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研究

2021-12-03 02:03刘金芝梁光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贵州省优质学校

刘金芝,梁光华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贵定 551300)

2017年4月,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提出“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战略主题,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①至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全国正式被提上日程。全国各省政府机构根据这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制定计划、印发方案、采取行动,如:广东省印发《广东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2018年12月5日,贵州省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②贵州义务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

一、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基础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新需求、新矛盾。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缩小城乡不平等,缩小城市与城市、学校与学校不均衡,缩小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办新时代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因此,义务教育尽快在全省实现优质均衡,是贵州省、市州、县、乡镇四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政治责任与担当;是贵州省、市州、县、乡镇四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必备内容与需要;是贵州省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社会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民生工程的迫切需要。

教育均衡主要是指教育资源的均衡,所以国家教育政策都把合理配置资源视为教育均衡的关键。据贵州省政府2019年3月14日发布,“2014年至2018年底,贵州省累计投入义务教育学校专项资金603.4亿元,其中县级投入378.8亿元,新增学位131.8万个,更换添置桌凳184.3万套,新增教学实验仪器价值15.3亿元,新增图书6180余万册,购置计算机40.8万台,建设多媒体教室11.8万间,购置音体美卫器材8.5亿余元。”③这些前期投入和建设成就,加上此之前几十年义务教育的成就积累,使得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硬件建设上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为在全省推进实施《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状

(一)总体概况

据贵州省教育厅发布的《贵州省2019年教育年鉴》:“2019年,贵州省共有小学6943所,在校生3882991人,招生687609人,专任教师212485人;初中2008所(包括53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初中)在校生1792803人,招生561848人,专任教师128224。”④

(二)资源配置

贵州省在义务教育上经费投入到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得到加强。以开阳县为例,开阳县2017年初中优质均衡资源配置与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相比较,7个方面平均数均已达标,但学校与学校之间还存在不均衡情况,具体如下:2017年,开阳县初中共有学生1026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638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6.2120人,高于《办法》规定5.3人以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30人,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1.2666人,高于《办法》规定的1人以上;体育艺术专任教师120人,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1.1691人,高于《办法》规定0.9人以上;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68397㎡,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6.66㎡,高于《办法》规定5.8㎡以上;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50291㎡,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4.6426㎡,高于《办法》规定10.2㎡以上;教学仪器设备值29294127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854.07元,高于《办法》规定2500元以上;网络多媒体教室271间,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2.6403间,高于《办法》规定2.4间以上。但是从具体的学校来看,还是存在不均衡现象。例如,开阳县第二中学,共有学生164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12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6.829人,高于《办法》规定5.3人以上;开阳县第三中学,共有学生111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59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5.271人,低于《办法》规定5.3人以上。再比如同为乡镇中学的开阳县双流镇中学与开阳县冯三镇中学,开阳县双流镇中学,共有学生37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9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5.117人,低于《办法》规定5.3人以上;网络多媒体教室数10间,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2.66,高于《办法》规定2.4间以上。开阳县冯三镇中学,共有学生36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31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8.493人,高于《办法》规定5.3人以上;网络多媒体教室8间,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2.19间,低于《办法》规定2.4间以上。开阳县是贵州省中等县,总体来说办学条件已达《办法》规定,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差距。这在贵州很有代表性。

(三)招生原则

目前,贵州省义务教育实行以省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贵州省义务教育招生的原则,基本按照以下4条:1.相对就近、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的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依法保障、统筹安排的原则;3.均衡编班、控制班额、安全稳定的原则;4.坚持户籍优先的原则。

(四)学生分类与入学方式

目前,贵州省义务教育招生学生主要分为4类:1.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随迁子女;4.农村偏远地区适龄儿童少年。

入学方式基本如下:1.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遵循“大稳定、小调整、全覆盖”的思路,合理划定公办学校招生片区,确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和人数。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流入地公办学校入学为主,以居住证为主要入学依据,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3.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随迁子女由教育局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4.针对农村偏远地区适龄儿童少年,办好百人以下村小和教学点,确保农村偏远地区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稳定农村学校生源,防止出现农村学校空壳化现象。

另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根据办学规模在教育局统筹下自行招生。

(五)实施特色

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省份相比较,贵州省义务教育县域优质均衡行动计划在发展中探索出自己独特的方式。例如:在控辍保学方面,黔西县在构建了县申报、街道统筹、居委会协同包村、贫困户配合、教师个人包户的履职体系。再如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铜仁市以城区优质学校为领头雁,领办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实施配备班子统一、调配教师统一、管理教学统一、核算财务统一、配制设备统一、检测质量统一、考核绩效统一,让薄弱学校学生和新建学校学生同样享受到优质教育。铜仁市第21小学在建校之初,力量薄弱,教学质量落后,由铜仁市实验小学领办两年后,通过实验小学的带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在2018、2019两个年度中,该校教学质量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均名列前茅。再如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开阳县通过培训、转岗等方式,加大体育、艺术教师培训,完善体育、艺术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举行“国培”“省培”“市培”和县级教师全员培训班,举行送教下乡活动等,2019年,分别增加小学体育、艺术专任教师70人、57人,2019年,培养小学骨干教师87人,并加强学校管理者后备人才库建设,为校长任期考核和任免奠定基础。

三、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择校问题

择校现象,是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实施尚不到位的反映,是人民群众对就近入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满意、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反映。本应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中小学,要么是因为学校硬件办学设施不达标,财政投入不足,政府保障尚不到位;要么是因为学校师资配置不好,没有名师,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够高,或大班现象严重,教师指导辅导不力,其办学特色、办学水平明显低于其他高水平的学校,所以学生家长宁肯舍近求远,多花钱,多跑路,多托关系走后门择校,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二)大班额问题

尽管贵州省政府为继续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成果,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据2020年12月30日新华社报道,“十三五”以来,贵州在充分统筹共享安置点周边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安置点配套学校规划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81.46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安置点配套学校669所⑤——对学校布局做了调整,但是,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和进城入住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小学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城区学龄人口不断上升。以贵定县第二小学为例(统计表略),教育部规定:小学每班不超45人,超出这个数字即为大班额,贵定县第二小学2020年春季6个年级,共54个班,班级学生最少是46人,最多是63人,依然存在大班额问题。

(三)城乡间教师配置与信息化条件差距大

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近年来,体育艺术专任教师配置合理,但是,在一些学校尤其是乡村小学,却出现了音、体、美及信息技术教师不教授专业课,却教语文或数学课的现象。第二,乡村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尽管2017年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全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但是,信息技术建设并不是简单的网上资源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建设在乡村仍需进一步深化。

(四)城乡、校际教育质量有差距

原因一是有部分县域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够细致,上级出台文件多,主管部门在监管上以会贯彻、以文转文,检查督办不细化;二是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免试入学,不得拒收招生区域范围内符合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或者由市教育局依法统筹安排入学的适龄儿童等措施,使得一些学校办学质量目标和学校内涵式发展意识淡薄。

(五)保障不充分

某些县级党委政府严重失职,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大问题被全国通报,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力,财政资金投入不能保障教育。如毕节市大方县2015年以来,挪用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34194万元,拖欠教师绩效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费用47961万元,影响极其恶劣,政府公信力受损,部分教师辞职改行,导致硬件不达标、师资配置不达标、综合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条件不好等,从而导致学生不愿就近入学、导致择校风盛行。

四、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

诚然,没有教育资源的保障,自然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但优质的教育资源不等于优质的教育,豪华的校园、标配的设施,不等于教育的优质,它们只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不是决定性条件。因此,我们不能以均衡发展的思路对待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仅需要资源配置、政策支持,还需要质量优良来保障。

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全面推进实施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的难点所在和绕不开的必由路径。相对来说,政府的教育资源配置、经费和政策保障等得到落实以后,反而道路艰巨,更难实现的是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是评价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是否得到社会认可,是否成为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0月颁布实施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贵州省义务教育学校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指示精神,苦练学校管理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功,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近接受义务教育,不再舍近求远地择校,这样就可以使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得到全面实施,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提升教育质量,必须弄明白两个问题:

(一)义务教育的目标与质量标准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⑥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目标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它不同于“社会精英”的选拔,而是以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它是为适龄儿童、少年进一步接受职业教育和或高等教育打基础的奠基工程。

所以义务教育的质量标准,应当适合于贵州省全部适龄儿童与少年,它不是义务教育的最高体现,而是最低目标。义务教育的质量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义务教育期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在执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多元化特色发展。当然,义务教育的质量标准,无需回避“教学考试”,也无需回避区域差异,但是对达不到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的学校,政府要保留问责权与干预权。

(二)区域差异与学校特色

贵州省设有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7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3个市辖区、1个特区,1795个乡,56个民族,即使以县域为单位,区域差异也很大。区域差异,换一个角度和理念看,也是发展义务教育的潜在资源。各学校应以差异的县域文化为基础,在落实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将非遗文化、县域特色文化纳入校园特色教育,推进多元课程和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打造出自己鲜亮的品牌校园文化。

在新形势下,如何立足校情实际,挖掘县域潜能,发挥非遗文化特色,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社会、家长认可,打造出一张特色教育名片。解决这个问题,义务教育学校需要做到:

1.自查摸底,确定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决定着培养什么学生、形成什么特色、招聘什么教师,开设什么课程等等。目前,贵州省大力推行“集团化办学”,即以某所名校作为核心,围绕自己校园管理文化和办学理念,组织或领办其他成员学校形成集团化。这种办学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使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管理水平迅速得到提高,有利于教育均衡。但是,每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发展定位、文化特色以及管理体制等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如果不考虑这些,只是复制名校的理念和体制,最终势必导致“照猫画虎”。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贵州省义务教育学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查摸底,确定办学理念,有选择地对名校优秀教育资源进行吸收,名校集团也应该努力彰显各成员校的特色以及创新精神来避免同质化。

2.立足校情,打造品牌文化。确定办学理念以后,立足校情推进多元课程和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打造出自己鲜亮的品牌校园文化,让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只有特色之分,而没有强弱之别。这样一来,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会获得社会认可,学生入学就从被动变主动,就可以从源头切断“农村学生往乡镇学校流动,乡镇学生往城市流动,城市学生往重点学校流动”;在教育质量上,每一个学校均达到义务教育的质量标准,并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特色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把素质教育质量工程落到实处;教师队伍也就没有了“留不住”的后顾之忧,一举三得。

五、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笔者认为,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首先,进一步提高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其次,切实履行义务教育主体责任,财政上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机制,行动上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推进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同时,努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注重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注重学校常规管理,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发展过程中注意群众监督,实现群众满意的教育公平;最后,分年度推进计划,按照县级自评、州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验收的程序,统筹推进,逐步解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突出问题,提高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品质,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基本思路的引领下,促进贵州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路径为:

(一)重点调查,专项专治,从源头上解决择校现象和大班额现象。择校现象和大班额现象与人口流动、学校布局、择校现象、师资配置等关系密切,各县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择校严重的区域,做好重点问题调查,是师资力量不够,还是硬件设施不达标,还是学校管理不善……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从源头上解决择校现象。

(二)结合学校文化品牌,进行师资力量配置,输血与造血,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目前,贵州省在提升教师队伍方面主要措施是“特岗计划”、“国培计划”等,虽然自2006年以来,贵州通过“特岗计划”补充了10.6万名特岗教师,“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培训农村教师达54万人,但是乡村学校缺教师尤其是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的呼声还是很高。笔者认为,这是由于“输血与造血”的关注点不同导致的,国家与学校仅仅是根据校际间师资力量的均衡,计算师生比、补充与培训教师队伍,这种分配方式不能物尽其用,在某些学校会造成师资力量的闲置与浪费。比如,因为某些原因有些学校会安排音体美老师去教语文。倘若以学校品牌文化为焦点,根据学校特色进行师资力量配置,在“输血”的基础上进行“造血”,340709名义务教育阶段在职教师人尽其才,定能提升教师队伍的优质化水平。开阳县的“培训”“培养”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方式,就是“造血”很成功的例子。

(三)充分利用“阳光校园•智慧教育”,融合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全覆盖。提升教育质量,缩小校级差距,实现教育大资源,信息技术是必然手段,省政府提出的“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可以将先进办学理念、管理经验、组织方式、校园文化,整体植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构建起智慧教育新生态,加快贵州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据贵州省省广电网络公司六盘水市分公司消息,六盘水2020年“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的29所学校,已有市十一中、市二十三中、市八中、六枝特区实验小学、水城县二小、水城县一小、水城县比德中学7所学校完成了主干通信光缆敷设。其中,六枝特区实验小学、水城县二小已通过省平台接入通信测试,既丰富了学生学习渠道,也倒逼教师主动适应时代进行教学改革。⑦

(四)加强县域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力度,检查督办细化。大方县地方政府监管力度不足,贵州省政府已经进行了整改,但是各县域要以此为教训,不能再出现此类恶劣事件。

现在,与全国同步推进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留给贵州省的时间不多了。那么,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像前几年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迎国检验收那样,把抓好实施《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列入2020至2024年每年省、市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完成的十件实事来抓好抓落实。这就需要:

(一)建议贵州省、市州、县、乡镇4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政治责任与担当,统筹规划

1.建议贵州省、市州、县、乡镇4级党委、政府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及时制定《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确定指导思想、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工作任务目标、行动路径、措施、分年度分批次完成验收等内容,及时付诸实施;

2.建议贵州省、市州、县、乡镇4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把足够资金列入每年财政支出预算,专款专用于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

3.建议贵州省、市州、县、乡镇4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科学调整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合理布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4.建议贵州省、市州、县、乡镇4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所属教育行政机关一线组织实施、指挥的作用,及时有力地推进《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

5.建议贵州省、市州、县、乡镇4级教育行政机关要进一步配齐、配强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领导班子;及时补充、培训义务教育师资,加派免费师范毕业生师资到县乡;科学合理调整、配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师资;

6.建议贵州省、市州、县、乡镇4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兴办优质义务教育学校,补充现有优质义务教育学校的不足,加快实施《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

7.建议贵州省、市州、县、乡镇4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及时解决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的困难和问题。

如此一来,按照国家的要求,全面实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公平配置财政资金,政府保障到位,高水平优质教师公平安排到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校校都有县级以上教学名师,学校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高水平办学质量得到学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择校现象和大班额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根除,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从而得到社会认可。

(二)贵州高校和义务教育学校要主动作为

1.贵州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特别是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等6所师范院校要主动对口帮扶全省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师资培养培训、优质信息教育资源、教学仪器设备、深入县乡校送教上门、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等方面下大力,出实招,把实施、推进《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当做自身义不容辞的工作任务来做。

2.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要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改善教学方法,加强校际合作,吸收、推广发达省市先进教学经验,切切实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人民满意,使所在学校融入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中,彻底扭转“农村学生往城镇流动,城镇学生往城市流动,城市学生往名校流动”的现象;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质量来得到学生、家长认可、社会广泛认可,从而消除仍在盛行的不良择校风气,真正实现贵州省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三)立法实施,执法检查,群众监督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指标合格了,人民群众不满意,这不是真合格;只有指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双合格,才是真正的优质均衡。”⑧因此,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还要上升到“法”的高度,走上“法”的轨道,立法实施,执法检查,群众监督,不能因为相关责任人改变就使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确保2024年贵州省大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国家优质均衡标准,2至3个区县(市)率先评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市)。因此:

1.建议《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通过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列入地方法规实施;

2.建议省、市州、县、乡镇4级人大要定期开展《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执法检查,省、市州、县、乡镇4级政协要定期开展《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民主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要问题、全省性问题,报请省、市州、县、乡镇各级党委及时整改,确保《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在省委和市州、县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依法实施、执法检查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得以顺利、圆满地完成实现。

[注 释]

①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EB/OL].(2017-5-25)[2021-01-16].http://www.moe.gov.cn/.

②教育部.贵州省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EB/OL].(2018-12-05)[2021-01-16].http://www.moe.gov.cn/.

③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EB/OL].(2019-03-14)[2021-01-16].http://www.gui‐zhou.gov.cn/.

④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2019年教育年鉴[EB/OL].(2020-09-24)[2021-01-16].http://jyt.guizhou.gov.cn/.

⑤新华社.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教育配套全覆盖[EB/OL].(2020-12-30)[2021-01-16].http://www.gov.cn/.

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S].2018.12.

⑦赵庆常.六盘水2020年“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进展顺利[N].六盘水日报,2020-08-17.

⑧陈宝生.在浙江省海盐县召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现场会上的讲话[OL].(2019-10-12)[2021-01-16].http://m.xinhuanet.com/.

猜你喜欢
贵州省优质学校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学校推介
鉴赏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