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体验活动中培养幼儿服务意识的有效策略

2021-09-13 09:50邓小芳
教育界·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验活动服务意识幼儿教育

邓小芳

【摘要】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基本通过实践体验活动来提升幼儿的自我意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参与逐渐形成基本的道德意识和是非观念。由此可见,以体验活动为载体的幼儿园实践活动为提升幼儿服务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体验活动;幼儿教育;服务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市2018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一般项目)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依托生活体验馆促进幼儿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B2018007)的研究成果。

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感知社会中不同事物的组成关系,从而逐渐形成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1]。体验活动是让幼儿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活动,能够使幼儿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意识。

一、培养幼儿服务意识的意义

(一)是幼儿成长的需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是幼儿成长的需要。幼儿处于认识世界的启蒙阶段,对各种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意识淡薄[2]。此时,教师将体验活动渗透于教学中,让幼儿亲身体会社会关系,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幼儿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从模糊到清晰、从清晰到深刻,实现深刻的自我认同。教师以体验活动为载体,能够帮助幼儿更加清晰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形成的机理,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3]。

(二)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提升幼儿的服务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幼儿能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达到内外统一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虽然其涉及的文化课不多,但能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幼儿从中感悟到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4]。幼儿在社会中成长,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

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通过体验活动让幼儿感受服务,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符合。在现代教学中,幼儿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具有特色的教学理念。当前,社会发展快速,需要具备服务意识的人才,在幼儿园时期开始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具有服务意识的幼儿以后能更好地以积极的心态、热忱的工作情感投入工作中[5]。

二、幼儿园中开展体验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重视

虽然当前幼儿园在教学中开展体验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未能对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引起重视,导致活动流于形式[6]。幼儿通过参与活动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长,思维也有所发展,但服务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并不明显。

(二)教育出发点存在偏差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而且现在的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点主要集中在开发智力上,忽视了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直接影响了幼儿动手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对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7]。而且一些家长对孩子比较娇惯,导致幼儿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更不具备服务意识。家庭对幼儿的影响是直接且深远的,因此,教师应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引导幼儿保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教师和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幼儿教育,对幼儿的教育要从开发智力逐渐转移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上,确保智力教育与动手能力培养相协调。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在发展幼儿智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

三、通过体验活动提高幼儿服务意识的策略

通过体验活动来提高幼儿的服务意识,其实质是让幼儿通过实际参与,在活动中感受世界万物的联系。体验强调的是直接感触,幼儿只有亲身经历,才能获得实际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观察、听、看、问来逐渐认识社会,获得社会情感。在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体验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以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为目的,设计和开展适合幼儿参与的体验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逐渐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从而为幼儿全面成长提供助力[8]。

(一)有序地组织幼儿参加社会活动

要想让幼儿认识社会、获得社会经验,提升其服务意识,教师应引导其直接参加社会活动,使其通过自主感受、自主经历,逐渐提升服务意识[9]。社会是一个大的团体,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服务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有序地参加社会团体活动,参访不同的机构,启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逐渐认识到服务的含义。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服务的认识还处于比较朦胧的阶段,用直接表述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组织幼儿参加服务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认识社会团体的作用和意义,了解服务的真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参加社会活动,如到大型賣场参加售卖服务活动,去火车站参加售票活动等。这些服务都是真实存在的,幼儿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能了解服务的真实内涵,对服务逐渐形成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服务意识是一种社会性意识,需要在社会中产生。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幼儿,科学有序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幼儿自制力较差,自身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教师应在活动前做好规划,对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考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注重日常体验活动的设计

参加社会活动虽然能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但是由于外界因素,教师仍应以日常体验活动为培养幼儿服务意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设计体验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10]。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设计的体验活动要有针对性,可以根据某个活动进行具体的设计,在其中渗透对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鼓励的语气引导幼儿参加活动,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班级服务。教师可以让幼儿担任值日生,并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如一部分幼儿打扫卫生,一部分幼儿倒垃圾,一部分幼儿给花草浇水。教师应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幼儿对负责的工作不够细心,教师可以给予其耐心的教导。在午休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服务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帮忙整理床铺,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

(三)设计主题活动

除了日常的体验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主题活动。比如,教师可以“为他人服务”为主题,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不同的服务活动,并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主题设计得更具趣味性,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我是家庭小主人”“我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我是爷爷奶奶的‘小棉袄”等主题活动。主题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具有明显的鼓励性。教师应抓住幼儿想要表现自己的心理,巧妙引导幼儿,让幼儿积极参加活动。“我是家庭小主人”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家中主动收拾自己的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擦桌子,从而提高幼儿的服务意识。

(四)科学设计游戏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将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与各种各样的游戏有机融合,让幼儿一边游戏,一边体验服务的内涵。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多种多样,教师要定期为幼儿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幼儿进行实践,并通过亲身体验提高服务意识。开店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常见的游戏之一,教师可以对开店游戏进行创新,指导幼儿开自己想开的“店面”,然后为他人提供服务。教师可给幼儿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如“花儿朵朵店”“幸福快餐车”“蔬果店”“糖果店”“鱼店”等。不同的店面提供的服务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售卖相应的“货物”,或者让幼儿体验其他“店面”提供的服务。为了让游戏更加逼真,教师可以适当收集一些道具,或者让幼儿提前准备一些道具,这些道具能够很好地帶动幼儿投入体验游戏中,让幼儿对服务有新的认识。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体验活动提升幼儿的服务意识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渗透服务意识,并开拓思维,为幼儿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顾颖.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J].教育(文摘版):17-18.

邵长旭.谈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 2013(20):171.

肖容香. 家园合作提高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探析[J].读天下(综合),2018(08):175.

张鸿宇,于婷慧.论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特点与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210.

卓斌斌.让服务回归自我,做更好的自己:探析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0(05):8-49.

刘诗云.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222.

夏秋萍.浅谈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提高大班幼儿服务意识的实践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89-90.

顾斐斐.儿童自我服务意识培养探究[J].成才之路,2016(30):17.

吴红霞.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提升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244-245.

李晓敏.浅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5(18):62.

猜你喜欢
体验活动服务意识幼儿教育
小学品德教学中体验活动应用之我见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谈如何让“体验”真正成为品德课堂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