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2021-12-23 12:39邓冬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邓冬清

摘要:现如今,传统的、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策略、模式,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面对和完成的重要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注重课堂领读、重视识字教学、调整课堂气氛、设置课堂提问四个方面,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64

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标向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倾向,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侧重点,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促进知识、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紧跟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以科学的理念、先进的理念引导,结合实际,推进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达到新课改的目的和要求。

一、注重课堂领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把握好这一环节,才能为语文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增加阅读的比重,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通过课堂领读引导和促进学生深层阅读,使学生的思想情感投入到阅读中去,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比如,在教授“开满鲜花的小路”这一课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甚至处于阅读水平的最低层次,因此,笔者会注意阅读的各个环节。首先,笔者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领读时可以放慢语速,加入自己的情绪,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课文中的情绪波动,然后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课文中。此外,领读结束后,笔者还会让学生模仿笔者的阅读方法,再次进行阅读,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重视识字教学,奠定语文教学基础

语文是由一个个汉字构成的,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和基本认识,明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对汉字的笔画、结构、涵义、发展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进而运用直观教学、故事教学、竞赛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丰富多样的方法和形式,使语文教学的基础更加牢固,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模仿汉字,为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举例来说,在教授“中国美食”这一课程时,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记住中国美食的名字,掌握美食名称的书写。针对目前小学生的现状,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识字学习环节,上课后,笔者带着学生去熟读课文,阅读之后笔者会将涉及到的生字词进行提炼,并将其写在黑板上。此外,为了纠正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笔者还会将介绍这些汉字的顺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接着,笔者给学生们一个练习空间,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一写本课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汉字。

三、调整课堂气氛,给予学生交流空间

课堂气氛通常是指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环境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心理的重要因素。因此,语文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主动调节课堂气氛。第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班级中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据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分配;其次,教师要设定合理的话题或任务,激发学生合作的动机和愿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在小组内主动展开沟通、讨论、互动、交流,分享观点与看法,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形成生动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教授“沙滩上的童话”这一课的时候,传统的语文课堂比较单调,主要是由老师讲解。为此,笔者建立了课堂讨论活动,将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然后笔者提炼出课文的重难点,并设置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交流,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四、设置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思考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组成部分,科学而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握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变单向传递的教学倾向,巧妙地设置课堂提问。教师应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提炼出重点和难点知识,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设置教学悬念,创设灵活多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举例来说,在教授“开满鲜花的小路”这一课程的时候,笔者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课文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给学生演示几组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美景。接着,笔者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什么样子?是谁早就了开满鲜花的小路?以问为主,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实现深入地阅读。

总之,在新课改的形势和背景下,各学科应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进行适应性变革与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把握课程改革与发展变化的根本趋势、内在要求,进行创新教学策略的巧妙运用,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曹云霞.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华夏教师,2019(29):49-50.

[2]郭兴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10):80-81.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