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

2021-11-30 00:53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荆建军
青年心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职业高中机电实训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荆建军

机电专业是集机械、光学、电子、信息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设计、改造、调整、维修机电设备的能力,熟练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能力与制作简单零件的能力。因此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应对进入岗位后的高要求。

一、职业高中机电专业的发展现状

职业高中以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为目标,为很多学子提供了学习知识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将学生打造成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而职高的机电专业,直接对接社会用人企业,与国家工业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息息相关。为了使学生毕业后尽快投入生产生活,职业高中开设的课程都是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此,下文将具体从三个层面探讨职业高中机电专业在实际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干预过多

在专业实训过程中,存在教师干预过多的情况,这会造成学生在操作中能够自主发挥的空间有限,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会降低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目标,将实训中所有工具、设备以及相关操作的方法全部清晰地罗列出来,并一步步将操作的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规定,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这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层面来说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究其根源,职业高中教师还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贯彻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自主发挥和思考的机会,这样无法检测出学生学习的成果、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无法进行有效评价和反馈。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一定发挥的机会,让学生从材料、工具的准备,项目策划的设计与实践等都可以独立操作完成,这样对学生实践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都有很大助益。

(二)实训设备更新慢

实训设备是机电专业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硬件设施,但是部分院校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实训设备的性能无法满足当下时代发展以及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限制了学生的操作空间,客观上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实训设备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如果设备性能不达标,就会给技术操作带来不便,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挥。同时,学校为了缩减教育开支,设备数量出现短缺,无法满足人手一台设备的需求,出现共同使用设备的情况。有教师为了省时省力,限制学生只能使用几台常用的设备,这样即使出现设备损坏,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但这种情况会增加安全风险,如果设备年久失修,加上使用频率高,会对学生安全造成威胁。也有教师出于安全考虑,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忽略实训教学。总体而言,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实训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对课程专业和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基于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素质教学的深入发展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活力,但是依然存在部分院校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文化修养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高中有着特殊性教育培养理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技术性、实践性为核心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但是有的职业高中却本末倒置,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不重视实践教学,这说明教师还是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影响。由于实训内容在教学中会分散到各个课程,在学校考试项目中占比较小,学校也对实训缺少相关完善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和方式,因此,学期考试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正因如此,教师更加对实践教学不重视,逐渐地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念,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如果学校对此现状不加以调整,随着机电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必然会在理论教学中增添新的课程内容,但是没有实践验证造成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的困难,对未来就业也会有所限制,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阻碍学生个人的发展。

二、职业高中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分析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是否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直接决定教学的内容能否与时俱进、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否快速适应。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传播主体,要有不断学习、要求进步的思想,掌握机电发展的最新动态,对课堂内容及时改进。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采用多元灵活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改变过去“教师单一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活动中,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新知,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用真实的工作案例和任务带领学生一同做事,让学生主动体会实践的过程,逐渐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融入问题导向型教学方式,以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而非是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

(二)以学生学习需求为核心,选择教学方法

职业高中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职业高中的学生是与社会岗位直接接轨的群体,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尽可能靠近社会企业的要求,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职业有更深刻的认知,或在教学中模拟社会企业中的真实环境,为学生进入岗位打好基础。所以,职业高职可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推进教学“1+1+1”的办学模式,即一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一年动手实践能力培训、一年企业顶岗实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的设定,可以让学生带着就业的目标、专业能力的提升、实践的任务来加强训练。企业可以协同院校一起制定教学标准,参照标准培养学生各项技能,以此满足企业工作岗位技能的需求。

例如:机电专业可以与校企进行合作,为企业开设相关的培训班,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相适应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束后,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或与技校合作,将学生送入企业见习一年,回到学校后再完成规定的文化课内容,或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进入企业,提前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为返回学校后的学习指明方向。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进入企业,参与工作岗位相关任务的实际学习。这是基于学生在实习初期会有操作不规范、技术专业等不成熟的问题,经过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和训练,逐渐掌握并熟悉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得到能力提升和思维锻炼。而在这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学到新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以此从专业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在企业实践中寻求学习路径和解决办法。在教师参与技术攻关或者产品研发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科研素质以及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将这些优秀的品质融入教学活动中。

(三)根据学科特征,设计课程内容

机电专业实践性强,该专业的学生应具有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设计课堂的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模式核心是针对职业岗位技能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为发展依据,以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专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为目标,所以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职业教育毕业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对岗位工作内容的运用性较强,所以为了确保学生具备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在企业生产中顺利完成任务,要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课程专业特色,加强各学科实训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课程内容设置中融入企业工程实际案例,凸显专业的应用价值,从局部内容到整体功能的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需要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基础,对课程内容合理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市场动态信息,满足社会人才岗位的需要,在培养方式、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体现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加强学生技能训练。

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影响国家机电行业的发展前景。我国机电行业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社会企业需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娴熟的技艺和系统的知识,学生毕业后将如何立足于社会?职业高中应该担起重任,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奠定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高中机电实训
BIM技术在改扩建工程机电安装中的应用
BIM技术指导下的机电安装实施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实训信息发布与互动平台的构建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论提升职业高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职业高中“适用型”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法国庆祝职业高中文凭创设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