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12-03 02:03栾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年段棉花姑娘

栾倩

(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中心小学,吉林 集安 134204)

在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如:将教学过程变成单一的知识灌输,重视理解分析,忽视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在文本解读与教学核心价值提炼上缺乏关注文本特质和学情,没有立足语文课程性质。

一、农村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目前所在区域的农村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陈旧,缺乏综合素养教育意识。对统编教材编写特点“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组元不明确,忽视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在解读文本与教学核心内容价值的提炼上,缺乏关注文本特质和学情,没有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第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农村里有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生活范围狭窄,知识面小,很多知识对他们来说还是陌生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多从网上下载,没有结合学情进行再设计,导致课堂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教学过程变成单向的知识灌输,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第三,农村的部分学生家长素质偏低,无力辅导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又缺乏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扎实训练,致使农村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第四,课堂上往往缺少了循序渐进科学地运用阅读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训练,没有办法使小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科学阅读习惯。因此,小学低年段阅读教学,只有改变教育观念,结合语境,有效落实语文素养,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路径,层层引导,多元表达,语用结合,才能夯实语言基础。

二、农村小学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探究

在理解“盼望”一词时,先出示图片,师:你们看,这片叶子上面爬满了可恶的蚜虫,它们把一片片的小叶子咬得全都是洞,假如你就是棉花姑娘,你此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生: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师出示:她多么盼望有个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教学“病”字并指导书写)

教师指导朗读:你们有过苦苦等待、苦苦盼望的心情吗?在什么时候?谁用“盼望”说一句话?生:老师牙坏了,我盼望着老师的牙疼快好。师:谢谢你。生:我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师:棉花姑娘也同你们一样,急切盼望着医生来到,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盼望,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

在教学“惊奇”一词时,教师出示一只七星瓢虫抓到一只蚜虫的画面并详细介绍:七星瓢虫个头虽小,但捕虫的本领却很大,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就非常有可能吃掉一百三十多只蚜虫呢!瞧,同学们的眼睛睁得好大呀,嘴巴都张开了,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们的表情?(惊奇)谁能走出来看见我,惊奇地问问?生:你们是谁呀?师:棉花姑娘从来没见过七星瓢虫,当她看到七星瓢虫时,就和你们一样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生:你们是谁呀?)谁能换个词语说说?生:棉花姑娘奇怪(惊讶)地问。师:棉花姑娘没想到七星瓢虫还是医生,既惊讶又奇怪,所以才有惊奇地问,相信大家一定也能写好这个“奇”字。

这样结合语境,学习理解字词,然后在具体的语文学习实践中,进行适当的“重温”和深化,以此落实和提升语文素养。

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意识,如《棉花姑娘》一文中,师:课文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谁能找到并愿意把它读出来?师根据生回答出示: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再出示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师:对比读想想,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段把棉花姑娘写得更漂亮?

师:原来把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这样叠起来,就把棉花姑娘写得更漂亮了,除了能说碧绿碧绿的叶子以外,你们还能想到碧绿碧绿的(荷叶、小草),雪白雪白的(花朵、纸、面)呢?雪白雪白的白云。师:雪白雪白的白云和雪白雪白的云朵,哪个更好一些?生:雪白雪白的云朵。师: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还有很多这样叠加了起来的词语,你还能说几个吗?生:火红火红的太阳,金黄金黄的油菜花,乌黑乌黑的头发。这一环节主要对使用叠词的短句和不用叠词的短句进行了对比,体会到叠词的妙用,又唤醒了叠词短句的积累,同时又渗透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用词避免了重复考究,这样长此以往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学生不仅正确地理解了字词而且还会内化运用,既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又大大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以“演”代讲,“演”中促悟是低年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中央教科所张若田先生曾经这样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朗读活动是一种有效培养和调动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领会文义的最好手段,能够让学生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和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提高。尤其对于小学低年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以读为主导和代讲,读中有体验和感悟,以“演”代讲,“演”中促悟是当前进行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英国PSI公司在紧密耦合雾化技术的基础上对紧耦合环缝式喷嘴结构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改进,使气流的出口速度超过声速,可在较小的雾化压力下获得高速气流,在2.5 MPa压力下,气体速率可达到540 m/s,此外超声紧密耦合雾化技术可以提高粉末的冷却速度,效率高,成本低,且应用范围广,是气雾化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且具有工业实用意义,对于促进3D打印用金属粉末的工业化生产制备有着重要的意义[7,11]。

如阅读课文教学《棉花姑娘》时,教师精心创设了一个阅读情境,师领读:棉花姑娘生病了,她盼望着医生的到来,她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很高兴,于是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生说:生接读请帮我捉害虫吧!师:燕子能治吗?生:不能,他只会捉空中的害虫。师: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

《棉花姑娘》这篇科学童话故事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知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放在“身边的科学”单元组中,寓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解读语用文本,定位语用的基本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又是否应该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科学童话和语用学习之间的融会贯通呢?在解读文本与教学核心内容价值提炼上,要关注文本特质和学情,立足于把握语文课程性质。落实核心价值,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路径,是语文课堂上教师从“教什么”向学生“表达什么”“怎么表达”的思维转换,具体体现为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多种类型的表达。因此,本节语文课的语言教学不仅着眼于对全体学生在综合语言表达思维方面不断进行层层的教育引导,并且还需要教师带领全体学生从各种多元化的语言表达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表达思维,提升自己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语用表达水平。

《棉花姑娘》中棉花姑娘请求动物医生为自己治病是文章主体,采用了循环反复的言说方式,各自然段的结构基本相同,言语表达有相似之处,看似简单,但其中又蕴藏着种种奥妙。比如棉花姑娘三次请求该怎样读,读中感悟棉花姑娘三次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是不同的,要启发学生关注结构的相同,重点抓住礼貌用语,先深刻体会棉花姑娘的请求语气和迫切心情,又要联系故事情境,寻找“同中有变”的奥妙。当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有感情的朗读时,他们通过揣摩、想象棉花姑娘、动物医生的心理,读出自己对棉花姑娘、动物医生独特的感悟,对课文内容又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师:他们都想帮棉花姑娘治病却帮不了,觉得很抱歉,你们能读出他们的抱歉吗?我们来试试吧。教师引读:燕子/啄木鸟/青蛙抱歉地说:(生)对不起。师: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抱歉,想不想再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小组内练一练。(先由各个小组合作分角色进行朗读,再由师生共同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

读好文中的对话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教学中采用情境朗读、想象画面、角色体会等策略进行朗读指导。之后采用自主练习、师生合作等方式对话朗读,从扶到放,体现梯度。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表达中,感悟到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捕捉害虫的本领,相继把礼貌请求、委婉拒绝读到位,潜移默化形成良好品质。

本文对话较多,且小动物的话语都得体、有礼貌,恰当地表达了人物情感。引导小组学生开展一场模拟性表演,在表演中加入肢体语言,感悟情绪、心理变化,更有助于理解深化课文内容,表演中也学习感悟一下礼貌、得体的表达,即使是拒绝也是委婉、礼貌、得体的关切语言,这样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切合,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多种表达中,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落到实处,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都会背诵课文了。

(三)关注学生实际,联系生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学,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棉花姑娘》一文,棉花姑娘请求动物医生为自己治病是文章主体,采用了循环反复的言说方式,各自然段的结构基本相同,教师创设情境引读旁白,生接读对话部分,在引读中,学生反复接读“请帮我捉害虫吧”,教师适时引导:这三句话虽然相同,但读的语气也相同吗?自己结合语境揣摩一下。学生对这种方式非常感兴趣,读起来一次比一次大声,一次比一次焦急。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句式特点后,教师再挖掘文本中关键句式作为语用训练点,运用文中句式引导学生说说棉花姑娘还会遇到哪些其他医生,它们之间会怎么对话,拓展情境模仿说话,体现语用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农村孩子生活范围狭窄,留守儿童居多,益虫益鸟知识不丰富,这时让学生直接联系生活尝试编写一下对话,就会出现尴尬局面。《棉花姑娘》这一环节的处理就符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教师出示捕鼠英雄——猫头鹰,虫国之鹰——蜻蜓等课外材料补充阅读,学生阅读后续写对话。

这样通过课外材料补充阅读,拓展情境尝试模仿对话,积累语言,内化运用,以课文中的语言范例学习,促进语言图式的构建。

师: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益虫益鸟,你们想认识吗?用他们尝试编写对话。课件出示庄稼的助手——蚯蚓;渔人的最佳帮手——鸬鹚;大自然最好的垃圾清洁工——海鸥、麻雀、秃鹫。由身边熟悉的益虫益鸟到不熟悉的,了解其不同的功能和本领,再通过编写自己的对话,在多元化的表达中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语言技巧、语用水平,这样的知识拓展对低年段学生来说才有意义。

(四)渗透思维导图意识,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阅读教学事半功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能快速把所有知识点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助于认识和了解课文的内容,突出课文的重点,这种训练工具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课文的内容,加深记忆,又可以提高其形象化的思维技巧,致使阅读教学有效、高效。而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比较小,形象化的思维、概念化的思维还在逐步形成中,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潜移默化,逐步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掌握这项知识和阅读技巧,掌握一套科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教学《棉花姑娘》,师:我们生病了需要找谁帮助?生:医生,师:棉花姑娘都找了哪些动物医生呢?自由读2、3、4自然段,看看哪些聪明的孩子能从故事中读懂。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相继张贴燕子、啄木鸟、青蛙图片。

师:棉花姑娘一次比一次着急,她身上的蚜虫可能一次比一次多了,可这三位医生为什么都不帮她呢?师根据生回答连线: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里的蚜虫。

知道不同种类的动物用来消灭各种害虫的不同方法和本领,认识一些对于人类有益的鸟类和益虫是这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时,通过简单对话把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吃不同的害虫以互相连线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科学知识一目了然,既渗透了思维导图的构建,又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不同动物吃不同害虫这一知识,高质量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进行联系生活实际,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出示不同的益虫益鸟捕捉不同的害虫的图片,让生连线。庄稼的助手——蚯蚓,捕鼠最佳英雄——猫头鹰,虫国之鹰——蜻蜓,渔人的帮手——鸬鹚,大自然最好的垃圾清理者——海鸥、麻雀、秃鹫。学生一下子就已经完全理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进一步加深了记忆,有效提高阅读质量。

《小壁虎借尾巴》和《棉花姑娘》属于同一单元组,课文以小壁虎到处借尾巴为文章主体,也采用反复言说方式,本文教学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体现不同动物尾巴的不同功能。学生有《棉花姑娘》连线的基础,大多能完成教学任务,对照思维导图,进一步挖掘壁虎尾巴的功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抓住统编教材的特点,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为今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小学语文素养有效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这个过程必须依靠教师心中具备的良好素养意识,并且在课堂教学中继续坚持和努力。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树立素养意识,认真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努力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农村小学生终身成长奠定扎实的阅读基础。

猜你喜欢
年段棉花姑娘
棉花是花吗?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秋姑娘的信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棉花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泥姑娘
你是不是故意的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