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10-12 03:27屈东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中职生

屈东玲

[摘   要]中职生的心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衍生的相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积极心理学领域提出的心理弹性理论能够有效地解决和处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寻找能够影响中职生应对危险处境的保护性因素成了时下相关教师重要的课题之一。文章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概括归纳出中职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展望意见。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0-0076-03

中职生是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一支特殊队伍,受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模式的影响,一些中职生的社会评价较低。受青春期、家庭、社会等的影响,近三成中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而,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受到积极关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关注个体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其一是危险性因素,即阻碍个体正常发展的逆境、压力等;其二是保护性因素,即能够促使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的各种因素及资源。保护性因素关系到个体是否能够成功地应对危险。因此,关注中职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体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等学业问题,家庭教育、父母关爱缺失等家庭问题,消极社交等人际交往问题有关,因而受到了学校和学者们的重点关注。

(一)学业问题

一些中职生是成绩较差的中考失利者。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这些中职生因学习基础比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而出现了不良的情绪或行为,具体表现为厌学、旷课逃学等。有效学习的缺乏,影响了这些中职生的智力发展。

(二)家庭问题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因生理与心理的不断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这使得中职生或多或少会与家庭成员产生冲突和矛盾,并想要在行动上、思想上逐渐脱离家庭成员的束缚。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中职生获得健康发展。然而,我国的家庭教育良莠不齐,缺乏一定的指导。有些中职生的父母忙于工作,疏于教育他们,这使得他们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容易误入歧途。

(三)人际交往问题

有些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会产生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绪。他们想要摆脱成年人的束缚,寻求和拓宽自己的社交圈,企图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安慰。然而,中职生阅历不足、不具备良好的是非判断能力,容易轻信于人。这使得他们一旦接触了消极的社交圈,便很难从中抽身,甚至有可能會步入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中职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中职生能否成功应对危险、逆境和压力等,关键在于保护性因素。因而,对保护性因素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定义

保护性因素是研究心理弹性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是能够帮助中职生成功地应对逆境和压力的各种因素。

(二)分类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保护性因素的内容进行了分类,而笔者通过探究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并参考相关文献,将中职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家庭以外的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是与个体相关的因素,是影响中职生心理弹性的根本性因素,可以说其决定着中职生是否能够成功应对危险。个体因素包含了智力、气质、自尊、自我效能感等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因素。

2.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均离不开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对个体的影响伴随个体发展的始终。家庭因素是指个体与家庭中的成员建立的情感关系及相处模式。中职生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的养育方式、中职生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家庭成员的经济情况与社会地位等均能够影响中职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3.家庭以外的因素

具体来说,家庭以外的因素指的是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包括与中职生成长发展相关的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城市环境、国家环境等。其中,学校环境是最重要的。中职生在学校中能否得到教师、同学的支持和关爱,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兴趣并获得愉快的体验等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弹性。

三、中职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研究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改变了从危险性因素的角度研究心理弹性的方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对保护性因素的研究中。一些国内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对心理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肖南译制、修订的心理弹性量表和本土心理健康量表,找出了能够增加心理弹性的变量,即保护性因素。经过多年努力,研究者们发现个体自尊、个体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因素、个体情绪和生活事件等涉及个体人格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生活事件等的变量,均对个体心理弹性产生影响,这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教师应认识到,问卷法仅片面地考察了与中职生发展有关的事件、家庭环境等,较少关注个体因素,忽视了个体因素对心理弹性的根本性作用。

四、作用机制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主要揭示个体在遇到危险性因素时,利用保护性因素成功应对,并最终适应的发展过程。目前,学术界总结归纳出Garmezy模型、Rutter模型、Kumpfer模型和Richardson模型等保护性因素的中介作用机制。在不同的模型下,保护性因素的中介作用机制不同,但大体上可总结为图1。当中职生遭遇危险性因素时,他们会调动其所拥有的保护性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出相应的保护性因素来应对危险性因素。中职生最终的应对结果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保护性因素的多少。中职生所拥有的保护性因素越多,心理弹性就越高,成功应对的可能性便越大;反之,则可能会出现应对失败,最终适应不良,不能健康发展的情况。

五、对策建议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其心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增加了处理其心理问题的难度。因此,需要基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家庭以外的因素,帮助中职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弹性,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是影响个体心理弹性的根本因素,是最具有能动性、持续性、稳定性的保护性因素。中职生需要认识到自身才是建立心理弹性的关键所在。高自尊、高智商、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不良环境,应对危险因素。因而,中职生需要对自身有良好的认知,有效接纳自我,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增强自我效能感;需要主动学习问题解决策略和困难应对方式,积极主动地化解危险处境和心理压力。

(二)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是中职生最重要的心理支柱,中职生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相处模式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弹性。婴儿期的安全依恋、父母适宜的教养方式和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等能够帮助个体探寻到保护性因素,进而建立良好的心理弹性。因此,家长需要为中职生创设一个舒适、和谐、具有凝聚力的家庭环境,需要减少与中职生的冲突,积极进行平静而有效的沟通,从而帮助中职生安全地度过青春期,帮助中职生掌握有效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最终能够成功应对危险处境和心理压力。

(三)家庭以外的因素

学校生活占据了中职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因而,学校是帮助中职生寻找保护性因素并建立心理弹性的主力军。首先,学校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间的互帮互助,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更好地缓解因学业、人际交往等产生的压力。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能够给中职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若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关注,便能收到学生积极的反馈。学生会因此更加努力地成长为教师所期望的樣子。因此,中职教师需要给予中职生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从而帮助中职生建立自信,不断地完善自我,找到更多的保护性因素。最后,学校需要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适当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以有效促进中职生主动地去学习,推动中职生的智力发展,使中职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扩大自己的积极社交圈,与更多积极向上的人为伍。

保护性因素是影响个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能够帮助个体成功地应对不良处境。中职生的成长受到自身、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影响。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手段帮助中职生有效地认识保护性因素。中职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有效认识保护性因素的重要性,并形成高心理弹性,进而能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成长为一个拥有较高心理素质的个体。

[   参   考   文   献   ]

[1]  何永东,任家树,卫萍.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1):137-144.

[2]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6):1091-1094.

[3]  王倩,张津凡.国外心理弹性研究的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9(18):140-141.

[4]  袁月,卫虹,于洪.中学生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8):17-23.

[5]  仇云霞.技校学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9(18):125-126.

[6]  郑敏.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的新视角[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3-126.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中职生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