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控制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2021-11-10 02:34卢苗苗
关键词:癌痛障碍实验组

卢苗苗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 蚌埠 233000)

癌痛为恶性肿瘤的典型症状,且作为最常见的肿瘤并发症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疼痛学会确定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疼痛发生后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感觉与心情[1].尤其对恶性肿瘤的患者而言,患者发生的癌痛大多数为重度癌痛,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生活质量[2].同时,癌痛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还会增加其心理负担,诱发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因此,本文对癌痛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控制及睡眠障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所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55.42±2.19)岁;病程4~9个月,其中胆囊癌1例、胰腺癌2例、直肠癌7例、胃癌6例、乳腺癌4例、肺癌4例、原发性肝癌5例、食管癌1例.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4.39±2.31)岁;病程4~9个月,其中胆囊癌1例、胰腺癌1例、直肠癌6例、胃癌7例、乳腺癌5例、肺癌3例、原发性肝癌6例、食管癌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均衡性佳,存在可比性(P>0.05),且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同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临床恶性肿瘤的评判标准;预计生存时间高于3个月;短期内不考虑接受化疗的患者;患者本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精神认知情况存在障碍;对止痛类药物过敏或产生较强的抗药性;预计生存时间小于3个月.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规范化癌痛处置.叮嘱患者定时服药,严格遵守医嘱给药,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饮食情况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

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癌痛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癌痛评估,派遣专业评估人员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发病情况及疼痛时间等情况进行记录评估.随后,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药物,并时刻关注患者的动态与排泄情况.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对排泄物的干预等[3].在此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时刻记录患者的镇痛情况及肢体的活动情况等.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的护理干预,避免患者因受疾病的折磨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耐心与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疼痛控制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与未控制.患者在干预后无明显痛感为完全控制;患者干预后痛感明显减轻,可正常生活与睡眠,为部分控制;患者干预后痛感仍然未减轻,无法正常生活与睡眠,为未控制.同时,对患者睡眠障碍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分数0~21分,分值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3.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PSQI评分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且实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情况对比(±s)

注:组内比较a P<0.05,组间比较b P<0.05.

组别 催眠药物应用日间功能障碍 睡眠障碍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质量对照组(n=30)干预前 9.59±1.989.78±1.679.78±1.909.26±1.839.74±1.929.39±1.759.33±1.85干预后a 7.22±1.027.28±1.127.23±0.877.20±1.287.39±1.057.28±0.877.26±1.30实验组(n=30)干预前 9.52±1.979.58±1.409.26±1.579.43±1.849.42±1.809.55±1.669.85±1.79干预后ab 6.22±0.636.16±0.406.12±0.226.02±0.216.23±0.276.25±0.526.10±0.34

3 讨论

疼痛会严重会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精神、情绪、生活、社交等方面.在疼痛医学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疼痛护理工作,并提出了疼痛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作用和重要性[4].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疼痛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PSQI评分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且实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癌痛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可行性极高,有利于该类患者病情的控制及后续治疗.该结果与马建军等[1]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一致性.

综上所述,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控制,且可明显改善其睡眠障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癌痛障碍实验组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的实践与成效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