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第一场雕塑展”

2021-11-23 08:43黄远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阶策展展品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项目式教学法(PBL)开展活动。通过对美术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整合,设置基于学生真实情境的“项目”,学生在这些项目中自主探究、沟通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对于艺术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画画儿,获得的也不仅仅是一些技法,而是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的养成。而高阶思维对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甚至是生活中一些問题的解决都是有帮助的。

一、为什么选择项目式教学法(PBL)

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21世纪技能,最重要的是它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实际上学生会喜欢从事这些项目,在完成这些项目时会更加愉快。尤其是艺术学科,因其特有的学科特征,被认为是非常适合使用这一教学方法的科目。

二、如何推进项目式教学

以《我们的第一场雕塑展》一课为例,本课是《公共雕塑新天地》单元最后一课,也是雕塑模块最后一课,需要将学生在各主题单元中创作的雕塑作品和最终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基于此,我设计了一个以开放性、场景式课堂引导学生完成策划一场雕塑展的项目。学生在学习雕塑展陈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展览资源和场地设备,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学做策展人”的项目任务。

对于项目的策划,需要教师做好通盘考虑。要预测最终结果,考虑中间过程,通过以终为始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知晓这节课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对应课标要求,确定目标是:学生通过参与这一项目,能掌握雕塑展的作品陈列方法,积极参与展览的筹办,包括合理摆放展品,使展览具有空间美感,并为雕塑展提炼出一个主题名称。

上这节课之前,我首先带领学生参观了一场艺术作品展,布置学生完成“展览调研报告”。学生带着任务参观,会特别留意展览的主题、序言、展陈方式、灯光布置的特点。

回到课堂,学生汇报参展调研报告。(图1)我提出接下来学生们要做的项目——学做策展,完成“我们的第一场雕塑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该如何推进项目呢?

1.设计驱动问题

思维大师杜威认为:高阶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由“难题和疑问”或“一些困惑、混淆或怀疑”引发的,高阶思维的发生就是反思—问题生成—探究批判—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问题是开启高阶思维的最大动力。

驱动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课标》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我结合《课标》相关内容与本项目的主题,提炼出一个驱动问题:“如何像策展人一样思考和行动?”激发学生参与。

之后通过真实雕塑展的案例,学生探究布置雕塑展的要点——“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背后真正考虑的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与布展的关键词又有怎样的关系?驱动问题像灯塔一样,指引学生朝着项目的最终目标前行。

在探究一场真正的雕塑展的过程中去找寻问题的答案,学生找到了主题、序言、展品介绍、展陈方式、灯光布置这五个与策划和布置一场展览有关的关键词。

如果说这五个关键词是策展人的行动,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关键词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首先,展览中观展人群是展示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展览中,人的基本行为是观看与行走,他们通过观察、体验、互动、交流,最终完成信息传播的过程。那么“人、展品、空间”便构成了展览中的三大要素。(图2)这三者的关系又是什么呢?通过展示三要素关系图并说明: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与展品的关系、展品与空间的关系,是一场展览所要思考的核心内容。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三要素和五个关键词的关系图。通过关系图的思考和整理,学生学会如何像策展人一样思考,将知识体系化、内化从而吸收。

2.调研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就相当于提供工具的人,把各种调研工具和方法交给学生,学生根据项目的各阶段任务,选择使用相应的学习工具和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和运用多种学习工具,有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学习,以适应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如针对策展活动的学习工具 “展览策划书”(图3)、“策展工分图”(图4)等,呈现一场真正的、真实的展览,这不仅有利于规划有效的项目评价,而且便于合理分配时间。

3.解决问题

在这个项目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像策展人一样思考和行动。在第一个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已经了解了策展是如何思考的,基于空间、展品和人的关系,结合课堂所提供的真实环境和雕塑作品,完成展览策划书,包括确定展览主题、书写序言、设计制作展签、绘制平面布局图、思考灯光布置等。而这其中最有难度的部分是展览主题的确定,所以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参展的雕塑作品,从传统到现代,甚至有的是指向未来的概念雕塑。建议他们在确定主题的时候不妨从雕塑的边界和可能性进行思考和探究。之后提供给他们相应的项目工具,几组学生分别完成了每组的展览策划书。

第一组的主题是“匆匆”。他们思考的视角是社会进步带来艺术的迅速发展,越发多元化的世界中产生了更加多样的角度。传统艺术表达形式与创新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火花。第二组的主题是“边?界”,从时间的角度来思考雕塑边界。展览的关键词是独行、棱角、象限,也对应着相应的展陈方式。第三组的主题是“石?无边”,思考的角度是雕塑的历史进展,从石头开始思考,它是最原始的雕塑材料,同样代表实体、可见的一切形式;“无边”代表雕塑的未来,光、声音等都可能是未来雕塑的媒介。

之后,我以展览策划书的可实施性以及是否很友好地实现了“人、展品、空间”三者的关系为依据,让学生采取投票的方式,从三个方案中选出一个作为班级的共同方案,并在正式布展之前,学生讨论进行完善。

经过讨论,学生最后整合的意见是:第一组的立体展签设计很有创意,可以考虑加入到班级方案中,建议把原来的“石?无边”改为“实?无边”,因为石头的石字感觉限定了雕塑的类型,而“实”则更广些,涵盖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加符合主题的解读。

4.最终呈现

本项目的最终呈现就是展览本身了。按照策展方案,实施策展,引导学生开始分工布展。请之前每组负责主题、序言、展陈方式、灯光的同学组成新的一组,开始负责各自承担的部分。根据展览策划书的内容布展:有的学生书写主题和序言,其间有可能会出现序言不突出主题的问题,教师予以引导和纠正;有的学生根据雕塑的种类、大小、材质等进行分类,并摆放于合适的展台之上,按照平面布局图进行摆放,其间有可能出现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参观体验的现象,我也会给出建议,但如果学生出于特殊的思考,可以给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我会尊重学生的决定;有的学生调试灯光;有的学生书写展签并放置;有的学生准备开幕词;有的学生设计电子海报。(图5—图7)

当布展结束之后,像真正的展览一样,请学生主持人主持开幕。(图8)以下是学生撰写的展览开幕词:

实?无边界

很久很久以前,一次石头与石头的撞击,开启了整个石器时代。从此,我们知道了世间有一项技艺叫作“雕琢”。或许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撞击中,我们碰撞出了对美的理解、对于世间万物的思考,最终这些碰撞凝结为了“雕塑”这一类艺术。

便如碰撞出的火花无法控制其炸裂开的样子,“雕塑”这一点星星之火,在上万年間绚烂自由地燎烧出了一篇篇出人意料的华章。而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却越来越忙,鲜少再有时间欣赏那些雕琢出的艺术。或许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走进博物馆、走进雕塑展厅,沉浸于整个艺术空间中,以此来静下心神,欣赏雕塑。

这一次,我们班所有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起与雕塑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碰撞,碰撞出的火花或许稚嫩,但我们还是希望能以雕塑展的形式,让更多人去感受雕塑的魅力,去思考艺术与万物。

看似愈来愈无边界的艺术,是否真的已无边界?这个问题我们或许现在无法给出答案,但我们将这个问题的思考融入了整个展览之中,希望观展的各位可以与我们一起在展览中思考。或许答案就在前方。

策展布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了像策展人一样思考和行动,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有充分的获得感。他们自主运用美术及跨学科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有美学修养的提升,更有高阶思维的养成,尤其是对雕塑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作者简介:黄远,北京中学。

猜你喜欢
高阶策展展品
展品被盗了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策展哲学》
一个问题的两个状态:关于青年策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