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课程活动开展探究

2021-11-30 00:53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中心幼儿园李华英
青年心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生态化德育内容

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中心幼儿园 李华英

幼儿园的课程如果是以生态化主题课程的形式来呈现,那么课程是以幼儿的生活及原有经验为基础和源泉的活动性课程。自然可以实现更多的体验传递,确保幼儿园能够把富有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范畴,让幼儿在实践、参与、体验中学习和发展。本文进行了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课程解读,总结了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课程活动开展措施,希望能够让幼儿园课程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形成生态化的优势格局。

一、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课程解读

生态化教学理论强调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处于一个动态、和谐、平等、互动、相互联系的环境之中。而主题式的教学则是以内容为载体,在主题明确的教学内容之中,教师设立相对集中的主题,然后开展教学活动。在生态化教学理论下开展主题式的课程,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协调运作,从而产生互相激发、共同参与合作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学相长、持续和谐发展的课堂追求。

二、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课程活动开展措施

(一)厘清主题式课程活动的顺序,实现主题内容的全面规划

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课程活动开展要厘清主题式课程活动的顺序,实现主题内容的全面规划。首先,教师要确立主题活动内容,根据这个主题从“知、用、唱、画”四个方面来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当然,活动内容不局限于这四个方面,要通过主题的具体情况形成全面的思考,确保围绕固定的学习主题,实现多方面的知识融合与实践感悟,提升幼儿生活能力,以及文化感知能力。

例如:在“了解端午节”这个主题活动之中,教师就设计了“知端午、吃端午、诵端午、绘端午”四个内容。“知端午”的环节要重点让幼儿了解他们不知道的端午知识,比如吃粽子的来源、端午节的来源。有些孩子已经知道了,教师只需要简单讲解一下就可以了,而对于悬挂菖蒲、插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喝雄黄酒、吃咸蛋、除五毒等不尽相同的民风民俗,教师需要重点讲解。“吃端午”就是在午餐环节,要让幼儿更多地感受到吃的快乐,实现对不同美食的体验,如果能实际操作“包粽子”就更好了。“诵端午”则是要找到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诗词,组织幼儿背诵,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绘端午”的内容则是组织学生进行绘画,例如:画粽子、画龙舟、画端午里面的快乐人群等都可以,让孩子们用画笔来感受节日的氛围。

综上所述,主题活动的多元化设计之下,孩子们自然地完成了知识的学习,这就是生态化的教学模式。

(二)开展主题式专项德育活动,确保德育的生态化渗透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很多习惯的养成是在幼儿阶段,而且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建立也都是在幼儿时期逐渐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维护社会的基础,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所在,但是当我们将这些文化精华更为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经常受到学生的不自然或者是排斥。所以,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的课程活动开展要尝试开展主题式专项德育活动,确保德育的生态化渗透。

例如:幼儿园设计了“绘制祖国”的主题活动,教师组织幼儿思考要怎样绘制祖国呢?我们要找到祖国的骄傲,将其绘制在一起,形成一幅长画卷。师生共同讨论,孩子们会想到可以绘制祖国的美丽山河、英雄故事、抗疫过程等。

结合多媒体课件介绍,教师还可以启发孩子们想到绘制家乡的美丽、中国航天、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团结、爱党的情感等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现幼儿生活的家乡,视频中包含文化、美食等多个板块的内容,观看和讨论后,幼儿会突然感悟到,原来我生活的家乡如此美好。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计划、发展与成功,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这样会使得我们的长画卷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在这样的设计下,孩子们体会到祖国带给我们的保护,体会到祖国内部团结与和谐,体会到爱国的情绪和自豪感。而且这样的德育渗透形式是自然和谐地产生的,在绘画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内容的了解,形成了德育内容的自我消化。

总之,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生态化的教学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让幼儿在真实的互动的过程中自由地去感受、去探寻,让他们在自己能够支配掌握的世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开展主题式实践操作活动,实现生态化的核心教育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实践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进行体验的过程中,完成对他们的有效教育,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出幼儿自主、愉悦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因此,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的课程活动开展要结合主题式实践操作的活动,实现生态化的核心教育。

首先,教师要重视组织幼儿动手制作,体会到生态化的教学。例如:教师要实现“环保”的教育目标,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讲解,孩子们接受情况不理想,如果采用生态化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之中感受环保的重要性,那么教学效果就十分理想了,也有利于从小培育幼儿的核心素养。其次,教师要合理组织主题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师要实现“环保”的教育目标,就设计了动手制作废弃物的活动,并选择了环境日这一天,教师组织小班的孩子分类摆放垃圾。中班级教师组织幼儿用灵巧的小手把废弃的瓶子、盒子、旧报纸等做成一件件美丽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废物再利用的观念。大班级小朋友则分布在幼儿园各个角落,除杂草、拾垃圾并分类、擦玩具。这样小朋友在实际的操作之中,更为深刻地理解了环境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总之,实践操作的主题活动,将“知行合一”作为幼儿生态教育路径,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分析幼儿生态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希望对幼儿教育带来新的启示。

(四)结合主题式家幼亲子活动,实现生态化的一体教育

幼儿园亲子活动逐渐成为教师、幼儿、家长三者之间的纽带,能够帮助家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幼儿教师发现幼儿的其他天赋,从而使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优缺点,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幼儿园生态化主题式的课程活动开展要结合主题式家幼亲子活动,实现生态化的一体教育。

首先,培养幼儿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社会责任感意识,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组织一些亲子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来实现教育目标。例如:教师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保护眼睛”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会发现保护眼睛需要注意什么,也会关注到自己的视力水平怎么样。幼儿园可以组织医生来讲课,讲解怎样更好地保护视力,要确保活动有趣、直观、易懂,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和医生互动,让孩子们了解如何正确保护眼睛,预防近视。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会更好地理解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导,理解要正确坐姿,规划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保护好视力。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组织幼儿家庭内形成亲子活动。例如:夏天的时候,教师要教育幼儿懂得“防溺水”的相关知识,这一点需要家长的配合,所以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来传递相关的视频,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然后完成“防溺水知识问卷”。这样既教育了家长要重视溺水的问题,也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总之,生态化的主题教学活动通过探索生态教育为教师提供多渠道、多资源的学习平台,分享幼儿园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验,将生态幼儿园建设与保教质量提升融合在一起,促进幼儿园的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需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求,而且需要延展幼儿的学习范围,确保主题式课程之中能够让幼儿有更多的学习内容,更为丰富的学习活动形式。并在生态化的教育理论下,确保主题活动能够有着更为和谐自然的教学模式,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这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化德育内容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国德育》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生态化培养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主要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