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察力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

2021-08-13 14:26刘文英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观察力小学美术作用

刘文英

摘要:本文围绕观察力的针对性、观察力的时间性、观察力的囊括性这三个方面,利用唯物辩证法进行作用性讲述,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  观察力  作用

觀察事物通常都需要认真仔细,而好奇心较强的小学生常常会因为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判断力,所以观察事物时难免存在一些差错,这便是“观察偏差”。观察偏差较容易出现在色彩的变幻、空间的挪移和形体的状态等方面。

所谓色觉,就是对色彩感知程度的定义。由于小学生接触到的色彩种类较少,很难定义彩虹色以外的其他颜色,所以绘画过程中形体的色泽较为单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认知的颜色种类日益增加,绘画调色环节便会更加得心应手。在绘画时,学生如何将形体的神态完美地展示在画板上,尤其是展现形体的空间变换和叠加呢?

一、观察力的针对性

在观察任何事物时,观察者都要极具针对性,自始至终坚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原则。因为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才能将所需观察的事物特征实体化,进而提高观察者的观察效率。观察力的针对性要求观察者在实物观察时应摒弃心中杂念,全身心投入观察活动,避免由于分心失误造成观察偏差。这样的观察活动对观察者的身体和精神是双重考验。

观察并非毫无秩序可言,其需要严谨的观察技巧、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坚韧不拔的观察毅力,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观察程序的细致性。此外,教师可以从旁建议学生取长补短,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师的作品,发挥自身的联想,学习他人的绘画技巧。如在教学凡·高的《向日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进行作品的临摹,然后要求他们充分观察《向日葵》的一笔一画,最终根据实物特征进行临摹。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绘画动态,及时给予科学性建议,帮助学生完成绘画创作,明确整幅图画的结构对称性。

二、观察力的时间性

心理学家卡布洛夫曾说:“学龄前儿童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存在模糊的认知,所以在事物的感知和认知方面存在着偏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力、判断力和认知力等都有了质的提升。研究发现,对事物的观察时间方面,小学生往往停留在二十分钟左右,高中生的观察时间往往超过了半个小时。这表明教师要增强观察事物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时间。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的领航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以诙谐幽默的口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在举手投足之间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学习技巧。在备课阶段,教师应提前备好课堂需要讲解的图片、实物和影视资料,通过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仅如此,适当的激励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催化剂,教师不经意间的赞赏会令学生更加斗志昂扬。所以说,教师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之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事物观察能力。

三、观察力的囊括性

观察力的囊括性可以简单理解为两种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表述,这是对不同感官观察事物的特征性总结。作为与自然最贴近的科目之一,美术课要求学生通过画笔和调色板将对自然事物的动态认知转变为静态描述,加深学生的主观认知程度,使学生能够在自然因素的怀抱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1.注重整体观察,加深绘画认知

在绘画观察阶段,事物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异常微妙,学生通常会将事物的整体轮廓进行简单创作。如在绘画人物时,通过观察学生会勾勒出大致的线条和图形,进而逐步完善人物的形态特点,即由整体到局部进行绘画创作,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

2.提倡局部观察,强化绘画技巧

与整体观察不同的是,局部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方面非常详细。为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身的特点描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总结并记录观察事物的特征,避免在绘画过程中有所遗漏。无论是学习,还是绘画,学生只有用心感受才能深有体会,从而强化自身的基础学习技巧。

无论在任何教学阶段,美术课中的观察教学都是重中之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倘若观察得当,便可以深化对事物的感知,提高自身的绘画技能。

参考文献:

[1]于梦溪,李娜.观察力的培养——写生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核心作用[J].美术教学研究,2017(11).

[2]李晓璐.浅析在美术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

(作者单位:新疆布尔津县布尔津镇神湖路小学)

猜你喜欢
观察力小学美术作用
数数看
观察力大考验
美国小镇找找看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