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构

2021-11-30 00:53福建省福鼎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卢洁琛
青年心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福鼎园本建构

福建省福鼎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卢洁琛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按照国家与地方政府课程的基本精神要求,结合幼儿园的特点而开展的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而形成的适合本园特点的、有利于幼儿学习发展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园本课程把握了幼儿园和幼儿的特点,彰显了幼儿园特色办学理念和育人宗旨。将本土生活与本土文化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幼儿对本土生活与本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丰富幼儿的学习素材,拓展幼儿的视野,实现课程育人。

一、幼儿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特征

幼儿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呈现出对本土文化的有效整合性,实现了课程内容设置的主体统整化。本土生活体验课程在把握本土生活和本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土文化的类型与表现形式,以本土文化的类型为抓手,将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进行主题统整化地梳理。在教学实施上,具有灵活多样性。

与幼儿园所开设的常规课程不同,幼儿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园本课程的实施本来就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特别是当园本课程是关于幼儿本土生活体验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时。在幼儿学习层面,体现了实践性与适宜性的高度统一。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是需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其中的,幼儿教师在本土文化园本课程建设中是绝对的主力军,但是在对课程的素材搜集、文本把控、内容丰富等方面,需要与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完善课程内容的科学建构。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层面,倡导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相关校外人士均可被视为课程建构的主体。

二、幼儿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建构的原则

建构幼儿本土生活体验的园本课程,应遵循兴趣导向、经验丰富、过程参与、回归生活、文化育人等五大原则,以进一步发挥园本课程在彰显园本文化的特色、提升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能力、丰富幼儿本土教育的内容、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拓展幼儿视野等方面的作用。

(一)兴趣导向原则:关注幼儿的兴趣拓展,根植其文化背景

关注幼儿生活的文化特点,挖掘幼儿本土生活中极具教育意义且利于幼儿学习的内容,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为导向,使原本是幼儿所熟悉的本土生活元素在课程教学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以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构而言,对本土生活和本土文化中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那部分内容进行改造,使之适应幼儿园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是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建构的难题。而坚持兴趣导向的原则,一则有利于解决课程编制的这一难题,另一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彰显园本课程对幼儿兴趣发展的关照。

(二)经验丰富原则:立足幼儿的经验增长,促进其学习发展

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是基于丰富幼儿的经验,拓展幼儿在国家课程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弥补国家课程在本土生活文化教育这一方面的欠缺等方面的考虑而编制的课程。因此,在本土生活体验的园本课程建构中,坚持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为原则,聚焦幼儿的形象思维和经验思维的特点,分析本土生活中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以进一步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感知。我园教师在福鼎本土生活体验课程的建构中,立足幼儿的经验增长,设计了本土活动体验课程,并将课程内容分为传统节日、亲子活动和传统游戏,借助活动来加深幼儿对本土生活的体验和认知。

(三)过程参与原则:注重幼儿的过程体验,引导其实践参与

幼儿学习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重在过程体验,因此,对教师而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本土生活体验的园本课程中,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要淡化对学习结果的关注,指导幼儿在参与活动中形成对本土生活的直观和真实体验。因此,在本土生活体验课程的建构中,教师在确定内容、设计本土生活体验活动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幼儿树立重在过程参与,重在获得积极的活动体验。过程参与是推动幼儿主动去学习本土生活体验课程的旨趣,是提升幼儿获得对本土生活文化积极体验和认知的要求。

(四)回归生活原则: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深化其文化认知

本土生活体验课程与幼儿本土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旨在提升幼儿对生活世界的关注程度,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本土生活中有许多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教育意蕴的元素,而在贴近幼儿生活这一方面,有些本土生活中比较难以适合幼儿学习的元素和活动以及儿童难以真实体验的元素可以编进本土生活体验课程中,但是在体验情境的创设上,可以请专业人士来课堂做讲解,也可以通过视频介绍等形式,让幼儿获得大体的了解。

(五)文化育人原则:浸润幼儿的文化心田,升华其文化认同

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构并非仅仅是为了完成园本课程而进行的。对于园本课程建构而言,课程建构与实施并非全部,因为课程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建构本土生活体验的园本课程,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以课程文化的形式,实现以文化人。因此,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理应遵循文化育人原则,潜移默化地熏陶幼儿的情感,从而浸润幼儿文化心田,升华幼儿对文化的认同。

三、幼儿本土文化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构策略

幼儿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构应从营造本土文化体验的环境、筛选素材、分类规整本土生活文化、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等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创设良好的本土文化体验环境和条件,充分利用园本资源

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和素材,为幼儿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创设良好的条件。幼儿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可利用的资源,比如电子资源、家园合作资源等,改进与完善园本课程,丰富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素材与内容,为课程的建构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园本课程的教学,为幼儿体验本土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对福鼎本土生活体验课程的建构中,教师利用园内资源,创建了功能性的生活实习场,打造温馨的室内文化环境,让孩子在场景虚拟、角色和行为真实的环境下体验,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建构新经验;打造具有福鼎本土特色的班级环境,逐步形成一班一特色、每班一场馆的生活体验化班级环境。

(二)加大对本土生活资源的挖掘力度,筛选适宜儿童学习的素材

本土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幼儿去体验和学习的素材资源,然而这种素材和资源并非直接就能走进幼儿本土生活体验课堂,因为有些素材可实施、可获得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对有关素材予以深度筛选,结合园本课程的特征与建构原则,加大对本土生活资源的挖掘力度,使之适应幼儿学习特点,做到有所精简和取舍、有所改编和创新。在对福鼎本土生活体验课程的建构中,福鼎实验幼儿园的教师深入思考本土文化中哪些素材是有利于幼儿去学习的,最终筛选出福鼎本土生活中的本土风光、传统艺术、饮食文化、民俗民风类等极具代表的本土生活文化,并对其进行深入开发。

(三)适应幼儿学情和本土文化特点,分类整合本土生活文化

将本土生活进行分类与主题统整,以明确的核心主题使本土生活与课程有机联系起来,有助于幼儿感受本土生活的丰富内容和表现形式,提升本土生活体验课程的系统性。这种分类规整本土生活文化,要基于对幼儿学情和本土生活文化的特点来进行,其步骤往往可分为:分类,确定主题;搜集素材;设计相应的活动来完善主题内容。在对福鼎本土生活体验课程建构中,教师进行主题分类,将课程整合如下内容。

风光类:太姥山、白琳古民居、福鼎江滨、桐城八景等。

民俗民风类:元宵节沙埕铁枝、中秋节赛龙舟、前岐跑马灯、鱼灯等节日习俗活动。

饮食文化类:福鼎特色小吃、福鼎乡镇美食、福鼎白茶。

音乐艺术类:音乐(畲族舞蹈、畲族歌曲、福鼎木偶戏等);美术(福鼎饼花、福鼎剪纸等)。

民间游戏类:包括民间游戏“猴子摸蛋”“抬花轿”等。

社区文化:社区文化资源、社区教育资源等。

(四)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完善本土文化生活课程体系建设

在本土生活体验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中,幼儿园教师积极举办家园合作交流会、家长学校培训班和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并参与本土生活体验课程的开发,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当中,适时适量地渗透乡土教育、爱国爱乡的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以此拓宽教育渠道,实现家园共育合力。

总之,本土生活体验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多元主体合作参与,结合幼儿的学情特点对有关素材和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改造,使之促进幼儿和幼儿园的发展。

猜你喜欢
福鼎园本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江小波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福鼎举办第九届白茶开茶节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福鼎白茶王 白毫针刺芒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