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1-12-23 12:39次仁达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次仁达吉

摘要: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地提高语文学科的地位。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增加教学投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完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92

引言

低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正式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经验欠缺、阅读方法单一等问题,都成为限制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的特殊性出发,精心筛选语文阅读教学资源,采取更加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语文阅读教学是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化教学项目,教师要加快教学观念转变,扩宽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视野,积极探索更多高质量的阅读活动载体和阅读教学方式。

一、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知状况、学习能力等。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当中,通过情境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让学生时刻保持注意力,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通过各种阅读教学资源的合理運用,让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例如《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讲述了傣族的泼水节,而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次泼水节,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度过了这个富有趣味性的节日。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让学生生硬地阅读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可能会导致学生应付式完成学习任务,整个学习过程缺乏趣味性,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传达出来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文章,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展示傣族泼水节相关的照片、视频等,然后再将周总理与大家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场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课文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更能体会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情感,并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改革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刚刚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且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所以小学生很难完整地读完整本书,这时教师不能强迫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要学会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描写春天特点的词语,像莺歌燕舞、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等,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通过课堂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课程的图片,调动学生的感官,之后再带着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发散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布置作业时,不要死板地仅限于抄写生字,可以让学生的家长录制一段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视频,或者让学生写一篇字符较少的关于春天的作文。

三、设定阅读竞赛

低年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胜心,教师设定阅读竞赛活动,能够激活学生阅读学习的竞争欲望,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对阅读文本展开探索学习。阅读竞赛活动主要是个人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阅读两种形式,教师体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根据学生阅读认知基础和阅读接受水平,合理调整阅读竞赛活动设计,使阅读竞赛项目始终处在学生阅读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适应学生阅读能力成长的差异化需求。教师要在阅读竞赛活动中做好学习评价工作,不单关注学生阅读学习成果,还要观察分析学生阅读学习的专注程度、方法应用等表现,坚持赞赏教育原则,保护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为学生设置文本问题:小蝌蚪找妈妈,第几次才找到了妈妈?之前为何都找错了妈妈呢?教师为保证学生进入高质量阅读,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入文本阅读,并以个人竞赛和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阅读活力。学生具有个人的表现意识和小组内的荣誉意识,积极探寻问题答案。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教师不必苛求学生标准化解读问题,针对学生的解读情况,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本解读角度,拓宽文本视角,探寻问题的答案,完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阅读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结束语

教师积极推动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成长,不仅能够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多维度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还能教会学生更多阅读学习手段,改善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方式,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清.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知识文库,2020(17):56+58.

[2]赵琴.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207.

[3]陈绮媚.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研究[J].课外语文,2018(01):66+68.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