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实质特征与实践途径

2021-12-03 02:03赵长亮包伟齐乐谌溢泉刘旭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

赵长亮,包伟,齐乐,谌溢泉,刘旭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 123000)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载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范畴,足见文化自信的历史缘起和文化认同对世界话语体系具有的重要张力。所以对“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论基础开展学理研究,宏观层面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剖析的起点,同时是探究、寻求实践文化自信途径的指南。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通常,我们赋予“文化”的内涵是与政治、经济同级的词语,统称为人类发展过程中全部的精神活动及活动产品;将“自信”理解为人们在适应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属于心理学范畴。综合观之文化自信可释义为人们源于历史,着眼未来对国家、民族及政党在思想信念和价值选择方面的文化认同,是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指路明灯,是人们干事创业的指南。

中华民族的历史薪火相传,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辉煌灿烂、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广大革命志士和劳苦大众在近代与损坏国家利益的侵略者顽强抵抗中萌生了革命文化;国人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摸索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在自觉和自悟的共同认知下汇集成自信,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创造了自己的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制度。因此,革命文化是我们需要发扬光大民族的精神,砥砺着我们的民族不断强大、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永远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南,引领着我国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摇篮,是它们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和精神养分。青年学生唯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在文化充分自信的基础上一心向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涵养学识,才会在实践中造福乡里,建功当代,开拓前行。

(二)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学说,充分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解决转化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切实解决问题的“伟大认识工具”,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

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着我们进行革命斗争,产生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饱含着我国革命者无限的爱国热情,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积极探索实践社会主义生产和生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寻求了一条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对文化实践的科学总结。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

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民族车轮不断前行的道路上,每个阶段都形成了与时代相符合的文化思想。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中华文化始终秉着“看天下”的大文化观,保持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探索,通过“丝绸之路”与遥远的国家和民族交流,始终坚持着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探索和进取的志向。其二是中华文化不骄不躁的“反省”文化批判观。“百家争鸣”有力地印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异彩纷呈。这种批判性的文化观使得中华文化经得起历史考验,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

3.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思想前提

文化自觉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内在发展动力的源泉。文化自身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内在的觉醒和意识。长期的文化自觉的积累,以及拥有深刻的、科学的文化自觉的意识,都是文化自信的思想前提,是影响文化自信能否实现的重要推动力。没有文化自觉的自信是短暂的、不持久的,没有文化自觉作为思想前提的自信是不科学的。当代大学生汲取课内外先进知识文化,无不从文化自觉开始,最终通过真理验证确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

[3]参见万明《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 144页;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6年,第 270页。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靠的是经久不衰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可谓源远流长,塑造了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古代的中国,百家争鸣、各抒已见,是最初文化自觉的意识形态。近代,面临列强入侵,中华儿女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一大批爱国志士、文人墨客、海外学子睁眼看世界,将学习到的西方文化知识与国家的传统文化作对比,博采众长,形成了近代中国的“百家争鸣”。

4.综合国力是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改革开放前的快速发展转向现代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因为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不同,在世界舞台的国际话语权强弱各异,所以文化交流的程度自然就不尽相同。由此可见,综合国力是自身文化与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自身文化话语体系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交流共荣的关键,是实现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1840年的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坚船利炮使得中华遍地狼烟,国体孱弱,民不聊生。随着封建大门的打开,西方列强掠夺致使中国综合国力羸弱,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人口等等发生了前所未有之改变,国内充斥着大量的西方思想,意图从文化上钳制中国,占领意识高地。部分侵略者试图用文化“稀释”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鉴于当时民族文化话语权衰落,文化自信的树立岌岌可危,中国的先进分子秉着忠贞爱国之心,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为指导思想,探索着中国道路,追求着民族独立并坚守着民族文化。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战略举措的实施,使我国取得了向前发展的现实基础。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依然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为指导思想,结合国际国内变化,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夯实政治保障,发展军事、教育、文化等实力。今天,我们的综合国力在提升,世界的话语权在增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在增强。所以,综合国力的发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努力,更需要高校师生做时代新人,这是国家和民族实现文化自信、宣传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二、文化自信的实质和特征

(一)文化自信的实质

文化是个人不断学习、与时代接轨的基本需要,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深度知晓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剖析文化自信的本质,对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梦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文化自信是国人的心理状态

“自信”是心理学范畴常用的一个名词,与“自卑”和“自负”不相同。“文化自信”表达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文化内心的认知和认同。“自信”的含义就是遇到困难险阻不惧怕、不后退,仍然持有坚定的信念。“文化自信”所拥有的心理状态即在自身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阻碍和挫折,仍然具有一种乐观、不畏艰险的勇气。

2.文化自信是国人的价值期待

“文化自信”不仅是国人的心理状态,更是国人对民族文化的呼吁、对文化的价值诉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个体的人在生理、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对更上一层次的尊重、爱、自我实现等价值产生追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恰当诠释了这一道理:人的物质条件满足后,就会去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让精神回归本位,找到自觉。文化多元的世界,民族文化处于多种文化交互的情境之中,存在着文化被抨击、渲染,甚至是否定等问题,如何保证民族文化成为国人、国家的核心精神支柱,依靠的就是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事业经历了复苏、发展、创新几个主要阶段,文化在其中发挥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团结凝聚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化自信是我们每个国人,更是青年学生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价值诉求和期待。

3.文化自信是国家的政治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作为科学指南,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实际、坚持国际视野,时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文化自信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精神支柱,也是党和国家的政治信念。在面对世界多元化的新时代,文化交流与交融成为普遍的现象。少数人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质疑,对西方文化呈现追捧的趋势,还主张中国要走西方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这些说词实属盲目,是无依据不科学的言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正式提出了文化自信,表明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永怀文化自信。正是怀揣大爱才让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能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涌现了无数逆行者,率先取得防治成效,为世界防疫做出了重要贡献。

4.文化自信是国家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酝酿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四个自信”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是党员干部和个体充满足够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新时代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精神转化,其中文化自信是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激发国人干事创业实践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沐浴下发展起来的,有着中国特色的内涵、特质和价值取向。“制度自信”是长期以来党和全体人民经过摸索在文化内驱力指引下凝聚智慧、经验形成的大国信念机制,是文化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使优秀的文化成为制度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道路自信”孕育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并在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成长、践行,靠的是中华文化的滋养,是文化的力量使得中国道路成为现实。“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建设实际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内核,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和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中国文化、中国革命等进行科学的结合和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靠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文化自信是国家“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实现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文化自信的特征

1.时代性

文化自信是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扬弃,不是提倡文化复古和文化霸权;而是在已有文化积淀的基础之上、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用理性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立足新时代,正视自身文化的优势和不足。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确立了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让中华民族巍峨屹立于世界、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烈的信心。习总书记曾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针对时代性,当下的中国要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民族发展历程中践行独特的文化自觉,拓宽历久弥新的文化视野,弘扬厚积薄发的优秀传统文化。

2.传承性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民本思想,许多思想家将民心得失提高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科举取士作为文明的人才选拔制度促使普通民众有了文化参与的动力。从春秋时有教无类的文化交融,到唐宋的塾师授业、士人居乡和书院广设,再到明清的师夷长技及中体西用等等,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给予普通民众一定程度的教化和影响。虽然有些思想主张和做法在传统文化表征方面存在瑕疵,但其文化基因传承的社会历史意义却不容忽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得以流传,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并无褪色、反而愈加流光溢彩。

3.创新性

如今世界处于开放、合作共赢的时代,文化的交融、借鉴成为文化发展的外援力量。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是孕育民族文化的土壤,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保驾护航,让世界多元文化为民族文化创新增添了新养分。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他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价值所在,都有值得其他民族借鉴的地方。例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在世界范围内互相碰撞、互相融合,最终形成适合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

三、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

(一)增强文化的免疫力、内聚力、影响力

习总书记曾强调,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存在优劣之分。而针对每个民族来说,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坚强”和“脆弱”之处。类似于人身体的抵抗力一样,当人在某个方面抵抗力薄弱,就容易受病毒的侵袭和伤害。首先,增强文化的免疫力。民族文化的薄弱之处易受到各种类似于病毒文化的腐蚀和传染。一旦被传染,文化薄弱的地方被攻克后,坚强的部分也会遭到破坏。其次,“人心齐泰山移”,文化的内聚力是增强民族文化力量的关键因素。文化内聚力是指文化的核心力量是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的统称。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的时代,“复古”和“西化”等思维在文化的塑造过程中仍然存在,与此同时,更要加强文化内聚力,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平衡,坚守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守护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信心。此外,在增强文化免疫力、内聚力的同时,要加大对民族文化宣传的力度,发展民族文化的特色,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新生一代将民族特色文化继承下来,靠的是一代代人民对文化的传播,是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指引文化的发展和前行。诚如习总书记所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因而文化的影响力是民族文化在本民族传播和世界传播的最大的力量,是使民族文化立足于世界,形成文化“话语权”的重要因素。

(二)领会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当今我国文化建设的最强音,也是当今世界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时代性要求。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国家发展的指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文化结晶,表明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建设历程中最为先进的文化内容,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凝聚了我国国民的期望和要求,汇聚了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刻地领会和认可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强对民族文化体系的认同感,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自身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精神归属感,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三)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充实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的发展成果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中国文化在国际视域环境下具有双重性。在民族文化内部,面临着内部的落后文化甚至是腐朽文化的影响和侵袭;在民族文化外部,面临着外部的强权文化甚至是霸权文化的制约和挤压。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在一些领域还存在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影响不大、机制不活、人才不足的问题,但今天的中国与往日的中国已经大不相同,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文化的建设也在前行。如今,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国力支撑,有了解决发展中文化问题的决心和思路。要具有批判的眼光,对世界文化不能“全盘接受”,亦不可“唯我独尊”。唯有学习和借鉴才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有利保障,是充实民族文化体系的生命源泉,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从自身文化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世界文化的成果进行分析,有效吸收对民族文化发展有利的养分,排除阻碍民族文化发展不利的元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全党和全国人民务必要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让文化成为国人心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总之,文化自信在大学校园乃至全社会最大程度地传播是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责任感培育的有效途径,必将带来全新的创造活力和建设动力,为城市文化交融、发展带来新风。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