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2021-11-30 00:53内蒙古通辽新城第一中学幼儿园白塔娜
青年心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指南幼儿教师幼儿园

内蒙古通辽新城第一中学幼儿园 白塔娜

在目前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音乐活动属于比较重要的一种,并且占据重要的地位,因而需要幼儿教师有效开展音乐活动。就目前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而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及应用价值,可实现音乐活动的更理想的开展,可确保音乐活动的开展得到更满意的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注重《指南》的应用,且需要积极实现其有效应用,为更好进行幼儿培养提供支持。

一、当前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一)音乐教学设备不足

我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园中只有电子琴或钢琴、铃鼓等音乐器材,此外不具备别的音乐设备。一些音乐设备由于得不到更新或维修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由于设备不足,常常会影响教师的音乐教学效果,也会影响音乐活动的组织效率。

(二)音乐教学的参考资料不足

教学参考资料能够有效帮助教师理解和整理教学内容,使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促进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工作任务比较重,也很少有精力研究如何写教案,一般都是直接借鉴网络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调查反映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借鉴的资料非常有限。这种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符合幼儿的身心特征,制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合理。

(三)音乐教学的形式单一

通常音乐教学中的活动仅仅只教学生唱歌,韵律教学、音乐欣赏和音乐活动极少组织开展。有部分教师表示,由于唱歌教学实施起来比较容易,备课和课前准备工作也比较简单,因此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幼儿园,音乐课堂上组织活动的机会更少,完全没有按课程标准开展音乐活动。

二、幼儿音乐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及意义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就目前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音乐活动的开展而言,其价值及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音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及素质,而音乐素质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是极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活动可使幼儿了解及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还能培养其音乐情感,增强幼儿对音乐的体验及感受能力。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性格

在新形势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除需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之外,还需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在实现音乐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使其了解及掌握音乐知识,形成积极、开朗的性格,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使幼儿培养目标更好实现。

(三)音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幼儿实现更理想的发展。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音乐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组织音乐活动。就目前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开展而言,需要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基础,而《指南》可以为音乐活动的组织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因而幼儿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合理应用这一教育理论。

三、《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一)引导幼儿在生活化情景中感受音乐

对于音乐这一艺术而言,其具有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其一,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其二,音乐的具有表达情感、传达情绪的作用。针对音乐艺术的特点,《指南》中指出,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活,应当让幼儿接触自然与生活,在大自然与日常生活中来感受音乐之美。所以,幼儿园教师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应当注重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元素,使音乐活动与幼儿生活实现有效整合。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在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来大自然的乐音音,让学生认真听这些声音,然后通过绘画形式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以具象的方式将情感表达出来,从而使抽象的音乐具体化。

(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体验音乐

《指南》中指出,对于幼儿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幼儿教师都应当理解并尊重。儿童审美心理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及体验,往往会采用形象且具体的方式。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展中,为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幼儿教师应当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每个幼儿都具有独特性。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儿童成长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创造机会,使幼儿能体验各类音乐,使每个幼儿都能好好地感受音乐,以实现幼儿音乐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的时候,要多鼓励儿童,促使其通过多种渠道体验音乐。比如:在《大拇指》这首儿歌的歌唱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讲述方式、歌唱方式及游戏方式将这一音乐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感受这个音乐作品,从而达到满意的活动效果。

此外,还要保证音乐活动的组织方式具有灵活性及多变性,教师可通过全班指导、小组指导、个别指导以及区域活动等多种方式组织音乐活动,从而使幼儿能够通过互动中对音乐具有更理想的体验。比如:在《杨柳青》这一乐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幼儿发展水平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乐器,并且指明节奏要求,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表演这首乐曲,使每个小组的学生能够对这一乐曲进行有效训练,增强音乐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小组之间及学生个体之间能够也能够实现有效合作,在完成教师要求的同时,对于音乐内容也能够更好体会,从而使音乐活动的开展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引导幼儿自主表现及创造

组织幼儿园音乐活动时,教师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幼儿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而这些想法基本都是发自于内心的,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体会到满足感及愉悦感,这是幼儿在音乐活动的充分投入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南》中的比较重要的一点。幼儿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及想法,对于幼儿的表达应当保持尊重,以满足音乐活动开展的实际需求。

幼儿园开展音乐活动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各种乐器及道具,让幼儿自主发挥。幼儿利用这些乐器及道具再现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实现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注意,尽量不要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干预,以免限制幼儿个人潜力的发展,只需要在幼儿确实需要帮助的情况下给予其一定引导即可,若过于干涉学生,反而会对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及在音乐方面的感受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有效实施多元化评价

《指南》指出,在幼儿的教育及发展中,需要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其能够提升自我认知,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因而在音乐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幼儿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方面,应当改变以往过于简单的评价方式,对于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评价,对于儿童的情感表现及情绪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够使幼儿的评价更加全面完善,也能够促使幼儿加强自我认知,使幼儿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改进,实现其音乐水平的有效提升,进而实现幼儿的理想发展。

在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及良好发展,必须有效开展各类有益的教学活动,音乐活动就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活动,在促使幼儿良好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因此,幼儿教师应当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有关理论,组织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为学生音乐水平及素质的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为后续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指南幼儿教师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