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妇产科护理教育核心能力课程整合的探索

2021-12-23 19:22代龙彩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课程整合高职院校

代龙彩

摘要: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各个院校也相当重视,都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在高职妇产科护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中,也需要参照教育核心能力,不断的进行课程整改,从而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教育核心能力;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053

引言

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主要介绍妊娠、分娩、产褥期正常生理变化以及其中涉及的护理。同时,在此基础上介绍异常过程及患病妇女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技术指导服务等内容。学习该门课程对学生掌握妇科、产科相关知识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要引起重视,加强课程整合,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授课的重中之重,提高妇产科护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务必要充分的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定位教学目标时,要依据临床实际、临床需求、学生情况以及当前需要的时代人才等多个方面去考虑。在传统的课程授课中,不难发现它目标定位不清晰、目标未明确,并且,未体现核心能力及优化教学目标。因此,在妇产科护理的课程整合中,严格按照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去制定目标,确保该课程既有利于同学们掌握妇产科有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还能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对妇产科有正确的认识,对该门课程学习兴趣浓厚,能掌握该课程的核心能力[1]。

例如,在《影响分娩的因素》这一课时的学习中,为了优化教学目标,可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为叙述分娩、足月产、早产的概念;描述各种产力的特点。能力目标为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产妇正确使用产力。情感目标为培养学生感恩之情,教导学生爱岗敬业、呵护母婴的职业精神。这样,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运用恰当的方法授课,同时,学生也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课程预习,初步的消化知识,不断的掌握教学重难点内容,最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培养其能力。

二、转变教学方法

当前,正面临着教育转型,即教学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由此可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妇产科护理教学。因此,在核心能力的渗透下,该课程在进行课程整合时,要意识到这一问题,不断学习新观念、新政策,不再应用落后的、不合适的教学方法[2]。并且,随着教育转型的深入发展以及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众多且五花八门,因此,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依据课程设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及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好在课程授课中能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课堂上因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感觉麻木、兴趣低下。

例如,在《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这一课时的授课中,教师可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演示法等。譬如在具体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PPT等多媒体进行授课;在乳房护理、母乳喂养这些内容的讲解中,结合演示法进行授课,借助乳房模型进行乳房伸展、牵拉等练习示范,借助小儿模型演示各种各样母乳喂养的具体姿势等。这样,结合多种方法尤其是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方法,对当前妇产科护理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重视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与总结是教学环节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核心能力课程整合中,重视课程评价是其中重要是一个方面,可以反馈教学效果,从中发现妇产科护理这一门课程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评价中,从家长、学生等多个元素中去评价和总结,鼓励家长、学生参与其中,从各个章节的授课、作业完成情况、期末成绩、学习任务、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妇产科护理这一门课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实践操作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课程评价中,务必结合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核心能力。总之,在妇产科护理的整合过程中,课程评价是重要的方面之一,学校、教师要引起重视,从课程评价中引导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全方面发展[3]。

结束语:在現代化教育中,核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当前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在妇产科护理这一课程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渗透核心能力理念,与当前的教育转型相结合,在课程整合中重视学生核心能力的提高,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护理人才。在该课程的整合中,不仅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相关老师依旧要加强探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该课程的整合,例如课程资源、课程结果等,最终,在不断的努力下形成高质量的护理课程。

参考文献

[1]刘红燕,庄永臻.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77.

[2]张瑞花.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0):112-114.

[3]王芳菲.浅析多种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74+155.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课程整合高职院校
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对策的探索
微课在妇产科护理实训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