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活力课堂,满足学生信息技术学习需求

2021-09-10 07:22赵亚森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赵亚森

【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充满创新意识,可以让教师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不断更新教师教育和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育和教学质量,是为小学生创建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满足学生信息技术学习需求,则是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途径。本文从“让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学;让实践成为课堂学习主旋律;让创新为信息课堂增添活力”三个方面对“创建活力课堂,满足学生信息技术学习需求”展开详细讨论。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策略;高效教学

教师如何利用高效课堂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既而发展其自身的信息素养,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切实提升信息操作水平,是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期间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和信息素养发展需求出发,来开展教学。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的重要帮手,是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最主要助力。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自身专业能力的施展为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以素质培养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率的学科知识学习,以体现出自身对于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功能重要性的重视。以期不断积累高效教学经验。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提升的探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能力提升均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一、让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学生从玩儿开始学习,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古人已对兴趣之于学习与钻研的重要作用做出过重要阐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着眼于以培养学生实用技能、职业技能为根本,给予学生更有价值的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导入学生感兴趣的多种资料,这可以让学生主动实践,而实践是通过客观事实证明学生脑海中的主观认知正确性,因此,实践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激发兴趣是重要开始。

例如,教师在教学“建立超链接”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以例题作为示范,带领学生一步步的进行解析。让学生自己再去进行一遍计算和探索。期间,丰富的资料展示必不可少。为了让学生都能掌握在网页中建立超链接的信息操作技术。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通过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为展现了教师在网页中,点击超链接文本和图片,进行网页跳转的操作。直观的操作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然后,教师发布课堂学习任务:“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自己的网页中添加超链接。”学生在兴趣被激发的基础上,产生了学习的需求,有了强劲的学习动力,甚至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动要求教师加快讲学速度,全体学生在高效学习的基础上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这种兴趣点的持续存在,不仅可以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效率,还让学生对于之后同类题目地出现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这样可以打好持续高效学习的基础。

二、让实践成为课堂学习主旋律

信息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所以教师应以注重以学生实践为主动的教学模式应用为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下下练习或者在个人多频次的练习模式进行实践,从而实现教师对学生引导学生强化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有必要结合实际教材内容特点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

例如,在进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内容教学时,学生的实践潜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动,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在数学课堂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节数学课堂当中。教师让学生在幻灯片中插入多媒体素材,让幻灯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插入剪贴画和自选图形,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演示文稿并实现演示文稿。这种允许 学生自行设计并操作实现的模式,让学习成为了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在幻灯片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潜力,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让创新为信息课堂增添活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实践,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发展其合作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践行素质培养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要求,需要教师变革传统学习活动的结构方式,手段与流程,让学生通过碎片化知识的学习,在创新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从认知领域整合零碎的知识点,形成整体认知,另一方面提升积极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创新教学技能提升时为学生优化课堂学习环境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有必要结合实际教材内容特点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

例如,教师在教学“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中的网络资料搜索知识时,学生的实践潜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激发和提升,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在信息课堂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节课堂实践当中。此外,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实操步骤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组间的课堂作品竞赛。如,学生在学习和练习“准确搜索信息”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搜索英语单词高效记忆的方法,进行搜索,学生搜索出来的信息都是学生需要的,所以学生进行了必要的高效实践操作,另外,教师还引导学生搜索了关于“如何快速高效搜索信息”方向的信息。这样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关的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通过搜索自己在生活中需要的知识,进行 主动创新实践。

综上所述,培养智力以及具备其他品质和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教师要注重课堂环境对学生学习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的影响。创建活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培养学生智力以及备其他品质和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智力以及具备其他品質和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基于学生学习潜能激发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需要我们解构核心素养,细化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一步步强化引导。

参考文献:

[1]钱士舜,徐新中.让核心素养之花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绽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3):33-35.

[2]杨灿.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65-166.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