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1-12-23 13:11武小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简便运算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武小方

摘要:小学数学中涉及很多的运算,但是运算往往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时运用简便运算,会大大的提升运算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关的分析,希望给相关教师予以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473

前言

在小学的学习中,数学是一项要求准确率、思维集中的学科,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简便算法可以提升运算的正确率,节约运算的时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力。

一、简便运算的含义

简便运算是一种通过数字规律,将数字根据规律进行拆分进行的混合运算,从而使数算式化繁为简,正确的进行运算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口算练习,打好简算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是运算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口算练习才能更加的顺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口算练习,在练习中要增加趣味性,不要一味的为了计算而计算。例如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境设置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并且主题图的色彩一般比较丰富,营造的环境也比较的愉悦,学生通过主题图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多多进行主题图式的口算,这样学生在口算练习时不会觉得枯燥。同时对于一些有特点的运算可以进行特殊记忆,例如:对于一些平方数的计算,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等等,这些常见数字的记忆可以提升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性。并且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和学生一同制作口算卡片,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以随机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口算练习,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的口算能力会得到大大的提升,也为日后简便运算的学习建立稳固的根基。

(二)联系生活现象,加深对简算算理的理解

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对简便算法算理知识进行讲解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例如:丫丫和亮亮去买文具,他们准备买5只铅笔和5个文具盒,铅笔的单价为2元,文具盒的单价为8元,那么他们一共需要花多少钱?这时要求学生根据以上信息列出算式,买了5只铅笔的算式是2×5,買了5个文具盒的算式是8×5,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那么就要把买铅笔和文具盒的总数相加,即2×5+8×5,这时让学生们进行运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法得出最终的得数,有的同学采用比较直观的算法,即先算5×5,然后算8×5,最后得数相加的方式得出2×5+8×5=50,但是还有更加简便的算法,由于乘法有结合律,由于买铅笔和文具盒的数量相同都是5,所以可以他们的单价先进行相加,即(2+8),然后用单价*数量得到最后的金额。即(2+8)×5+50,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简便运算的推理方式,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学生会运用简便运算。

(三)融入口诀教学,增强简便算法的识记性

在数学运算中,利用口诀进行运算能够大大的提升运算的质量和效率,小学阶段的乘法口诀是应用比较广泛且较为基础的口诀,在简便算法中加入口诀教学,会增加简便运算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例如:计算25×4.5÷12.5=?如果我们直接进行乘除计算,那么需要先计算25*4.5,得出得数后再除以12.5,这样的运算花费时间较长,而且在计算25*4.5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这里可以告诉学生当算式中只有乘除时,可以改变算式顺序。将算式变成:25÷12.5×4.5,这样改变后,可以一目了然的得出得数9,计算过程大大的减少,也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再例如一些带括号的计算118÷15×3=118÷(15÷3)、56÷(0.7×0.8)=56÷0.7÷0.8、45.5+(26.4-7.6)=45.5+26.4-7.6,这时口诀可以直接概括为:“括号外面是减除,加减括号里面改符号,打开括号也变号。还有加减括号不改号的,如:14.5+(5.5-2.7)=14.5+5.5-2.7,、4.5×(7.2×4.3)=4.5*7.2*7.3,那么这时的口诀为,括号外面是加法和乘法,括号内的符号不改变。通过对口诀进行教学,学生们在运算时融入口诀,会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利用错例对比,提升简便运算的正确率

在数学运算中,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情况,这时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学生对于运算的规律掌握不到位造成的,在学生约到错误时,教师可以进行错题对比,加深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44×25=?在计算时,可以利用简便算法,即将44拆分成11×4,将算式改为11×4×25=11×(4×25)=11×100,但是学生在运算时会认为将44拆分为11×4,那么需要用这两个数字乘以25,算式变成(11×4)×25=11×25+4×25,毫无疑问这样的算法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错误运算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加深运算规律的了解,不断地额加深学生运算规律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简便算法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的简便预算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运算的时间,提升运算的正确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强化口算练习,打好简算能力的基础,联系生活现象,加深对简算算理的理解,融入口诀教学,增强简便算法的识记性,利用错例对比,提升简便运算的正确率,举一反三,掌握运算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潘露露.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林区教学,2019(06):95-97.

[2]范影.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0):6-7.

猜你喜欢
简便运算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让简便运算的教学不再“复杂”
小学高年级简便运算中的常见错误与解决对策
简便运算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