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

2021-12-23 15:16全慧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探讨教学模式

全慧琴

摘要: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转变成为教师教学必须要面临的实际问题,美术课堂要围绕小学生体验、探究为基础,构建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讨论、活动的方式参与到美术课堂当中,提升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112

引言

在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中,美育是非常关键的内容,美术学科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实现对学生的美的教育,始终是教师所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因为鲜艳的颜色和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拥有较强的兴趣。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感受和体会到美术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实现小学美术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一、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必须做出转变,教师应当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以教学目标为指导组织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关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知识和技能维度来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结合小学美术学科的知识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熟悉美术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美术知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过程和方法维度来看,设置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小学美术課程的教育实施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来看,设置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美术学科的美育价值和德育价值,帮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感受美术学科的人文情感,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

二、通过互动性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互动过程,成为了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调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在强化师生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小学美术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创建,以此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地位互换的教学活动,以此实现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如在教学《小扇子》一节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对学生提出“我是小老师”教学活动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多种扇子的折叠方法、制作方法,并在课堂教学时,以“小老师”的身份到讲台上为学生进行示范,教学生进行扇子的制作。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解形式,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合作,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增强小学美术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生本互动等。如,在教学《摆花样》一节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自己小组的作品,并在小组间进行选评。这样学生就会与自己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合作,针对材料的选择、花样的设计以及花样的摆放等工作进行良好的协商与配合,从而在群策群力中实现有效的美术创作,在强化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拓展小学美术教学素材

小学阶段美术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组织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借助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带给学生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从创作背景、创作主题以及作者生平等多个角度出发,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当提前做好课件,将相关教学素材带到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同一个主题,不同艺术家采用的表现方式也不同,教师可以将类似主题的作品放在一起,鼓励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思考不同表达方式各自的优缺点,感受不同艺术风格的目的。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存在较大反差,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收集艺术大师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通过纵向比较的方式分析前后风格的变化,并结合美术史知识讲解产生变化的原因,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美术知识。

四、开展生活体验,强化学生审美水平

开展生活体验是强化学生审美水平、锻炼他们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美术作为以生活为基础的艺术学科,需要让学生多进入生活中去进行生活美的感知和探索,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加强他们的美术表现和创新能力。所以,我每个季节都会带他们到户外去进行写生体验。虽然,写生的场地只是学校的操场,但即使是同一片土地,在不同的季节也有着不同的美感。而且,这种以生活为基础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绘画能力的提升,还能够锻炼他们发现美的能力,小学美术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都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目标,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生活化、小组合作学习与实践化的美术课堂符合探究、体验、讨论、活动的新课改主题,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积极从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基本情况入手,结合教材设计和新课程的要求,做好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课堂构建,发展小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西莹.小学美术新课标教学模式探讨[J].第二课堂(D),2020(11):48-49.

[2]傅肄.探究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2020(38):128.

[3]荣敏.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J].小学生(下旬刊),2020(01):40.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探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