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小游戏

2021-09-10 21:47崔贞月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游戏教学小学数学

崔贞月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与学习意识,而对于相比其他学科更加抽象的数学学科来说,势必要选取更加形象化、趣味化的方式来进行授课,使得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吸引学生参与。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游戏;游戏教学

好玩儿是小孩的本性,托尔斯泰说过:“取得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并不是强制性,只是激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兴趣爱好是人对客观现实造成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能力趋向。尤其是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学过的知识有没有兴趣,将立即关联到他们对知识的把握水平。因此,针对这种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而言,尽可能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开心的“玩乐”中学知识、把握知识,就看起来至关重要了。

一、带上难题去“玩”,让学生独立探寻新知识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了解规律性是“认知—现象—定义”,而积极主动构建有意思情景,让学生带上难题去在玩耍中研究新思维,也恰好合乎了这一规律,能变学生处于被动地听为积极地学,不断加强学生的各种各样感观参加教学主题活动,去认知很多形象的事情,得到理性知识,并让学生从事情的现象中归纳出事物的本质特点,进而产生科学研究的定义。

例如,在教学除法时,势必要向学生解释“均分”这一定义,笔者先以“给主要表现不错的2个同学们颁奖”问题引进新课,随后让学生用自身手上的小棒替代教师的8枝签字笔,摆出教师很有可能传出礼品的状况,这下班里如同爆开了锅一样,学生们四人一组主题活动得十分热情,迅速探讨小结出了四种结果:一人得1枝,另一人得7枝;一人得2枝,另一人得6枝;一人得3枝,另一人得5枝;两枝人各得4枝。随后,正确引导学生探讨: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对比有哪些不一样?学生根据探讨,了解第四种分法每个人分到的枝数“一样多”,而这类分法也最公平公正,进而名正言顺的引出来了“均分”的定义。那样根据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玩耍”社会实践活动,把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起来,使定义细化,使学生领悟到“均分”这一定义的本质属性——每一份“一样多”,并产生数学概念。

二、应用学具,让学生在“玩”中学,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科学研究客观性数字排列组合和空间的科学研究,排列组合和空间在数学中互相渗入,互相转换。数学家华罗庚强调,数缺形时少形象化,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规定在科学研究数学题目时,把数形知识融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从数的层面用剖析的方式开展抽象思维能力,从形的层面开展抽象思维。根据学具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玩中学,就可以推动这一全过程的进行。

比如,学习除法时,可选用摆小棒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能力的全过程中感受。根据摆小棒感受剩余均分怎么分,使学生认知除法的算理,为此让学生把动手能力实际操作主题活动和坚式相对性,数学思想在实际操作中从形的层面开展实际思索后,逐渐衔接到数的层面开展逻辑思维,那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比较深刻地了解算理,也推动了学生抽象思维和思维逻辑的共享发展。

三、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提高协作观念,锻炼创新意识

伴随着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将来社会发展已愈来愈重视,可否与别人合作相处,可否合理地表述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可否用心聆听别人的建议,可否归纳和消化吸收别人建议等。因而,在小学塑造学生团结一致、融洽、协作相处的人群团队协作精神,日益表明出其关键的影响力。在教学全过程中,采用排序协作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协作观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争强好胜强,知识渊博,对不明的难题敏感,通常都怀着要试一试的冲动。那么要造成学生发自肺腑的好奇心,最先务必构建场景,让学生游戏中玩耍中提出质疑,勾起学生明显的冲动。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出示观察、以及正确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的学习环境,在心中点燃求真和创造的冲动。

例如,教学二年级有关计算的数学应用题时,教师要明确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个难题。一授课,教师提供下边的难题情景:教师要给咱班级的4个社团活动的成员,每个人发五个笔记本电脑。倘若你是教师,你一直在发本之前会思索什么问题?你能如何处理?请学生们探讨,学生探讨热情,积极开展。然后,学生陆续伸手回应,有的说:“每一个社团有几个人?”有的说:“每一个社团要发多少本?”有的说:“要买这种本,得花多少钱?”…… 课堂教学上学生们逻辑思维十分活跃,针对此,教师沿着学生的逻辑思维,问:“如果让你来设定这些条件,你是如何处理的?”这时候,学生又陆续举手发言。历经练习题的剖析和教师的适当点拨,迅速就能找到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恰当地计算出结果。在这里一课的教学主题活动,既让学生充足感受到变成学习主人的开心,根据自身的勤奋表明了知识的秘密,探寻出了知识的产生全过程,让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向深度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于实际抽象思维向抽象性、逻辑性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尤其是低学段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仍以实际抽象思维为主要方式,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在理性原材料的适用下才可以开展。教师用心的创设教学情境,充足激起学生的求真冲动,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充分运用其创造才能,进而激发学好数学的心愿,塑造学好数学的信心,使每一个小学生在数学上面能获得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龙. 小游戏,大智慧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巧用游戏[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17):145-145.

[2]朱君棋. 让小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大作用[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11):86-86.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路小學东校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游戏教学小学数学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