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2021-09-10 22:42彭思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彭思锐

摘要:掌握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对当前小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两者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阅读为写作提供前提和基础,写作则是对阅读效果的呈现和延续。“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阅读的关键在于运用文字语言来获取相应的信息,并能够在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而写作则是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的事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能进行有效的探究,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然而现实的教学效果往往并不如意,两者之间的契合度并没有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就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契合的路径进行探究,为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39

引言

小学阶段是奠定一个人综合素质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汉语教学十分重要;在汉语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也十分重要。如果小学生阅读能力欠缺,也会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夯实其语言基础。

1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学生合作阅读学习能力欠缺

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我们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依旧保持像之前的阅读状态,采用之前比较传统的阅读方式来进行阅读。在一个团队中没有一定的组织里,每个学生都在进行各自的阅读量,没有互动交流式的学习显然是无法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会与同组的学生展开交流,或者是分析这个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并且很多学生注重阅读速度,而忽视了阅读的质量,这样在阅读或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籍之后,很快就会把其中的内容和一些可以借鉴的写作技巧忘得一干二净,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提升。

1.2 不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师更应该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的能力,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含义,让学生对文章含义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在如今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对好词好句的掌握,以及描写手法的讲解,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跟着老师的步伐,并没有自己主动地思考过,不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篇文章,自然也不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审美。

2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1 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教材中所录入的内容都包含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观念,只有将文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才能使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文中的中心主旨,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以此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字面意思上,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索文字背后的内涵,实现通过文字与作者形成交流。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还原文章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境中深度阅读品味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强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原课文情境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潜移默化转变学生的阅读态度以及情绪,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自主阅读动机,以此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比如,在教学《夏夜多美》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夏夜的美丽视频。在这样的视频下吸引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的观看视频中的睡莲和璀璨的星空以及栖息在草丛中的倾听,仿佛自己走进了夏夜的公园。当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再阅读课文就很容易与文中描写的内容产生共鸣情感,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文中中心思想,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和美好,树立起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充分感悟夏天的美与乐趣。在这种情景教学模式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深化阅读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将阅读有效性切实提升上去。

2.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诗。这些古诗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让学生净化心灵、提高道德素质。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古诗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例如,我们会学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亲眼见到水上一叶翩舟的情景,更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见到长江。因此,学生没有办法真正地体会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想象出这个场景、了解作者的心情,教师应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且在背景资料的辅助下,让学生了解作者在写这两句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感,让学生不仅仅是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爱上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

2.3 传统经验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策略,都要围绕学生的阅读兴趣展开。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型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好地服務于阅读课堂。在选择教学方式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使阅读教学发挥最大效用。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选择情境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上各种不同角度有关西沙群岛的视频,为学生营造出一幅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情境,使学生仿若身临其境,切实看到西沙群岛的优美景色,使学生带着对西沙群岛强烈的憧憬进行课文学习。

结束语

在语文学习中,作为一种语文基础能力、核心能力,阅读能力在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路径探索,不断加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效果。同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在整理分析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阅读课堂对小学生来说变得更具有吸引力,爱上阅读,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思维能力,提升语文阅读水平,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彩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1):47-48.

[2]陈翠灵 .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路径研究 [J].文存阅刊 ,2019:86.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