已确诊为高血压、或入院后测量3次非同日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7]。④糖尿病:入院前已确诊为糖尿病,或入院后测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OGTT2h血糖≥ 11.1mmol/L[8];⑤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40mmol/L和(或)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1.70mmol/L和(或)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20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1.0mmol/L[9];⑥吸烟:吸烟≥5支/天,并持续至少1年[10];⑦大量饮酒:乙醇摄入量≥ 40g/d,持续时间超过1年。

3.实验室指标:患者均于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AU 5800)和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XE-2100)收集患者的部分生化检测指标[HDL-C、LDL-C、TC、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部分血液学指标(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

4.CCTA检查及EATV测量:使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德国Siemens公司)128排螺旋CT扫描系统行CCTA检查。将容积数据导入放射科半自动软件程序AW4.7(美国General Electric公司),将图像的衰减阈值范围设定为-30~-190Hu,通过测量脏层心包的最低层面至肺动脉分叉的最低层面范围来获得EATV[11]。

5.CACS计算:按照Agatston评分进行量化,CACS=Σ(钙化密度系数×钙化面积)[12]。钙化密度系数:130~199Hu=1分;200~299Hu=2分;300~399Hu=3分;≥400Hu=4分。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及各分支钙化积分总和为CACS。

6.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1,Q3)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EATV对高血压合并CAC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诊断界值;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CAC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EATV与CACS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临床基线资料比较:研究组糖尿病、男性、吸烟、大量饮酒、BMI≥24kg/m2患者比例及脉压、LDL-C、TC、Scr、BUN、EATV、CACS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利用ROC曲线评价EATV对高血压合并CAC的诊断价值:EATV诊断高血压合并CA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7(95%CI:0.592~0.702,P=0.000),当最佳诊断界值为166cm3时,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3.7%和87.0%(图1)。

图1 EATV对高血压合并CAC诊断的ROC曲线图

3.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CAC的危险因素:将糖尿病、男性、吸烟、大量饮酒、BMI、脉压、LDL-C、TC、Scr、BUN、EATV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采用Forward前进法拟合模型,结果显示,EATV≥166cm3、TC≥5.20mmol/L、糖尿病、男性为高血压合并CAC的危险因素 (P<0.05,表2)。

表2 Logistic 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CAC的危险因素

4.EAT体积、CACS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CACS与EATV、年龄、脉压、Scr、BUN呈正相关(P<0.05),EATV与CACS、BMI呈正相关(P<0.05),EATV与HDL-C呈负相关(P<0.05,表3)。

表3 EATV、CACS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讨 论

CA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CACS可早期识别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13]。研究表明,炎症是CAC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4]。心外膜脂肪组织是内脏脂肪组织在心脏表面的堆积,其可通过旁分泌转导炎性因子扩散到动脉壁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其高脂代谢活性和促炎分泌能力超过了皮下及腹腔内脂肪组织[15]。有证据表明,高血压患者的EATV高于非高血压患者,且EATV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正相关[4~6]。因此,高血压患者的EATV可能与其CAC的发生相关。本研究通过探讨EATV与高血压合并CAC的关系,旨在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Nicoll等[16]通过对6309例有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与CACS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糖尿病、男性、吸烟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为高血压合并CAC的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评估CAC时应考虑男性、糖尿病这些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显示,青春期开始长期暴露于较高的LDL-C和TC与CAC相关,CAC患者的LDL-C和T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AC患者[17]。本研究统计分析显示,研究组LDL-C和TC均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C为高血压合并CAC的危险因素。

既往研究显示,BMI是CAC的独立预测因子,饮酒与CAC相关[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BMI≥24kg/m2及大量饮酒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4kg/m2和大量饮酒均不是高血压合并CAC的危险因素。Wu等[20]研究结果显示,CAC患者脉压大于非CAC患者,脉压与CACS呈正相关。本研究统计分析显示,研究组脉压大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脉压与CACS呈正相关,提示在高血压患者中,脉压可能对CAC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易扬等[21]的研究显示,肾功能下降的患者CAC的发生率较高,肾功能受损是CAC的危险因素,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高风险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Scr、BUN均高于对照组,且Scr、BUN与CACS呈正相关,提示在高血压患者中,CAC的发生可能与肾功能的下降相关。

既往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EATV高于非高血压患者,且EATV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正相关[4~6]。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EATV高于对照组,表明EATV升高可能是高血压合并CAC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的出现可能与血压的升高相关,但组间比较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也显示,EATV与舒张压及收缩压不存在相关性,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入选患者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有关。ROC曲线分析显示,EATV诊断高血压合并CAC的曲线下面积为0.647,当EATV诊断界值为166cm3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3.7%、87.0%,表明EATV≥166cm3对诊断高血压合并CAC具有提示意义;本研究发现,EATV与高血压患者CACS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V≥166cm3为高血压合并CAC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4.174(2.161~8.063),提示高EATV在高血压合并CAC的发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既往关于EATV与CAC密切相关,是CAC增加的危险因素的结论具有一致性[3]。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EATV与BMI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提示在高血压患者中,EATV可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EATV与高血压患者的CACS呈正相关,高EATV是高血压合并CAC的独立危险因素,EATV在评估高血压合并CAC的致病风险、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同时在样本的选择和信息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今后需开展多临床中心、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予以论证,从而更加准确地将EATV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及风险评估。

猜你喜欢
脉压心血管危险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脉压异常需要治疗吗?
高压、低压和脉压,哪个异常更危险
高压、低压和压差,哪个更危险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