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1-10-12 10:18王小禾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王小禾

摘要:新课标十八个任务群中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研讨”着重强调了教育要关注传统文化,而历史典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优势途径,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可以提高古代诗文阅读教学质量,又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针对性提高。

关键词:历史典故;古代诗文;语文教学;高中

一、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典故二字连用最早可追溯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原指旧制、旧例,同时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今义已有较大变化,从《辞海》的释义可见一二:1、典制和掌故;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简言之,典故一般指古代的一些故事,能考察到其来历的一些词语,或者是具有教育意义并且大众都耳熟能详的一些事件等。

历史典故讲求精炼、通俗易懂,其是古代诗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同时能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而在今天的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还是注重于实词、虚词、句式、手法、篇章结构、写作特色等的教学,忽视了文章的创作因由、文化常识、人物背景等一系列与历史典故相融合的教学。而新课标十八个任务群中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研讨”着重强调了教育要关注传统文化,而在此过程中历史典故的渗透就显得极为重要,历史典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优势途径。重视历史典故一举多得,不仅能提高古代诗文的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历史典故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教学中的意义

历史典故应用于古代诗文中,能使诗文内涵丰富、语词精炼、创新奇意境、展含蓄情感,赏析历史典故自是教学环节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其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可简要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的认知与思考的表达,其与作者的经历密不可分。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应用了昭君出塞、细君公主和亲两个典故,“画图省时春风面”出自《西京杂记》中的“昭君自持容貌,都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人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 “千载琵琶作胡语”出自《古今乐录》中的“初,武帝以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昆莫,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送明君亦然也”王昭君貌美却远嫁匈奴,终生不能回故乡,而诗人自己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华,却不被重用,经受安史之乱漂泊他乡。

杜甫因上书惹怒唐肃宗受排挤被贬谪,正是诗人自己的遭遇和王昭君、细君公主悲剧命运具有相似性,所以选择如此历史典故是为了抒发自己仕途不顺、颠沛流离、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悲愤怨怼之情。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诗中这两个典故,很难理解其句用意,也就不能了解杜甫的处境,所以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们真正地理解历史典故以及作家应用典故的意图,把典故和作者的写作背景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倾向。

尤其在阅读一些主旨隐晦的作品时,就“更应该注重对典故原意的追寻和诗人择典使用时当下语境的重建。”知人论世而后知其诗命意之所在。不了解其历史典故就做不到知人论世,从而也看不出作品情感脉络也就品不至佳。

(二)探寻情感,洞悉主旨

古诗词言简义丰,为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作者需要在寥寥数语中尽可能的表达出意蕴与情感。借助历史典故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引用典故中的故事或者词语,以扩大诗词的意境和增加诗词的内涵,虽然只有几个字却暗藏着深厚的意义。对于鉴赏者而言,紧抓历史典故,便能探寻情感,洞悉主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六个典故,表达了词人怀古、忧世、抒志多重情感。其中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引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臣谎称:“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倾之,三遗失矣。”赵王以为廉颇已年老不中用,最后没有再任用他。辛弃疾选用廉颇的历史典故,就是为了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报国心,以及自己愿为国家的振兴尽全力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愿望,在我们熟悉廉颇老将军的历史典故后,即可读懂作者那惆怅、郁闷、愤慨的内心。

曹操《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同样出自司马迁笔下,引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本意指周公吃饭时唯恐接待贤才迟慢,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这里曹操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会像周公一样的礼贤天下的诚心。

结合以上举例,教师在讲授富含历史典故的古诗文时,切记要引导学生仔细地咀嚼品味,真切感受典故的语言材料,深刻地体会典故富有的含义,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从而达到探寻情感,洞悉主旨的目的。

(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苏轼《前赤壁赋》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援引屈原的《九章》中的《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屈原诗中的“美人”象征的是楚君王,苏轼典故中所谓的“望美人”,也是表示自己虽被贬官,但依然眷恋着朝廷。“香草美人”的典故不仅能让学生走进屈原笔下风雨飘摇的楚国,还能感受到受 “乌台诗案”影响下,文豪苏轼那含蓄地的情感,渴望重用的心境。

有些典故能拓深到多篇诗文,其意蕴也不完全相同。我们可以把它们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去选择、去甄别,而这个判断的过程恰恰是学生理解作品、品味思想情感的过程。在经历了这个过程后,学生会对历史典故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对用典的效果体会得更加充分,对作品理解得也会更加深刻。同時鉴赏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探索的兴趣也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对于能否激发学生对历史典故的兴趣,笔者对24名语文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在高中古诗词典故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自己唱独角戏,只是一味的讲解所谓的重点考试内容,很少会考虑学生的文学基础或者是否感兴趣。考试时很少涉及典故的考点,即便有相关题型,学生只需记住用典普遍的修辞效果,就完事大吉了,57%的学生学习历史典故仅仅是为了背诵,很少去动脑思考典故的原意在新的语境之下所产生的更深刻的含义,也很少去体味作者高妙的表达技巧。

大量的阅读是典故积累的主要渠道,这对于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很难实现,导致学生的积累缺乏,知识链接不上,使教师们只能主讲到底,造成学生越来越依靠老师的供养,对于深究典故语言,品味典故在作品中的深刻用意没有主动探求的兴趣。典故积累的缺失,使古代诗文的学习更具艰难,越是艰难学生就越不愿主动阅读积累,如此恶性循环,古诗文的学习便成为了负担,令学生“苦”不堪言。

而历史典故的学习不仅仅提升学生古代诗文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还能使学生语文素养有整体的提高。杜甫曾提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学生在平常古诗词学习中有积累典故的习惯,在议论文写作的时候论据就可以信手拈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学生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典故,还应该养成积累典故的习惯,把典故应用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丰富素质教育形式,重视传统文化的培养。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