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021-11-30 00:53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错题导图数学知识

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 陈 芳

小学阶段的高年级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开发思维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生活,实现自我价值。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逐渐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未来学习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深入研究并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维导图与数学思维能力的概述

思维导图是1970 年由一位心理学家提出,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主要是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从一个中心点向外发散的结构图,既包含了左脑理性思维,又涉及了右脑的感性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通过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将数学思维活动以一种更加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全面展现出整个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很迅速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与结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数学思维能力与认知技巧建立关系,让学生从抽象的知识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所以还是要加强对学生这一能力的训练。在小学数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并促使学生完善自身数学知识体系,以全局视角看待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更快速地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与逻辑,逐渐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将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再对其进行点评,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导图中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

(二)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一直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尤为明显。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通常成绩比较好;而欠缺这一能力的学生,如果拥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其成绩也不会低;相较而言,基础知识不强、思维能力不高的学生,则很难在数学成绩上有所突破。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尤为重要,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掌握数学的各项基础知识以及潜在的逻辑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

(三)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加强了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倡将数学回归生活,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作用下,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时,仍难以有效转变教学的内在本质,也就无法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再结合相关的情境教学方法,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四)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理念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学校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加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然而,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仍是以单一的教学目标为主,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导致学生的成长受限,难以建立完善的人格品性,也无法凸显学生的个人价值。针对此种现象,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现状,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与内容,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巧用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以发展,教师不但需要对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讲解,更需要注重数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构成体系。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优化数学知识结构,针对数学难点问题,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其中隐藏的部分展现出来,就能让学生了解这个知识点囊括了哪些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复杂的知识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比如:在“分数除法”的学习中,学生仅靠书本内容的理解以及教师的讲解,很难对该内容印象深刻,也无法与前面的内容进行有效联系,而如果运用思维导图将分数除法进行拆解,先从分数乘法导入,之后再进行分数除法的融合,就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该部分的内容,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又能增强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梳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建立自己的记笔记习惯,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笔记梳理,学会运用思维导图将自己所学知识点用图形结合的方式构建出来,熟练之后学生就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记笔记时间,相对传统的记笔记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更有效果,学生还能根据自己的习惯对思维导图进行创新与优化,以更好地帮助自身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分数乘法”时,有的学生会直接从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展开分支,有的学生则会更加细分,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计算法则两部分展开分支,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自身的知识点,教师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他们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下进行数学的高效学习。

(三)应用思维导图建立错题集

错题集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的一个良好渠道,将错题记录下来,在教师的讲解之后,再进行解答,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对于该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进行自我改进。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很多学生的错题集并不完善,不会对同类型的错题进行有效划分与归类,导致错题集失去本身的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错题集进行创新,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错题记录方法,可以结合思维导图构建自己专属的“错题思维导图”,让学生对自己的错题有一个更加系统清晰且全面的认识,找准自己之所以做错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当再次面对同样类型的题时就能迎刃而解。另外,这种方法也能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并结合小学数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融入思维导图,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增强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踏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错题导图数学知识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