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绘本“悦”读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1-09-13 02:02杨芳
考试周刊 2021年68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杨芳

摘 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效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帮助。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完善,那么将会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融入绘本阅读模式,借助精彩的画面和图画中的故事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阅读转变为“悦”读,以此来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文章主要分析小学语文绘本“悦”读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绘本悦读;教学对策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语文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同时认识和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绘本阅读来强化小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都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阅读,“悦”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助绘本阅读的优势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在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同时进一步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让小学生们可以真正地爱上阅读。

一、 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的意义

部分人会认为绘本只是一些较为简单且带有插图的阅读素材,这一认识是错误的。对成年人来讲,绘本是小儿科,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绘本不仅对他们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同时还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将绘本阅读方式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实现“悦”读。

其一,绘本阅读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绘本阅读与以往传统的纯文本阅读相比较有着新颖且有趣的阅读特征,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感官与视觉神经都可以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绘本故事深受小学生们的喜爱,其中有丰富的图片,语言表述也较为简洁,可以给小学生直观地展现故事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内容较为简单,但其中隐含着丰富的做人和处事原则,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小学生,对塑造小学生的价值观有极大影响,可以说是“悦”读开展的有效对策。

其二,绘本阅读可以调动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绘本阅读有着色彩斑斓且图文并茂的特征,纯文本的阅读方式会使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绘本阅读就可以改变这一现象。其内容主要是以精美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为主,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们的感官与视觉,既可以调动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三,绘本阅读能够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绘本阅读可以使小学生借助图片来联想内容,这对启发小学生阅读思维有着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见解,在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二、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诸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一味地讲解知识内容,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且科学的引导,也没有帮助学生挖掘文章背后所反映的情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们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来阅读文章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这样难以提升小学生自己的阅读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教师的教学模式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如阅读课堂教师都喜欢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然后在逐一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生字,最后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主题句。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但会打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 实现小学语文绘本“悦”读有效性的对策

(一)故事编纂 为学生悦读铺垫基础

绘本阅读为学生实现“悦”读提供了便捷的路径,在绘本中有诸多精美的画面,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助绘本中的画面来引导学生创编故事,可以让小学生充当小作家。小学生的思维都较为活跃,并且语言也十分丰富,喜欢表现自己。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这一特征来引导学生敢于描述绘本故事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在故事编纂时,容易出现表述不清或条理不清等现象,语文教师需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乌鸦喝水》这一课文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片,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述故事内容,教师可以说:“同学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那么今天的故事主人即为一只乌鸦,在乌鸦的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图片。”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第一个图片,学生随即开始小声议论,小红说:“在图片中我看到了一只乌鸦站在了石头上,它的面前有一个瓶子,瓶子里面装了一些水,我想乌鸦一定是口渴了,想要喝水。”接下来教师则可以出示第二幅图画,然后小明说:“这幅图画与第一幅图画的差别就是瓶子中多了一些小石头,而瓶子中的水也升高了,乌鸦终于可以喝到水了。”在这一背景下,说明小学生已经初步熟悉了两幅图画中的内容,下面教师则可以引导小学生将两幅图画的内容进行融合并进行故事编纂。这样的引导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创编故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班级中的学生都开始争前恐后地回答起来。在思考之后小花说道:“从前有一只乌鸦,它的羽毛是黑黝黝的,它在飞翔的过程中口渴了,想要喝水,它找了好久终于在一些碎石旁看到了水,但水在玻璃瓶中,因为玻璃瓶的嘴口较小,乌鸦根本喝不到,于是它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借助绘本中的图画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编纂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拓展小学生们的思维,进而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愉快地阅读。

(二)角色扮演 激活学生悦读情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听课走神等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传统且单一的语言来进行讲解,难以提升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厌烦心理。另外,小学生们也难以感受和体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因此,为调动小学生们的阅读情感,教师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对策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教学思想,同时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深入感受和感知故事情节,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们的悦读情感。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王二小》这一课文时,为使小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说:“这是一个小英雄的故事,同学们是否可以依照图片内容来演出故事情节,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挥。”大部分学生都想要扮演王二小,教师则需要科学划分故事中的角色,在确定完成之后,在邀请小学生们进行表演。在观看图面时,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故事内容,所以表演也相对顺利。在表演完成之后,小学生们的兴趣和情感都可以被调动。饰演八路军的李明说:“王小二真是值得我们的尊敬的人,他在面对敌人时没有害怕,反而还机智地带领敌人进入到了我们提前设置的包围圈中,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饰演王二小的张辉说:“我已经发现了敌人,但我已经来不及向八路軍叔叔报信了。敌人让我带路,我想这也许是机会,然后就将敌人带入到了八路军叔叔设置的包围圈内。”在这种情感激发完成之后,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们阅读文字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升华小学生们的情感。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